【邱國榮採訪報導】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等台語運動團體目前正積極推動一項連署活動,目的是將教育部課綱中的「閩南語」正名為「台語」,以符合台灣歷史文化的實際情況。這項連署,希望在文化部於今年10月舉行的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前,能夠累積超過數萬名支持者,藉此向政府展現民意,促進「台語」的正名。
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豐惠在9月7日受訪解釋,這次的訴求不僅針對教育部,同時也希望文化部能儘快確立國家語言的正式名稱。現行的《國家語言發展法》並未明確列出國家語言的具體名稱,這使得各種語言在法律層面的保障顯得模糊不清。文化部曾在兩年前發出建議,鼓勵大家優先使用「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及「台灣原住民族語」等語言名稱,但這僅僅是建議,並非法律上的強制規範。陳豐惠強調,只有在法規上明確列出語言名稱,才能真正保障國家語言在教育及社會中的地位,確保其不會因命名問題而被忽視或邊緣化。
關於「閩南語」和「台語」的命名差異,陳豐惠指出,兩者的意涵截然不同。「閩南語」這個名稱是在1950年代由國民黨政府推動的,它具有強烈的政治背景和歷史壓迫的記號。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試圖透過語言政策,將台灣語言與中國大陸的語言文化進行連結,強化中華文化在台灣的主導地位。事實上,在1950年代之前,台灣人一直使用「台語」或「台灣話」來稱呼這種語言,這兩個名稱在台灣歷史文獻中已被證實存在數百年之久。然而,國民黨政府上台後,強制推行「閩南語」這個名稱,意圖淡化台灣本土語言的獨立性。
陳豐惠進一步指出,「閩南語」這個名詞不僅帶有政治壓迫的痕跡,從學術角度來看也缺乏精確性。閩南地區本身語言多樣,並非單一語言,然而「閩南語」卻試圖以單一名詞涵蓋這些複雜的語言現象,這顯然是不合適的。反觀「台語」和「台灣話」這兩個詞,不僅具有悠久的使用歷史,更能準確反映台灣的文化與語言特色。
陳豐惠指出,這項正名運動在推動過程中面臨一些反對聲音,尤其來自部分客家族群,這些反對者認為,「台語」這個名稱不應該由某一個族群獨占,他們主張應該保留「閩南語」或「福佬語」作為替代名稱。她表示,近來這樣的聲音並不令人驚訝,因為早在20、30年前,部分客家人就持有類似訴求,認為「閩南語」或「福佬語」更適合描述該語言。然而她強調,這些名詞在歷史上多是出於「他者」的稱呼,並非語言使用者本身所認同的名稱。
陳豐惠引用國際上的多語言國家案例,進一步解釋台語正名的必要性。她指出,世界上多數語言多樣的國家,其主要語言通常會以當地多數族群的語言作為代表名稱。例如法語之所以被稱為「法語」,是因為法國境內的多數人口講這種語言,而並非所有法國人都講法語。類似的道理適用於台灣,台語雖不是台灣所有族群的母語,但它是多數台灣人的語言,具有代表性和合法性。因此,從國際慣例及歷史背景來看,將「閩南語」正名為「台語」是合理且必要的。
針對部分主張保留「閩南語」名稱的意見,陳豐惠明確表示,沒有保留的必要。她指出,從台灣的文化歷史和語言發展來看,台語這個名稱更具正當性和代表性。她也提到,最近中國國台辦也堅持使用「閩南語」這個詞,更進一步顯示該名稱與中國的政治聯結,對台灣語言文化的主體性構成威脅。她強調,從台灣主體性和語言獨立性的角度出發,使用「台語」這個名稱才是最合適的選擇,並呼籲政府儘早正名,以保障台語在國家語言發展中的合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