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子
我在學校團契服事時,常見到幾種狀況。孩子上大學後,父母會希望孩子去團契,但如果本來親子關係就不好,父母通常會交代輔導,不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資訊被外流。這麼一來,我們大概就能判斷他們的關係如何,會請父母尊重孩子隱私。
另外,學校團契本身帶有篩選機制,會主動來團契的學生可能對信仰不太排斥,但在教會端,篩選的狀況也許會更明顯。尤其高中生升大學的階段,若是還沒認真想過要不要這個信仰,又跟父母、同儕關係不好,的確很有可能因為離開家就不去教會了。畢竟在這個階段,有經過認真思辨而決定放棄信仰的學生非常少見,大部分都是因為環境因素而不去教會。
個體的多元化
身為團契輔導,我們可以看出每個學生在乎的核心價值不同,但常常不脫離他們有沒有感受到愛、信任與尊重。如果孩子與父母之間很有愛,而非只是律法,當父母問孩子能不能在自己的小組分享孩子的消息?能不能為他禱告?我猜孩子不一定會反對。
早年的父母大多持打罵教育,他們的孩子上了大學,發現被打罵是集體記憶,可能就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如今常見的情況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裡都沒有感受到父母用基督的愛在愛他,當他長大了,接觸到其他在愛中成長的「信二代」,有可能會遇到失落。當然,也有極大的可能是父母從頭到尾覺得自己用盡全力,以對信仰的理解愛小孩,但小孩的感受卻截然相反。
就我近年在大學團契的觀察,其實現在大概有七成的學生與父母的關係非常好。20歲的大學生,人生絕大比例還是受原生家庭影響,所以和他們聊到信仰議題,個人與家庭的關係常會是切入點,也會是觸發點。
當學生想好好面對信仰議題時,我們常常需要幫助他們釐清,不要把信仰跟爸媽綁在一起。而當學生要面對信仰與家庭議題時,我們有時甚至會看到家長生氣,因為家長可能或多或少知道自己曾經傷害孩子,又或者他們認為自己向來秉持聖經管教孩子,為什麼要受到質疑?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落實信仰教育時,參雜了文化的影響及許多非基督信仰的元素,這些都可能造成孩子對信仰的理解有非常複雜的感受,最後甚至決定離開教會出走。
此外,現在的教育比較強調個體的多元,不像以前比較強調非黑即白,所以現在的學生幾乎都有光譜的概念,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去看待、理解表面有張力的現狀。大人會緊張不已,但他們不一定會感到衝突。譬如我有學生平時在靈恩教會聚會,當他自己覺得需要更多聖經的餵養時,就去別的群體得到牧養。如果教會管理層沒有辦法以個體化的方式理解學生的需要,就很容易不知不覺中用規則去統一規範學生的行為,然而,很多規範並不適用於所有情境。
陪伴一起反思
作為團契輔導,我們還會陪伴想要出走的學生釐清信仰的對象與群體。如果學生清楚耶穌是他的主,但無法適應群體,我們可以一起來想辦法;如果學生不清楚基督信仰是什麼,那也許我們會需要在一個群體裡一起成長。我們遇過許多與家長、教會關係緊張的學生,會鼓勵他們先把情緒說出來,我們傾聽,而且不評論,但最後我們會陪他們一起禱告,一起思想:「如果是耶穌,你覺得祂會怎麼想?」
其實,多數學生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會回答不知道。這就是關鍵,因為預想耶穌怎麼想,就是信仰的過程。有一次,我陪伴一位學生足足六年,看著他一步步與媽媽修復關係,那是他以前完全沒想過的發展。
如果我有機會跟這樣的孩子面對面,我希望能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狀況不是單一事件,他們的家人應該有很多懼怕,所以在宗教上有很多實踐,卻可能沒有真正了解基督信仰的核心,所以只是把耶穌拿來拜,或覺得沒做到什麼就會有報應。這種信仰理解的落差,也許來自不同年代的教育與價值觀,而且我相信這種張力不只發生在教會裡。
我也會和這樣的孩子分享學生與家長修復關係,以及我自己對教會失望等故事。我很樂意跟他們聊聊不同議題,並希望他們有機會好好說出自己的心聲。也許他們對信仰、教會的憤怒,也包含一些恐懼。我們可以一起面對內心的不滿、焦慮與害怕,但這絕對會是需要費上大把時間的旅程。
我希望離教的孩子知道,耶穌如何看待我們,祂為了人與人的割裂做了什麼工作。也許我們會誤解上帝好幾年,但這就是信仰的過程。藉著離開家撐出來的空間,我們可以拋棄、檢視、重拾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