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暑假終於結束,莘莘學子迎來全新挑戰,無論是進入小學、升上中學或就讀大學,都是不同的體驗。隨著時代進步,台灣已從過去崇尚打罵的填壓式教育,轉變成為鼓勵探索與思考的啟發式教育。本期新聞專題分別聚焦排灣族地磨兒國小、布農族太平國小、淡江中學及高雄原住民大專學生中心的教育第一現場,分享不同求學階段的酸甜苦辣。
總編輯|陳逸凡
淡江教師積極真誠用心
少保官公開點讚!
【林宜瑩專題報導】「你們懷恩老師,都是邀真的!」知名少年保護官吉靜如(人稱「吉官」)於8月19日,在淡江中學新學年全校工作研討會上,公開讚揚該校訓育組長黃懷恩的用心與熱忱。吉靜如表示,她經常受邀至各級學校向青少年宣導法治教育,但並非每個邀約單位都像黃懷恩那樣積極且真誠。
「有些學校會問我:『吉官,請問某月某日您方便來敝單位分享嗎?喔!那邊不方便是嗎?好的,謝謝。』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但懷恩老師不是,他會先問我好幾個時間,剛好我都有事。結果最後他直接問:『您哪些時間可以?我全力配合調整。』」吉靜如說,這樣的邀約,讓她清楚感受到是「邀真的」,他希望淡江中學愈來愈好「也是真的」。
吉靜如也分享每次到淡江中學演講很愉快,因為學校總能將學生妥善安頓好,讓她能專注於分享。此外,黃懷恩還會在演講後帶領導師和學生撰寫學習單,並提供講師回饋,讓她感受到學校對演講的重視。
黃懷恩表示,吉靜如的肯定讓他深受感動,也感受到自己的堅持與努力獲得認可。事實上,近年來淡江中學都會在開學初邀請吉靜如為學生進行人權法治教育演講。黃懷恩與其妻──淡江中學圖書館館長紀如珊,也會在活動中安排學生閱讀吉靜如的著作《只是開玩笑,竟然變被告?》系列書籍。演講後,還會安排學生簽書、合影,留下珍貴的回憶。黃懷恩也會在整理完學生的回饋資料後,以電子郵件向吉靜如致謝。他表示,這些都是秉持著「What Can I Do For You」(我可以為你做什麼?)的精神,希望把每個細節都做到最好,表達對每位受邀講師的感謝。
在淡江中學任教18年的黃懷恩,在教學路上展現了高度的熱忱和奉獻精神。他曾擔任班級導師,為學生設計「尋找淡江魂」大地遊戲,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學校歷史;也曾與校友共同發起禮拜堂修繕募款,獲得廣大迴響;在疫情期間,他發起捐贈口罩到加拿大的活動,並邀集老師錄製歌曲鼓勵學生。接任訓育組長後,他持續籌辦「閱讀挑戰賽」,帶領學生觀賞人權教育電影《流麻溝十五號》和生命教育電影《BIG》。吉靜如說,黃懷恩為淡江中學師生的付出,都讓人有「來真的」的感受。
黃懷恩說,其實每場活動都要花很多時間去籌劃、去預備,雖然很多時候,這些活動都不是分內的職務,但他很樂意盡心、盡性、盡力去接受每一次的挑戰,因為「我們愛,是因神先愛我們!」他深信,有些事不是看見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見希望,而百年來,淡江中學之所以是一所有愛的學校,是因為一群有愛的老師,彼此扶持幫助為要成就下個世代!
Z世代原青靈魂的吶喊
教會有聽見了嗎?
【林婉婷專題報導】當原鄉青年來到都市求學與就業,面對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衝擊,教會如何與青年世代建立連結?本文專訪高雄原住民大專學生中心主任Eleng Karangiyan(賴佳華)傳道師、Payuan(排灣)中會Timur(三地門)教會教育牧師Pukiringan Ruljadeng(盧睿哲),以及Tjavatjavang(達瓦達旺)教會教育牧師Aruai Patadalj(賴佳安),探討教會如何成為陪伴原住民青年的橋梁。他們指出,青年關注「福音與文化」和「同志/性別氣質與感情」。例如,基督徒掃墓是否能拿香?交往對象非基督徒怎麼辦?教會反同立場、主日禮拜服儀規定,都讓部分青年卻步。
Pukiringan Ruljadeng表示,Timur教會長期關注福音與文化,在教會成長的青年較少迷惘;反而是來自其他背景的青年,可能因難以融入而只能依附同儕團體。他認為教會應培養青年思辨能力。Eleng Karangiyan則提到,大專院校的文化活動和都市原住民第二代的成長背景,使青年面對信仰議題時容易走向極端,不是成為靈恩派,就是祖靈派(文化派)。
Aruai Patadalj指出,青年追求真實,也希望教會真實。然而,部分青年會為了符合長輩期待,壓抑真實自我,導致信仰脫節於生活。他鼓勵青年分享真實狀態,勇敢面對問題,不論是物質成癮、遭遇詐騙還是情感困擾。Pukiringan Ruljadeng也表示,青年牧者希望青年重視自身信仰,減少權威式互動,但也可能因此造成與上一代牧者和信徒的誤解。
牧者和青年即使同屬年輕世代,仍會面臨差異。三位傳道人坦言,這個世代青年對親密關係和身體界線的態度與他們不同,但強調應以接納取代批判,理解這些行為背後是青年缺乏安全感、追求歸屬和探索嘗試的表現,並在溝通中引導青年學習負責。
原生家庭和教會氛圍也會影響青年。有時信仰斷層來自於家長;有時教會的高道德標準也讓青年備感壓力。Eleng Karangiyan指出,都市原住民教會的家族性,使大專青年難以融入,而大專團契則扮演接納各式學生的角色,不論是否會唱詩、讀經,或是否為基督徒,都歡迎來大專團契。
關於青年宣教和牧養,Pukiringan Ruljadeng強調,應活出基督,陪伴並給予青年質疑空間,而非權威式地要求他們「只要信,不要問」。Eleng Karangiyan則認為,教會應接受青年多元的信仰選擇,牧者要以信仰為關懷基礎。Aruai Patadalj也認同牧者應盡責、以身作則,讓青年思考並建立與上帝的關係。他們呼籲,信仰如同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和時間。
地磨兒開學典禮不一樣
齊播下文化種子!
【林婉婷專題報導】屏東縣三地門鄉地磨兒國小於8月30日舉行校本部和德文分校的開學典禮,儀式融合部落文化和生命教育,展現學校培育學生成為「文化種子」的教育理念。當天,學校邀請在地教會長老祈禱,例如Payuan(排灣)中會Timur(三地門)教會;還有校長陳惠美和部落耆老也分別給予學生勉勵和祝福。
校本部開學典禮的特色活動是由部落耆老擔任的文化教師將小米班牌傳遞給各年級學生,象徵傳承與責任。學生們也親手播下紅藜種子,並在祈願卡上寫下新學期的期許。德文分校則舉行「狩獵工寮學習教室」成立儀式,並種植芋頭、紅藜、高粱、玉米、辣椒等作物,讓學生體驗傳統生活技能。開學典禮最後以三響禮炮,為新學期傳遞祝福。
陳惠美指出,學校每年設計不同的開學儀式,提醒學生迎接新學期,同時傳遞族群文化的智慧。今年播種紅藜的用意是勉勵學生勤奮學習,如同植物的成長過程,期許學生承先啟後,扮演「文化種子」的角色,將部落文化傳承下去。教導主任賴偉恩表示,學生在播種後也在祈願卡上寫下新學期的期許,這項活動鼓勵學生不僅承接長輩的期許,也要主動設定目標,追求自我成長。
課程主任唐世勇說明,開學儀式以學生為中心,邀請耆老參與、進行文化課程中學過的播種,以及傳遞班牌等環節,讓學生從熟悉的事物中理解「新的開始」。同時,也提醒部落成員共同為學生的學習努力。頒贈文化教師聘書,除了肯定長輩在文化教育中的角色,也教導學生尊重長輩的教學。陳惠美強調,部落的共學精神是學校和部落的重要支持力量,教會和信仰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次儀式都以禱告開始,感謝上帝的恩典,並將生命教育融入校園生活。」
地磨兒國小創立於1908年,當時名為三地門社教育所,2015年正名為地磨兒國小,成為屏東縣原住民鄉國小中首間以傳統名字命名的學校,也開啟更深入的族群文化教育。2016年,學校轉型為原住民實驗教育學校,採用全國第一套原住民族本位教材,文化課程數量增加八到十節。
族群本位教材以部落特色為核心,例如遷移歷史、生命和婚喪禮俗、狩獵、地理等,並延伸到其他族群和國家的文化。課程重視跨領域整合,例如國語課教材〈陪伴一生的月桃葉〉,除了語文知識,也涵蓋自然科學和生命禮俗;另外,還有布置在校園內的鞦韆幫助學生更認識婚姻禮俗。
陳惠美肯定老師們的付出,他們共同備課、連結不同專業,並進行田野調查、請益耆老,確保教學成效。唐世勇補充,學校的教學主軸為「原住民本位教材的領域課程」和「民族文化課程的時事主題」,老師們需要連結兩者,用心準備課程。他指出,教育政策的鬆動、資源的挹注,以及部落的支持,讓耆老們樂於擔任文化課程師資,與學生分享部落知識。這些知識如何轉化為教材,則仰賴老師們的參與和設計。教會也積極保存文化和協助學校,例如Timur教會與學校合辦的「原住民族人才培訓營」。
地磨兒國小的學力測驗成果顯示,學生在數學、國語和英語的表現都優於全國平均,學習成效良好。校方也希望建立「地磨兒國中」,讓文化教育延伸到青少年時期,並將於10月舉辦地方教育論壇,深入探討相關議題,凝聚共識,期盼為原住民教育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實驗精神點燃原民自信
布農小學新教育!
【Dalul專題報導】花蓮縣卓溪鄉太平村的太平國小巒群布農族小學,於2023年轉型為原住民實驗教育學校,期望透過實驗教育,讓孩子從認識自我、認同自身文化開始,構築新的學習啟發和未來樣貌。校長Abus Istasipal Istandaa(余貞玉)受訪表示,原住民實驗教育並非只學習祖先生活而忽略學科,而是讓孩子在自身生長環境中理解自身文化及語言,找到根源,以此建立學習管道。不論是一般學科或民族教育課程,都希望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人格成長、健全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並運用這些能力面對生命挑戰。
Abus Istasipal Istandaa指出,學校轉型過程中,將文化復振融入教育場域,除了理解族群歷史、學習傳統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族群認同,建立自信。太平國小延伸出「minBunun∕minbunun」的核心概念,minBunun指的是人,minbunun指的是布農族,意指透過認識自我,使孩子成為美善自謙的布農族人,並多元發展,成為正直自律的世界公民,型塑「健康自律、多元展能、樂學共好」的教育願景。
Abus Istasipal Istandaa指出,每次教學後,老師們會相互交流討論,調整和設計教案,這也是推動學校前進的重要能量。由於學校老師們來自不同地方,擁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師資培育也需要像是文化課程工作坊等資源,精進教師的文化理解和知能;或參與「十二年國教原住民族文化科學模組製作研習班」,透過團隊合作,加強教師開發原住民族文化與科學教學模組的能力,使教學情境和教案設計更多元。
例如,學校課程將開學始業式連結到布農族的開墾祭,讓學生實際參與播種、除草等農事活動,體驗耕耘和成長之道,並學習尊重土地與自然的傳統精神;在學校更換設備時,邀請耆老祈福,展現布農族尊重萬物的精神;或是走訪部落耆老,聆聽部落故事,拉近孩子與部落的距離;實際走入山林,認識部落歷史和山林知識,學習祖先的狩獵和採集智慧。多元的觸及和連結,讓孩子的學習環境不局限於教室,而是實際走到校園、部落的各個角落,透過互動式的回饋和體驗,在學習過程中提醒孩子處處是知識和故事,文化並非死的知識,而是活在生活互動中,提供學習契機。
在今年8月第20屆世界青少年發明展(IEYI)中,太平國小以「語法探險──布農族語句子解謎之旅」為主題,研發布農族語學習機,在全球700多支參賽隊伍中勇奪實體發明組教育類冠軍。Abus Istasipal Istandaa分享,此項成就並非一蹴可幾,而是指導老師從學生中年級開始,透過程式設計、族語和布農文化圖騰繪畫等教學,不斷修正和測試才完成學習機。在IEYI中,英文老師指導學生解說研發的發想、歷程、目的和效益,學生在當中培養了自信心,也讓世界看見布農族的文化和智慧。
回顧這些年,Abus Istasipal Istandaa坦言,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學校辦學上會面臨與主流文化價值觀的衝突、教學品質維持、社會認知和資源支持等挑戰。但她強調,回到原點思考,原住民實驗教育的本質是希望孩子認識自己,找到定位,並以此為基礎,在面對未來時,找到自己生命的道路,成為具有堅韌生命力的布農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