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豐教會兄弟團契專講 談自殺防治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什麼樣的情況下,人可能會自傷或自殺呢?而面對要自傷或自殺的人,基督徒又可以做什麼?屏東中會建豐教會兄弟團契在9月13日晚間於教會二樓副堂聚會,邀請去年曾來分享高齡憂鬱議題的屏東監獄諮商心理師謝永琪再度專講,這次主題為「自殺防治守門人」。聚會最後由教會牧師東青平結束禱告。

謝永琪強調,自傷或自殺的成因不是單一概念,而是像蹺蹺板。一頭是因為壓力事件,例如學業、工作、情感關係、人際關係、身體健康等挫折,再結合個人危險因子或家庭危險因子,例如物質濫用、精神疾病、關係衝突等;另一頭是支持系統和保護因子。也就是說,雖然有沉重壓力和危險因子,但有足夠的支持系統和保護因子,也可能讓一個人免於自傷或自殺。

她也破除與自殺相關的迷思。與個案討論自殺不等於鼓勵自殺,反而可能給予對方考慮機會,進而達到自殺防治;自殺不是遺傳疾病;個案提及自殺的想法可能是求救行為,要認真對待所有自我傷害的威脅;自殺者對於選擇存活或死亡感到矛盾,不是全然想要死亡,主要是想結束痛苦的感受;多數自殺是有前兆的;企圖自殺生還不代表脫離危險,要預備出院再次自殺的可能。

(攝影/林婉婷)

謝永琪說明,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口訣是:「一問、二應、三轉介」。「一問」可以間接詢問或直接提問,若懷疑對方有自殺意念則立即詢問;地點選擇要重視個案隱私,讓其能放心自在、不被打斷的傾訴;詢問內容可以包含自殺意念頻率、是否有計劃、是否尋求幫助、是否有遺憾和牽掛等;避免以開玩笑的方式詢問,或是著急提供解方、爭辯自殺對錯、增加個案罪惡感,也不要輕易發誓保守秘密,以免無法轉介。

「二應」是保持平靜、開放、接納且不批判的態度與個案溝通;討論失落、孤獨、沒有價值等感受,減緩個案情緒起伏;積極傾聽,嘗試暸解個案感受。她坦言,或許很難真正理解對方的處境,但重點是專注聆聽;與個案討論「活著的理由」和「生活的重心」。避免頻繁打斷或反問個案、表露出過度震驚的情緒、擺出忙碌或恩賜的態度、做出突兀或含糊的評論。「三轉介」是當個案的簡式健康量表分數高、問題超乎助人者的能力、社會資源或支持不足、可能是潛在精神疾病者等情況,應向專業資源求助。

(攝影/林婉婷)

她也提醒可以留意九個行為改變的警訊,若兩個禮拜內出現四到五項則建議多加關心,例如睡眠改變、食慾改變、平常能做好的事忽然無法做到、感興趣的事情忽然變得意興闌珊、容易與人起衝突、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容易分心、身體不舒服、吐露自殺想法或計畫。其他還有把重要東西都送給別人;忽然情緒轉變,例如憂愁的人變得坦然、開朗的人變得沉默。

最後謝永琪點出,自殺防治工作難有真正結束的一天,盼望眾人要去理解個案寧願選擇死亡也無法面對痛苦的原因,也透過陪伴來減輕他們的痛苦,調適他們面對痛苦的策略。

兄弟團契會長蔡崇文受訪時介紹,建豐教會兄弟團契的成員為50歲到80歲男性,平均3839位;固定每月聚會一次,內容採多元設計,每次開始前有敬拜和讀經,另也有關懷探訪、交誼等增進弟兄情誼的活動。兄弟團契的歷史大約有20多年,動機是當年發現社青後的弟兄們缺乏專屬團契,於是組成。

 

【若需要進一步協助,可聯繫以下單位】

  • 24小時安心專線:1925
  • 生命線專線:1995
  • 張老師專線:1980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