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ul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推動中心於9月2至4日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辦「2024年度宣教會議」,幫助第一線牧長同工深化整全宣教的理念與實踐。會議以「宣教六面向」為主題,以專題演講、分組討論和事工發想,引導牧長同工思考如何在自身服事環境中落實整全宣教。
整全宣教是在六個面向中全面實踐,而非擇一執行,六個面向分別是宣揚福音、培育上帝兒女、愛心服事、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透過分組討論,激發多元思考和互動,發展適合自身牧會場域的宣教模式。
宣揚福音
深耕在地 建上帝國
【Dalul專題報導】曾受派至新加坡基督長老教會(PCS)宣教,現為PCS社區發展事工顧問的牧師李孝忠在「宣揚福音」專講中,指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於1993年宣教會議起,便積極探討處境化的宣教模式,提出「基督福音救台灣」的精神:對內造就信徒;對外佈道和社會關懷,盼建立「上帝國」。
李孝忠提及,21世紀新台灣宣教運動基於上述理念,進一步提出「營造共同體,落實上帝國」,期望上帝的公義與和平在台灣實現。他認為,現今談論的宣教六面向,重點並非六個面向本身,而是活出上帝國,將信仰融入社會,成為祝福與幫助。
李孝忠指出,15世紀起,基督教宣教以教會為中心,目標是使非基督徒歸信入教會。然而,20世紀末出現新的思考,以「上帝的宣教」為出發點,強調上帝透過耶穌和聖靈差遣教會到世界,使世界被轉化為上帝國。他說,牧會過程中,應思考宣教目標究竟是教會制定,還是遵循上帝旨意。
李孝忠提及,若將宣教視為上帝拯救世界的行為,則宣教的可能性將變得多元,例如正義、和平、解放、陪伴、處境化等方向。他以PCT總會與台灣教會公報社合作的「特色教會」紀錄片為例,說明教會在不同社區和部落中,與當地居民共同生活,發展出各具特色的宣教模式,並進行神學反思,這是向世界眾教會分享宣教的寶貴紀錄。
李孝忠表示,過去宣教往往從神學出發,但在實際處境中未必適用。「特色教會」則展現如何從參與經驗開始,分析和了解宣教場域的狀況和需求,從中找到神學反思和宣教的契機。例如,探討台灣人信仰媽祖的原因,思考基督信仰如何與其連結。本土神學研究中心主任黃伯和牧師的研究指出,媽祖是移民橫渡黑水溝時,在恐懼中陪伴他們的信仰。在過去白色恐怖時期,PCT也同樣陪伴政治受難者和家屬,才讓宣教與社會產生連結。
李孝忠說,在社會環境不斷變化下,宣教策略和處境化思考也必須隨之調整。普世宣教的拓展、台灣社會和解的使命,甚至是人工智慧科技的議題,都將成為未來宣教的挑戰以及分享福音的契機。宣揚福音不只是信仰造就,更是在上帝拯救世界的精神下,使教會和信徒成為社會不同處境的祝福和幫助。
培育上帝兒女
牧養心田 培育門徒
【Dalul專題報導】門徒培育是宣教的重要環節之一,目的在於對內培訓信徒,幫助他們更深入了解福音,並將其轉化為宣揚福音的動力。七星中會雙連教會蔡政道牧師在「培育上帝兒女」專題中,以「培育上帝兒女的回顧與建議」為題,分享他過去在門徒培育方面的經驗和心得。他表示,儘管每個教會的情況和培訓方式都不同,但希望可以從原則上提供新的啟發和互動。
蔡政道指出,在他觀察到的教會現況中,學習方式主要有三種:知識性傳遞、技術性操練和感受性學習。知識性傳遞多為單向的,例如講道和演講,這也是教會最常使用的方式;技術性操練則透過反覆練習來學習技能;而感受性學習則是門徒培育中最重要的部分,藉由信仰引導人們思考,進而影響他們的價值觀,並成為他們未來做出判斷的依據。
蔡政道也分享他過去在台南中會富強教會服事的經驗。他提到,當時在青少年事工中,他發現青少年容易受到社會風氣或家庭背景影響,思考問題時常以自我為中心。因此,他開始深思如何透過培育,幫助青少年拓展視野。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蔡政道首先教導青少年為他人禱告,鼓勵他們學習關心別人的需要。接著,他在每次團契聚會中,讓青少年兩兩一組,輪流報告教會事務,並分享三則台灣社會新聞和三則國際新聞,以不同角度呈現觀點,並融入信仰反思,幫助他們將生活周遭的人事物與信仰連結。
在教會的集體事工方面,蔡政道推動有系統的查經課程。課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研讀福音書,了解信仰根源;第二階段研讀加拉太書,探討救贖論和學習保羅的宣教精神;第三階段研讀以弗所書,建立正確的教會觀;最後則是主題式查經,從不同信仰主題切入,分享聖經中的教導。教會在門徒培育中,透過感受性學習,刺激並轉變信徒的價值觀,讓信仰和上帝的旨意從生命的本質延伸到行為和言語上。
蔡政道分享,作為長老教會的牧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信徒尋求和聆聽上帝的心意,使信徒遵照上帝的旨意行事。門徒培育的目的,正是讓信徒在信仰和生活中更加親近神,了解上帝的話語。由此可知,培育上帝兒女是教會不可或缺的事工,值得投入精神和時間陪伴他們成長,期望他們未來能走出教會,承擔使命,成為宣揚福音的門徒。
愛心服事
看見需求 提供服務
【Dalul專題報導】面對社會多元議題,許多教會透過福音和愛心服事連結社會。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服務範圍和關懷面向也面臨新的挑戰。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秘書長孫一信在「愛心服事」專講上,分享自身參與服事的經驗,以及未來教會在愛心服事上的切入點和實踐方向。
孫一信指出,1994年他開始在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服務,在實務經驗中,他深刻體會到不論是面對案主的處境,或是在社區、社會中處理相關議題,都需要大量的協調與溝通。這也讓他反思,完善社福政策只是第一步,後續更需要考量機構設置後如何與社區居民溝通、如何在媒體上傳遞正確的觀念和想法,甚至追根究柢探討文化脈絡和宗教思想如何影響社會對智能障礙者的認知。
回顧身障者議題的倡議歷程,孫一信觀察到社會觀點的轉變:從早期神學將身障詮釋為罪惡,到從生物醫學角度尋求治療方法,再到強調以職業訓練幫助身障者自立,最終關注公共政策如何保障身障公民的權益。從監護到治療,從照護到賦權,這段歷史過程顯示,愛心服事除了熱忱,更需要持續討論和反思,才能兼顧被照護者的各個面向,例如身心健康、生活品質、社會參與和自我實現等。
2025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年照護成為重要議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也面臨相關挑戰。孫一信認為,並非每間教會都必須成為推動長照、文健站事工的據點,但了解如何申請長照資源是必要的,因為教會會友和社區民眾都有潛在需求,教會可以成為協助的角色。
孫一信建議,總會和中會層級應多舉辦學習講座,例如年金改革、社會住宅、成年監護和意定監護等議題。隨著相關措施不斷演變,教會也應持續學習,將愛心服事落實到實務層面。
除了上述面向,孫一信表示,他認為目前需要關注的弱勢族群還包括卡債族和受貸款困擾的民眾。現代社會購物便捷,但債務控管需要協助和觀念轉變。教會擁有討論和行動的能量,期盼不只看見需求並提供服務,更能在服事過程中找出造成不公平的原因,從體制面落實愛心服事。
社會改造
邊緣之聲 教會之責
【Dalul專題報導】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神學與教育牧師鄭仰恩在「社會改造」的專講中表示,上帝國的福音不僅關乎個人靈魂得救,更涵蓋生活的各個面向,包括身心靈、信仰團體、社會、政治和經濟等。他引用〈主禱文〉的精神,期盼基督徒在上帝主權的實現過程中,應破除神聖與世俗的二元對立,認同教會與世界共為一體,致力於在現實世界中實踐上帝的旨意。
鄭仰恩引用美國社會福音運動主要發言人華特‧饒申布士(Walter Rauschenbusch)的名著《社會福音的神學》,談到結構性的惡與社會性的罪。饒申布士認為,基督徒面對世界問題時,不應只追求個人信仰的造就,更應從公共利益的角度追求公義、實踐信仰。
鄭仰恩解釋,福音並非狹隘的「個人靈魂得救的保證」,而是整全福音的實踐,教會應關心公共利益和公義的實現,包括經濟不平等、種族歧視、環境保護、人權等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改革。
鄭仰恩表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作為改革宗的一派,秉持持續檢視自身信仰,並在改革與更新中成長的精神。基督教應從信仰出發,真實地活在世上,追求人類的解放,對抗不義。這種信仰觀點不僅關心個人靈性,更關心社會正義和人權。
「教會是基督臨在於世界的記號,應追求和好、性別平權、男女共同參與和共治,並拆除藩籬,對抗壓制,維護人性的尊嚴。」鄭仰恩指出,教會也應扮演先知的角色,挑戰不公義,呼籲悔改,追求公義與和平。
鄭仰恩提到近30年來興起的公共神學,指出神學必須對教會、學術界和公共領域有所回應,並針對公共利益議題進行思考和實際回應。他強調,今日宣教的六個面向並非各自獨立,而是構成整全的宣教,除了牧養教會自身的羊群外,教會也應反思並採取行動,回應世界的需要。
鄭仰恩以今年因國會濫權法案而興起的青鳥行動為例,說明教會在社會運動中的角色。在青鳥行動中,各地教會並非毫不發聲,而是主動敞開大門,邀請人們進入,成為心靈的庇護所,提供身心靈的安慰。
鄭仰恩認為,在台灣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教會應在公共議題的討論中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尤其是在與土地、人民生死攸關的議題上。長老教會應延續過去在政治、人權方面的努力,持續關注社會正義議題,為弱勢群體與邊緣群體發聲。他強調,唯有願意面對當代社會議題挑戰並積極回應的信仰團體,才能在新時代發揮影響力。
關懷受造界
走進生態 活出信仰
【Dalul專題報導】近年來,普世教會界日益重視關懷受造界的議題,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林益仁在「關懷受造界」專講中,以「基督徒如何面對生態『壞』消息:一個生態宣教的芻議」為題,探討如何從生態學與信仰的反思出發,發展現代宣教的觀點和實踐方向。
林益仁指出,早在1967年,歷史學家林恩‧懷特(Lynn White)就在《科學》期刊發表文章,示警工業化對環境的危害。懷特認為,若不修正「上帝創造萬物都是為了人類」的觀念,環境將持續惡化。這個論點也促成了生態神學的發展,進而促使基督徒反思:上帝是否僅是為了人類創造?
林益仁提及,生態哲學家霍姆斯‧羅斯頓三世(Holmes Rolston III)提出「生態即是家園」的觀點,認為人類是上帝創造的一部分,被賦予管理的責任,但並非世界的主宰。林益仁表示,從信仰角度來看,「關懷受造界」並非可有可無的宣教選項,因為上帝創造萬物,視其為美好,所以生態關懷與基督教信仰核心直接相關。作為地球的管家,維護生態環境是基督徒的重要職責。
另外,羅斯頓提出「找家」(homing)和「故事居所」(storied residence)的概念,認為人類根據歷史和地理條件在特定地區生活、耕作,並在其中發展出群體的歷史,與環境產生連結。對此,林益仁強調,所有生命都需要在自然中找到居所,而人類則透過述說與環境互動的故事,來建立與自然的連結,這也是最能引起共鳴的方式。他以耶穌和宣教師馬偕為例說明:耶穌在傳遞福音時,選擇海邊、山上等自然場域作為場景;馬偕在台灣創辦逍遙學院時,也鼓勵學生在大自然中生活,透過學習聖經來理解上帝的旨意,並與環境建立連結。
今年3月,普世教協(WCC)氣候正義與永續發展委員會成立。林益仁表示,該委員會的成立不僅促進關懷受造界的討論,也為宣教提供生態宣教契機。他說,宣教不應局限於在教會舉辦特會,更需要面向世界和生態。生態宣教期望基督徒走入生活周遭,看見上帝創造的美好,並採取行動。
林益仁強調,若基督徒認同生態環境是上帝的創造,就應擔起責任,重新述說環境中蘊含的故事,並從地方教會出發,探索教會歷史與土地、環境的關係,讓每個故事與上帝的創造呼應,使人們在生活中感受上帝的恩典,並將對環境破壞的反思化為行動,在關懷受造界精神中傳揚福音。
福音與文化
文化橋梁 族群共融
【Dalul專題報導】今年適逢原住民宣教70週年,擁有豐富多元民族文化的台灣,宣教過程中勢必面臨跨文化對話挑戰。原住民教會積極透過多元服事和參與社會議題,嘗試以福音搭建不同族群間的橋梁。為此,Tayal(泰雅爾)中會會友、文化部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計畫委員Oto Micyang(伍杜‧米將)在「福音與文化」專講中,以「原住民族」為題分享社會議題脈絡、文化定義、多元文化敏感度和生活福音等觀點。
Oto Micyang指出,文化差異和誤解不僅在福音分享中出現,也存在於日常生活和社會各個層面。在信仰方面,過去原住民歲時祭儀與福音之間的衝突在許多部落留下了深刻的歷史記憶。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於2016年通過「支持原住民恢復權利與自治」決議文,對這些衝突進行信仰反省並向原住民道歉,成為一個重要里程碑。在社會和文化議題方面,儘管近年來推動了許多教育和倡議活動,刻板印象仍然存在。例如,台灣大學曾發生言論自由月諷刺原住民加分海報事件,以及選秀節目創作者調侃原住民加分制度等案例。日常生活中也常見對不同族群的歧視和玩笑,顯示社會對其他文化和背景脈絡的認識仍有待提升。
Oto Micyang表示,文化是一個族群對其生長環境、人際關係、歷史和生活規範的整合體,具有創新、學習和群體性等特質。他指出,台灣歷史上外來政權的殖民對族群文化造成了巨大衝擊。在這樣的脈絡下,社會應積極落實轉型正義、提升文化敏感度,並推動全民原住民教育。
教會如何透過不同方式滿足社會需求並提供幫助?Oto Micyang舉例,過去教會參與拉倒吳鳳銅像事件,就是對社會議題的回應。如今社會除了面臨多元文化對話的挑戰,還需應對社群平台帶來的文化衝擊。他期待教會能進行信仰反思,回歸長老教會的〈信仰告白〉:「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他盼望教會的福音不僅能在個人身上發光,更能成為連結不同文化和族群的橋梁。
本專題攝影/Dal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