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護台祈禱會 前國大黃澎孝談成為台獨的轉變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前國大代表、曾為國民黨幹部的黃澎孝,9月20日晚間出席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行的「守護台灣祈禱會」,並以「始於『反台獨』,進而『研究台獨』,終於『成為台獨』」為題發表演說,分享自己從反台獨走向支持台獨的經歷。

(攝影/邱國榮)

黃澎孝表示,身為外省第二代,他的父母來自中國江西,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認同自己是台灣人。他坦言自己從小的背景屬於「天然統」,但隨著台灣政治局勢的變化,開始思考台獨的正當性。他也回憶,1971年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將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政府逐出聯合國,改由中共代表中國,這對當時年僅18歲的他而言,是一個重大衝擊。隔年,他進入蔣經國設立的政治作戰學校,接受以反共、反台獨為核心的思想教育。然而,隨著對台灣歷史的深入研究,他逐漸改變了對台獨的看法。

黃澎孝談到1895年「乙未保台」戰爭及台灣歷史中許多被忽視的事件,認為這些都凸顯出台灣人民應有的自決權,並批評美國和當時作為中國的中華民國,對戰後對台灣問題的處理不公。他指出,二戰後的《舊金山和約》中,台灣的地位始終未被明確定義,這說明台灣人應該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

黃澎孝也以自身的基督教信仰作為參照,認為自己就像使徒保羅一樣,經歷了從抵制到擁抱新信念的過程,從抵制台獨到擁抱台獨。他批評過去的國民黨政府對台灣的壓迫,並反省外省政權在台灣的歷史錯誤。他強調,許多外省人,特別是外省第二代和第三代,並未認識到這些錯誤,但他認為自己有責任站出來發聲。

黃澎孝進一步指出,隨著國際社會越來越認識到台灣與中國的不同,台灣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漸提高。儘管2758號決議文將中華民國(台灣)排除在聯合國之外,這並不代表台灣無法參與國際社會,因為台灣擁有幫助世界的能力。他也以聖經中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故事作結,表示台灣的獨立之路雖然漫長,但必將成功。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