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與耶穌同坐桌 共享恩典盛宴

台灣教會合作協會教派交流系列講座 探討聖餐儀式、意義與開放性

(相片提供/Freepik)

|總編踏話頭|

10月第一個主日是「世界聖餐主日」,普世教會在這一天舉行聖餐禮拜,共同記念耶穌基督的救贖與恩典。長年以來,基督教會間對於聖餐有著不盡相同的理解,關於「開放式聖餐」議題,近年則在台灣教會界引發廣泛討論。由跨教派教會組成的台灣教會合作協會(NCCT)亦有深入的交流。本期新聞專題聚焦聖餐儀式樣貌、神學意義與演變,邀請讀者與主同桌。

——總編輯 陳逸凡


開放聖餐在傳統與應許間尋平衡

【林宜瑩專題報導】對未信者、幼兒能否領聖餐,教會界泛起陣陣漣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信仰與教制委員會在2021年3月,就針對聖餐舉行座談會。適逢10月第一個主日是「世界聖餐主日」,本報特別專訪PCT總會信仰與教制主委鄭仰恩牧師再次深談此議題,指出普世教會正在推動「不設條件的聖餐」(Open Communion,又稱開放式聖餐),部分教會將領聖餐定義為「一種應許,是願意踏上信仰旅程的邀請」,讓慕道友藉此表達認識基督的意願,並成為教會宣教的途徑。

(攝影/林宜瑩)

聖餐的神學意義與演變

鄭仰恩表示,吃餅、喝杯其實有「餵養」的意義,也有人將「耶穌救贖犧牲」的拯救論融入其中;初代教會甚至認為聖餐具有醫病的功效。此外,聖餐也代表「盼望」,因耶穌曾說過,吃這餅、領這杯,是為了記念祂,直到祂再來。鄭仰恩指出,在神學概念上,聖餐也被視為「與主同席」,如同耶穌的比喻,邀請眾人共享上帝國的宴席,建立團契。

對於領聖餐,鄭仰恩表示,關鍵在於領受者的「反省」。如同哥林多前書所述,若在領受聖餐時缺乏反思,便是吃喝自己的罪。因此,敬虔真誠的心和真心說「阿們」才是領聖餐的條件,而非是否受洗。同樣地,理解聖餐意義的孩童,在父母陪同下也應可領聖餐。

研究教會歷史的鄭仰恩指出,改革宗長老教會的聖餐傳統嚴格。加爾文時代,信徒領聖餐前須經牧師、長老和小會檢驗,包含教理問答、紀律考核及家訪。此傳統持續至20世紀初,英國長老教會(PCE)和加拿大長老教會(PCC)甚至發放「代幣」(Token)給通過檢驗的信徒,加拿大博物館就收藏著數千種這樣的「代幣」。

鄭仰恩表示,長老教會要求信徒的信仰和生活符合上帝與教會的要求。哥林多前書也提醒,領聖餐前應自我省察。因此,加爾文和改革宗傳統產生了「護衛聖餐桌」的想法,避免聖餐被輕忽,並禁止缺乏自省或信仰狀態不佳者領聖餐,甚至會對犯下嚴重罪行的信徒施以「禁聖餐」的懲罰。鄭仰恩解釋,「禁聖餐」並非永久處分,而是一種警惕。過去曾發生未受洗者領聖餐被長老奪回的事件,破壞聖禮的莊嚴性。隨著「恩典的宴席」觀念普及,人們開始反思聖餐資格的開放性,並強調「開放的圓桌」應讓慕道友和孩童也能領受。

開放聖餐疑慮與實踐案例

鄭仰恩分享,他曾在二十多年前帶神學生到工地,為原住民兄姊主禮聖餐。他們感動落淚,因為離開原鄉到都市後,就很少再踏進教會。因此他認為,如何讓渴望信仰的人,包含慕道友、未受堅信禮的青少年和孩童領受聖餐,是教會努力的目標,「因為聖餐是無形恩典的有形記號。」

自1994年從美國返台後,鄭仰恩便主張開放孩童領聖餐,PCT總會信仰教制委員會也曾討論,至今三十年仍未有定論。然而,普世教會多採取開放式聖餐,並強調只要有心追求信仰即可領受,因為聖餐是過程而非條件。

鄭仰恩指出,北歐的信義會、美國的信義會都採取開放式聖餐。此趨勢源於1982年在祕魯利馬簽署的《洗禮、聖餐、職務》(BEM)文件,各教派代表討論是否互相承認洗禮、聖餐和教牧制度,至今雖仍未定論,但各教派已朝開放式聖餐的方向努力。

鄭仰恩表示,奧古斯丁曾將聖餐定義為「上帝不可見恩典的可見記號」,讓人藉由領受聖餐體會上帝的恩典。既然如此,為何不能讓慕道友體驗上帝的恩典?然而,部分嚴謹的基督徒仍對開放聖餐持謹慎態度,擔心影響聖禮的莊嚴性。

鄭仰恩以他擔任神學與教育牧師的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為例,除了遵循《教會法規》行政法第40條每年舉行六次聖餐外,小會也通過在每年大齋節期的撒灰節(設立聖餐日)和聖誕夜禮拜舉行全教會的開放式聖餐。兒童主日學每年也舉行一至兩次開放式聖餐。他強調,濟南教會的開放式聖餐與「微聖餐」不同,已連續三年實施,過程莊嚴隆重。他鼓勵各教會嘗試舉辦開放式聖餐。

 聖餐的本質:意義重於形式

關於聖餐的餅與杯,鄭仰恩表示,使用無酵餅源自舊約逾越節的傳統。在新約中,耶穌以餅和葡萄酒象徵祂的身體和寶血,與信徒立新約。因此,聖餐並非必須使用無酵餅和葡萄酒。各地教會可採用當地食材,例如台灣的客家人用麻糬、擂茶,漢人地瓜、烏龍茶、桑葚汁等;菲律賓的天主教會使用椰子;歐美教會則提供葡萄汁和葡萄酒供信徒選擇。

鄭仰恩引用奧古斯丁的觀點,指出聖餐餅與杯象徵耶穌的身體和寶血,兩者應具有相似性。但奧古斯丁強調,「擘開」的動作更能體現耶穌身體被打破的意義。因此,鄭仰恩指出,聖餐的重點在於意義和儀式的品質,讓信徒帶著期待領受聖餐,而非流於形式。

不同文化下的聖餐觀

鄭仰恩坦言,歐美教會因信徒流失,為讓人認識基督信仰,期待流失信徒回到教會來,採取更開放的聖餐態度。相對地,非洲、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的教會則強調聖餐的神聖性,未信者不得領受,呈現不同文化脈絡下的信仰實踐。

身為PCT總會信仰教制主委,鄭仰恩鼓勵信徒認真看待上帝和基督信仰。在重視聖餐神聖性的同時,也應考量開放聖餐能讓更多人認識基督教,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他也提醒,傳統保守的教會不需要急於推動開放式聖餐,而是必須先與會眾充分溝通。

關於聖餐次數,鄭仰恩表示,PCT規定堂會每年至少舉行六次聖餐,維持此頻率即可,也可嘗試每月舉行一次,但即使是支會也不建議少於六次。他認為,聖禮典的氛圍和團契認同感才是關鍵。


微聖餐讓非基督徒參與感受主愛

【邱國榮專題報導】長老教會的聖餐觀深受加爾文神學影響,視聖餐為記念耶穌獻身為活祭的儀式。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教會禮拜與聖禮典》手冊中的儀文也顯示,聖餐儀式包含擘餅與舉杯,象徵基督的身體和血,並強調記念的意義。傳統上,領受聖餐的資格僅限於已受洗的信徒,這在長老教會中尤為明確。然而,七星中會三一教會牧師陳思豪打破了此傳統。十年前,他牧養星中古亭教會時設計了「微聖餐」,讓非基督徒也能參與。本文透過專訪,探討陳思豪施行「微聖餐」的理念、神學反思及牧養目的。

 微聖餐緣起:耶穌的公開邀請

陳思豪指出,長老教會傳統中,聖餐是基督徒的信仰告白。但他認為,「微聖餐」的概念源於耶穌在最後晚餐中向世人發出的公開邀請。他說:「我們通常認為耶穌的寶血是為世人洗罪,不僅是那些已經信靠祂的人,而是包括所有人。」因此,他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最後的晚餐是耶穌向全世界發出的邀請。

陳思豪引用近代德國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的觀點,認為聖餐本質上是一種公開的邀請。耶穌願意與稅吏、妓女和罪人同席,代表祂的救恩是向所有人開放的。因此,儘管莫特曼認為正式聖餐應只限基督徒,但陳思豪設計的「微聖餐」提供非基督徒另一種參與形式。

 微聖餐在地化,感受基督愛

陳思豪強調「微聖餐」儀式感的重要性。他說:「我們的『微聖餐』使用台灣當地的食材,以創意方式呈現耶穌的餅和杯,分量稍多一些,有點類似愛餐,但同時保持儀式感。」此作法並非複製傳統聖餐,而是一種介於正式聖餐與愛餐之間的新形式。

早期教會的聖餐與愛餐緊密相連,人們先擘餅,再一起分享餐食,而「微聖餐」即介於兩者之間。陳思豪解釋,「微聖餐」兼具儀式感,又能讓非基督徒參與。

對於「微聖餐」對非基督徒的意義,陳思豪表示,這是一種感受基督愛與接納的方式。即使尚未信仰基督,參與者也能感受到基督徒群體的接納與關懷。「雖然這些人還不把耶穌當作救主,但可以感受到祂像朋友一樣的親近與愛。」

陳思豪強調,「微聖餐」並非正式的聖餐,而是一種讓人感知耶穌之愛的橋梁,尤其對於尚未決定信仰的參與者,是一個重要的機會。

 神學反思與牧養實踐的平衡

陳思豪表示,耶穌設立的最後晚餐經過漫長的神學辯證,發展成今天的聖餐儀式,但這並非唯一的詮釋。他說:「耶穌的最後晚餐不一定只能成為聖餐,早期教會的愛餐就是另一種表達方式,而我設計的『微聖餐』則是介於正式聖餐與愛餐之間的一條路線。」

即使「微聖餐」讓非基督徒有機會參與,陳思豪強調,正式的聖餐仍應保留其神聖性與專屬性,僅限已受洗的基督徒領受。

 持續以微聖餐牧養沒有名字的教會

陳思豪實施「微聖餐」近十年,他表示,這種形式的聖餐禮拜配合詩歌、講道和公禱,為參與者帶來豐富的省思與感動。未來,他將繼續以這種方式牧養體制外的「沒有名字的教會」,期望能促進人們對基督之愛的感知。


正教會天主教同席共餐交流禮儀

【林宜瑩專題報導】9月7日,台灣教會合作協會(NCCT)主辦的「教派交流」系列講座中,正教會神父李亮(Jonah Mourtos)詳細說明正教會的聖餐禮儀。天主教會神父林之鼎則強調天主教與正教會的共通性,並以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VI)與正教會宗主教巴多羅買一世(Patriarch Bartholomew I)於2006年在伊斯坦堡共同主持聖禮為例,彰顯彼此皆為主內弟兄。

正教會隆重的聖餐禮

(相片提供/李亮)

在拜占庭藝術家于涓老師的翻譯下,李亮表示,聖餐禮儀是教會最重要的聖事。正教會的聖餐禮非常隆重,尤其注重擺設。他展示了聖餐盤(如上圖),最大的餅象徵「神的羔羊」(Lamb of God),旁邊的刀象徵刺穿耶穌身體的士兵的矛。主禮的主教將刀插入「神的羔羊」餅時,會依據經文宣告這是耶穌的身體,並將酒倒入聖杯,強調耶穌基督是教會的核心。

以「神的羔羊」餅為中心,左側較大的三角塔餅象徵聖母馬利亞,右側九個較小的三角形餅則分別代表天使、先知、使徒、偉大主教及神學家、聖潔修道士、行神蹟者、當日聖徒以及禮儀的原著者。「神的羔羊」餅前方的三角形餅代表地方主教,地方主教前方兩堆餅屑則分別象徵生者與死者。正教會主教會將聖體(餅)投入聖血(酒)中,再分給信徒領受。

(攝影/林宜瑩)

李亮說明,此儀式約在6世紀形成,並非初代教會的慣例。將餅投入酒中是為了避免信徒領受聖餐時掉落餅屑,而褻瀆聖體。但他坦言,這未必是最好的方式。他指出,聖餐禮讓人體會復活與耶穌的二次再來,聖餐盤的擺設也各有象徵意義。他強調,聖餐禮即是向上帝獻祭,而真正的大祭司是耶穌基督,無人能取代。

天主教與正教會的相通性

林之鼎表示,天主教與正教會的聖餐禮儀在許多方面相通,天主教徒甚至「完全可以」在正教會領聖體。他分享新冠併發重症(武漢肺炎)疫情前在俄羅斯參加正教會聖餐禮的經驗:聖體被擘開後會放入聖血中,信徒用長柄調羹從聖杯中取出聖體,直接放入口中領受。然而,共用一支調羹的做法,若個人有衛生考量,可能會因此卻步。

林之鼎展示了本篤十六世與巴多羅買一世在 2006年11月30日共同主持聖禮的照片。他解釋,主教的首席權是為了成全教會的合一,而非帝王般的權力。天主教教宗的首席權是一種服務的權力,如同耶穌所言:「你要做第一的,就要成為眾人的僕人。」

(攝影/林宜瑩)

擁有梵蒂岡神學碩士和宗座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的林之鼎進一步說明,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在與正教會宗主教和其他基督教領袖會面時,曾徵詢各方意見,探討如何行使教宗的首席權,展現服務大眾的精神,而非彰顯個人威望。

擔任輔仁大學校牧、天主教主教團宗教交談與基督徒合一委員會執行秘書的林之鼎表示,現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相當重視宗教交談,目的在於促進和平。他指出,正教會神學觀點源自西方,若能借鑒東方宗教或哲學的觀點,以不同角度詮釋西方基督宗教神學,在相互尊重與理解的前提下,或許就能在異中求同,弱化差異,促進和解與共榮。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