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ul嘉義報導】10月5日上午,嘉義中會教育部舉辦第二次主日學師資訓練,來自嘉中各地區的主日學老師、輔導、牧長同工在虎尾教會聚集,互相交流想法,並在講者蕭瓊子的帶領下認識「繪本故事聯想創作」,啟發運用繪本的方式,讓教育多元化,成為孩子的祝福。
蕭瓊子為台灣教會公報社「用台語講故事」班底,並協助設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主日學教材。她分享過去使用繪本的經驗,並說在聖經的記載中,耶穌大量使用比喻講道理,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除了幫助人理解,更在分享信息中強調與人建立關係的重要性與道成肉身的核心信息。繪本同樣帶領人看見故事中角色的想法、彼此的互動,連結不同的議題、價值與人,理解繪本的運用,不光主日學,不同年齡層都有可發揮的地方。

蕭瓊子表示,在主日學現場,講述自身經歷一定比講述他人經歷更容易帶動孩子,然而繪本故事很多時候是有許多視角、角色、對話,如何運用?如同牧師分享信息一般,要認識自身要分享的故事、信息、經歷等,同理故事中的角色,才有辦法讓人感受與思考。所以蕭瓊子分享繪本時,常常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讓孩子看見角色的想法與思考。如此除了幫助他們更加理解故事,對不同角色產生共鳴,也從不同觀點建立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而不只是單純聽講而已。她強調,不要期待孩子的回應一定會如同開始的設想,因為孩子不是被動地接受故事及背後的信息,而是在實際參與中學習並應用於自己的生活。

蕭瓊子舉例說,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主日學推動閱讀《親子天下》推薦的SDGs繪本,就是藉不同繪本關心世界的各樣議題。現場她分享《李歐納國王的泰迪熊》,談論資源不浪費的議題,而在教學現場,她就會讓讓孩子拼貼破碎蛋殼,完成美麗的圖畫,讓他們看見即便是被丟棄的東西,透過不浪費的角度,也能有深刻的創造。
嘉中教育部部長吳斯凱牧師表示,蕭瓊子的分享讓眾人看到故事的魅力及繪本運用的可能性。特別在主日學教學場域中,還有長老教會總會的教材及美好腳蹤系列繪本等本宗的資源,期望師資訓練能刺激第一線的同工,為下一代的信仰教育帶來更多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