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他們的語言,你聽得懂嗎?

張祐慈(CWM方案評鑑小組委員)

去年6月以青年代表的身分參加了世界傳道會(CWM)大會後,有幸被指派為方案評鑑小組委員。小組主要功能是對CWM未來事工從「論述」到「行動」之過程的發想、審議及執行。我在其中也是青年代表,不同的是,必須代表CWM全體青年,對我來說是個非常大的挑戰及跳脫。其一是眼光要從東亞區擴大到世界6大區,其二是對話的語言要從處境化架空為抽象化,再將抽象的論述填充為具體的方案,這都是我未曾有的經驗和思考。

在此,我要談語言,因為它讓我感到困惑和挫折。普世教會組織存在著英文霸權現狀,英文母語國家理所當然爭取多數話語權;但另一個問題在於,有著不同生活處境和背景(社會階級、種族、性別)的群體之間,事實上卻是說著不同的語言。在語言上,即便都以英文為溝通媒介,卻是無效的,因為它並沒有達到對話之目的。

去年的CWM大會中,我觀察到青年在大會中始終保持沉默。因為大會中的語言是專家學者的溝通語言,並不是貼近青年、平信徒以及地方教會牧師熟悉的教會語言。在我們的年會中也常看見語言造成的隔閡。相對少數的群體(女性、原住民、青年)往往「無聲」,但他們真的無聲嗎?不是的。只是他們在這樣語境空間之下選擇「沉默」。雖然總是被鼓勵發言,但這卻不是一個讓邊緣群體有安全感而能自在表達想法和感受的友善空間。

在這次方案評鑑小組的會議中,我很欣慰CWM注意到菁英語言的排他性。總幹事科林‧柯旺(Collin Cowan)在會中提出了這點:要將CWM的宣教理念落實到世界各地的教會,必須先正視兩者之間存在著語言所造成的隔閡與距離。換句話說,如何將普世組織之理念價值轉譯成地方宣教語言讓概念得以落實,是此小組未來努力的目標之一。也就是強調「重新詮釋」這個過程的重要性。

神學教授羅德立克‧修伊特(Roderick Hewitt)更進一步提出5個面向,來促成理論化語言到在地化事工之間的轉譯,也就是試著從教會運作的5大面向具體地切入:敬拜、團契、管家、使徒、宣教。這5面向,讓普世的價值理念得以找到合適的轉譯管道,嫁接到地方宣教事工。

當普世理念欲落實於地方宣教時,必須在當中去尋找兩者共通語言,好讓普世價值不致脫離社會脈絡而成為空泛的幻想。同樣地,當我們鼓勵邊緣群體發聲的時候,我們也必須問自己:是否曾嘗試站在他人的立場用他們的眼光看問題?是否曾進入他們的處境,進而理解他們的文化和語言?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