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
教會是信仰群體,但教會也是人組成的團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對聖經解讀及信仰價值的取捨,自然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如何調和不同聲音,興旺福音、見證耶穌基督的恩典,需要全體以智慧共同來尋求。
教會所說的「合一」,不是消弭不一樣的聲音,成為「一言堂」;更不是牧長一句話,全體信徒就完全順從。所謂的「合一」,追求的是「存異求同」「多元共榮」。全世界的基督徒都彼此連結,不論種族、文化,都敬拜上帝,告白耶穌基督為救主,領受同個拯救的盼望,也承認「愛」在信仰團體中的優先性。
雖然合一是如此重要,但千萬不要誤以為合一就是消除獨特性,變成大家都一樣。合一不是統一,而是在多元中彼此接納、欣賞、相助、成全。使徒保羅提到,教會當中有許多不同的職分,信徒各自的恩賜與才能也都不同,但藉著各盡其職,就能使教會得到建造與成長。教會雖由不完美的人所組成,但這群人懂得以愛包容接納,也懂得以愛彼此砥礪成長,除了向世界展現基督的形像,傳達基督的愛外,他們本身的靈命也在過程中得到建造,越發成熟與圓融。
自古以來,在「基要真理」外,存在著許多不同聲音。若信仰未經質疑與反省,就很容易趨向偏執或狂熱。處理不同聲音有許多方法,但最糟的就是運用威權或暴力壓制,甚至採取極端手段。中世紀歐洲教會的「異端裁判所」就是極為顯著的案例。
上個月,總會年會討論到同性婚姻議題時,有議員質疑總會某幹事曾現身在支持同志婚姻場合,而提出對總會幹事人事任命案進行「信仰純正」檢查,這種大張旗鼓「信仰整肅」的行動,就是運用多數暴力與強權壓制,企圖消弭不同聲音的做法。可謂大開信仰倒車,要把信仰帶回威權的時代,發生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極為令人憂心與痛心!
當權者不斷企圖藉著所謂的「牧函」,以及其所掌控的權限,挾帶著教會政治的勢力與威權,要消弭不同的聲音,使教會成為一言堂,「台灣教會公報社」被要求只能報導所謂「總會官方立場」,如今更藉著年會,要對不同立場的同工進行人事杯葛以及信仰整肅,這種做法可謂是既粗暴又殘忍!
在不同聲音出現的時候,彼此包容尊重,持續不斷的傾聽與對話,是很難的事,但卻是值得我們堅持的信仰原則。當初使徒傳福音的時候,也曾遭到猶太公會以威權壓制、以暴力逼迫,企圖消弭他們的聲音。而迦瑪列的一席話,阻止了一場腥風血雨,他說:「我勸你們不要管這些人,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的、所行的,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若是出於上帝,你們就不能敗壞他們,恐怕你們倒是攻擊上帝了。」(使徒行傳5章38~39節)即便在信仰立場上無法認同同性戀者的行為,即便在信仰價值取捨上,無法與受壓迫的人站在一起,求上帝至少給我們如同迦瑪列一般的智慧與包容的胸懷!
(作者為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