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恩瑜(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阿根廷福音教會牧師)
巴里洛切(Bariloche)是著名的阿根廷度假勝地,素有小瑞士之稱。這個小鎮有許多帶有德國、瑞士元素的建築物,加上四季都有美麗的自然風景,因此成為世界著名的景點。巴里洛切不只吸引國際旅客慕名而來,也是在地人的度假首選,因此造就這個城市無論何時都充滿觀光客。
今年,筆者有幸造訪巴里洛切,發現有個特別的地方:整個城鎮除了城中心一、兩個街口有紅綠燈之外,其他的路口都沒有。離開鎮上鬧區的主要幹道,筆直長長的馬路上都沒有紅綠燈,所有車一路暢行無阻。行人若是在人潮洶湧的觀光區,跟著人群一起過馬路也就算了,但筆者住的旅館在城鎮的外環道上,人煙稀少,第一次要過馬路時,看見來往車輛多、行駛速度又快,心中不禁猶豫「該怎麼過去?」。當時筆者正在路旁小店買東西,隨口問起店家,店員指著不遠處的斑馬線跟我說:「你有看到斑馬線嗎?你在那邊等,就知道何時可以過去了。」
順著店員的建議,筆者走到斑馬線等候,果不其然,路過的車開始減速,然後遠遠看見駕駛比出禮讓的手勢,我們一行人也就順勢走過去了。這個經驗之後,筆者開始刻意觀察行人過馬路的行為,就如店員所說,行人真的都停在斑馬線旁,開車的駕駛看到斑馬線的一頭有人,就會開始減速、暫停。尤其是離開鬧區的城市公路上,駕駛與行人形成一個「默契」:沒人行走時,車可以一路暢行無阻,有行人要走斑馬線時,車輛會先行禮讓。這樣「過馬路辦法」沒有被固定時間的紅綠燈限制,也不是靠交通警察或監視器提醒,而是巴里洛切這個城鎮的居民長久養成的默契。這個默契也帶來雙方的方便:讓車輛可以享受交通順暢,也讓行人通行時不受局限。
因著在地店家的指點以及親身體驗,我這個外來觀光客很快就融入巴里洛切的交通默契中(我看不只我,其他觀光客也都很融入)。我想,教會一樣是群體生活,不同教會都有自己的行事默契,如果可以像巴里洛切的交通一樣,群體中的成員講解原因跟做法,讓新加入的人觀察、嘗試、理解、認同。這樣的群體默契,除了可以讓新加入的人很快融入這個群體,更可以將好的默契帶到其他地方,讓更多人因此得到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