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之旅】追尋馬偕行腳|不同族群在主日禮拜同工

唭哩岸 ▶ 北投 ▶ 關渡

關渡平原。

文圖◎陳順福

從台北捷運唭哩岸站往山邊走,我看見了唭哩岸石的開採遺跡。清國時期,此地已大量開採唭哩岸石供北台灣各地使用。清法戰爭造成多間教會受損,馬偕牧師曾利用巡撫劉銘傳的賠償款,親自設計、監造四座尖塔禮拜堂──枋隙(今大橋)、艋舺、新店、錫口(今松山),其建築使用的就是唭哩岸石。但經過一百多年,如今已陸續拆除改建,目前只剩下大橋長老教會,還可以見到原禮拜堂局部的石造建築。

唭哩岸古厝。

1886年10月25日
上午有霧氣。去大稻埕,與工匠安排所有有關教會基地等事,檢視石頭、木板和石灰等。(《馬偕日記1871-1901 Ⅱ》,151頁)

我進入奇岩公園沿著磺港溪畔走,穿過樹林間的步道轉入市區街道,來到位處鬧區的北投長老教會。這間馬偕創立的教會已經過多次遷移及改建,目前看到的建築是由吳威廉牧師設計、建造,已被列為台北市定古蹟。

奇岩公園。
北投長老教會。

在馬偕時期,北投教會會友多為平埔族人。當年北投地區因為物資豐富且水路交通便利,吸引許多平埔族人從北台灣各地遷居到此地生活,有從宜蘭來的噶瑪蘭人、從苗栗來的道卡斯人及原來就居住此地的凱達格蘭人,再加上從中國來的漢人,形成族群融合的大村鎮。根據馬偕的日記,可以看見不同的族群在教會主日禮拜同工的生動畫面。

凱達格蘭文化館。

1891年10月11日
上午7點出發到北投,我們在9點抵達。……我要求壬水(李壬水)也演講,他以前是一個道士,因為崙仔頂的人在那裡。從噶珠蘭來的平埔番明珠(偕明珠)和從新港來的平埔番澄清秀才也演講,因為他們的親族在那裡。陳屘,一名漢人也講,因為漢人在那裡。(《馬偕日記1871-1901 Ⅱ》,504頁)

我穿過熱鬧的北投市場,走上溫泉路的緩坡,在硫磺味陣陣飄來之時到達北投公園。坐在公園內北投溫泉博物館旁的涼亭,欣賞溫泉溪流從下方流過,茫茫煙霧冉冉升起,讓人想到北投地名的傳說。

北投公園。
北投溫泉博物館。

據說巴賽語Ki-pataw意思為「女巫」,因為該地區溫泉終年煙霧瀰漫,硫磺味道濃臭,似乎有女巫出現而取其諧音「北投」。而遠在17世紀西班牙統治北台灣時期,西班牙宣教師即曾探勘此地,發現許多原住民採礦石粗製硫磺,運到淡水與漢人交易貨物,所以北投的部落比其他部落都要富有。而馬偕到訪此地時,也看到了採挖硫磺的景象。

1888年5月12日
走路到靠近北投的硫磺溫泉。抵達時,我們發現許多人在挖鑿硫磺岩石,如同它的名稱一樣,放進一個底下有火的盆子,硫磺融化,浮現在頂面。當冷卻時,以塊狀取出……。(《馬偕日記1871-1901 Ⅱ》,243頁)

我繼續沿著水磨坑溪行走,經過聖高隆邦天主堂,穿過古道上的周氏節孝坊,來到番子厝(昔嗄嘮別社),這裡是馬偕創立北投教會的原址,目前已不見任何遺蹟。早年北投教會的長老皆為平埔族,在一次競選部落頭目中,以比武爭高下,最後由武藝高強的林黑凸打敗潘朱山成為部落領袖。

聖高隆邦天主堂。
周氏節孝坊。

1891年6月15日
從靠近北投平埔番的領袖那裡得到一條紅玉(cornelian)項鍊。(《馬偕日記1871-1901 Ⅱ》,478頁)

離開番子厝,我沿著山邊往關渡方向走。經過山坡上的嗄嘮別公園,接近捷運忠義站(港仔尾)時,走跨鐵路天橋到關渡平原,沿著貴子坑溪前行,眼前盡是綿延的稻田,途經幾戶人家,傳來雞鳴狗吠,純樸的農村景象好似馬偕初訪此地時見到的景象。

港仔尾。

最後我坐在溪流堤防上遠望田野風景,思想馬偕旅行的心情──為了傳揚福音而飽經餐風露宿之苦,卻依然喜樂。

1873年3月5日
昨晚天黑之後,由於全身淋濕因此極為疲倦。看見山邊有一間草寮,於是在那裡過夜。因為貧窮的主人的家住滿人,因此沒有辦法再容納我們到他家中;但是他說,他的牛欄就在附近,並且他願意給我們許多的稻草過夜。我們接受他的熱情,在享用熱飯之後就進入牛欄,拜訪我們的鄰居水牛先生,牠在那裡反芻嚼著稻草。於是我們就將放滿稻草的那裡當成房間,在那裡覺得很舒服也很快樂。聽著打雷的聲音,以及雨水打在屋頂的聲響。(《馬偕日記1871-1901 Ⅰ》,106、107頁)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