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課綱著重感知接軌

攝影/林家鴻

【林家鴻台中報導】12年國教的社會領域課綱經歷「反黑箱歷史課綱運動」抗爭,蔡政府上台後重新啟動,12年國教課綱社會領域副召集人、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金仕起5月19日於台中哲學星期五論壇揭露部分新課綱,他說課綱初稿已送審,未來高中歷史科將不再只是「背」,而是以討論為主。

金仕起首先指出舊課綱的問題,包括與學習者的生活疏離、知識量太多,以及在學習目標不清楚下,歷史科變成必須不斷背誦,令學生痛苦,不知道學歷史對生活有何幫助?過去學歷史給人的感覺跟形塑特定國族意識形態的關係比較大。

金仕起表示,舊課綱內容繁瑣失去彈性,導致老師為了應付考試,忽視了歷史教育的意義;新課綱制定力求簡要,減少必修時數,老師在評量學生能力的依據不再只是3次段考,將授予更多時數從事歷史探究、史蹟踏查、甚至展覽與表演活動。相對於舊課綱強調「學習內容」,新課綱則偏重「學習表現」,關注學生學到什麼,以及培養3大素養,即能否自主學習、系統性思考與解決問題;以符號和溝通來表達自己對歷史的理解;處理人際關係與人團隊合作。

金仕起說,新課綱以「略古詳今」原則改善知識量過多的問題,強調學歷史不求窮盡,而是找有意思的、跟民眾有關係的去學。篇幅將著重在16世紀大航海時代來臨後如何形成今日世界,並由近至遠從台灣逐漸認識中國、世界。至於高工、高職等技術型高中,則以食、衣、住、行、科技的歷史為主軸,如餐飲科學食物的歷史、電子科學科學史,更加活潑與生活化。

此外,新課綱會增加篇幅介紹台灣原住民族、東南亞移民的移民形成,盼堆動各族群和解共生。新課綱強調歷史作為國民教育的目的是,教導學生了解自身所處的公民社會如何形成,並稍能鑑往知來,預知未來社會發展。金仕起說,若新課綱研擬順利,7月起將公告兩個月並舉辦公聽會。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