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架神學與轉型正義 教會如何面對歷史責任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灣基督教四境神學協會於11月10日下午在士林浸信會舉行「轉型正義與十架神學」講座,邀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的神學與教育牧師鄭仰恩主講,由中華信義神學院院長陳冠賢牧師回應。探討十架神學與轉型正義之間的關聯,並反思宗教與社會的歷史責任。

鄭仰恩說明,轉型正義有三種模式:德國採取究責的「追溯式」正義,西班牙則選擇「去記憶」的模式,不追究過往罪行,而南非則以中間路線的「真相和解委員會」方式處理,融合宗教概念,達成加害者坦承罪行後的法律赦免,提供社會公共教育。

鄭仰恩表示,基督教普世教會主推的「恢復式正義」為加害者與被害者提供對話空間,促進共生的可能性。他指出,擁有基督教背景的國家在公共事務上的反省意識較強,而台灣傳統宗教受業報與業障觀念影響,轉型正義面臨文化挑戰,但基督教雖是少數,卻可以提供社會進一步思考和對話的機會,協助社會進行深度反思和和解。

講座也探討了「十架神學」,鄭仰恩引用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思想,認為受害帶來的轉化符合「恢復式正義」,賦予受害者力量。馬丁路德在1518年在海德堡的奧古斯丁修會中(又稱海德堡辯論)指出,真正的信仰應在苦難中認識上帝,拒絕世俗的榮耀神學的捷徑,十字架神學反映了上帝深切的受苦之情,並要求信徒直面罪的本質。

陳冠賢在回應中提及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對美麗島事件的記憶。他表示,轉型正義必須謹慎處理,不應被基督徒用「隱藏的上帝」概念來拒絕面對歷史責任。他指出,若十架神學被「隱藏的上帝」誤用,反而可能成為阻礙社會正義的工具。他強調,十架神學與轉型正義關係應在於承認罪惡,誠實面對真相,並提醒加害者認識自身過錯。

談及信義宗和門諾會的歷史和解,陳冠賢表示,世界信義宗大會於2010年代表全體信義宗教會,正式向門諾會道歉,反省宗教改革時期對其的迫害。他指出,信義宗花了30年才完成此一歷程,象徵轉型正義的漫長道路,並提醒信義宗需持續對歷史責任保持反思。

在講座提問階段,鄭仰恩談到,台灣的轉型正義背後涉及政權轉移,沒有政權更替便無法推動。鄭仰恩指出,台灣三次轉型正義嘗試,從陳水扁任內的初步聲音,到蔡英文任內正式推動,雖然政府開始有所作為,但其背後的動力來自民間壓力。然而,蔡英文政府成立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權力有限,對政治檔案機密資訊的限制,顯示了促轉遇到的阻力,導致部分民眾對轉型正義進程感到悲觀。但他強調,民間仍具推動力,期待未來取得更多成果。

針對轉型正義的推展方向,鄭仰恩認為,台灣目前欠缺促進和解的「恢復式正義」對話,基督教團體可以在這方面做出貢獻。隨後陳冠賢指出,路德的「十架神學」雖不直接涉及轉型正義,但當時的政治局勢讓路德必須與改革派的政治支持者保持平衡,就這點可以延伸出教會應如何在當代處境中對轉型正義有所思考。他並指出,路德在面對農民革命時選擇性地避談社會問題,這種歷史矛盾成為後人反省的切入點。

鄭仰恩進一步強調,建構公民社會是轉型正義的核心,而教會亦可成為公民社會的力量之一。特別是太陽花學運後,台灣的公民力量已蓬勃發展。鄭仰恩表示,教會在面對社會變動時,提供安定和庇護的角色,也應考慮自身是否有責任促進轉型正義。他指出,長老教會內部過去曾有線民存在,且數量相當普遍,幾乎每間教會都有。若能將這些歷史公開,並促進對話,將有助於社會的和解,也讓基督教團體在推動轉型正義方面發揮先行者角色。

最後,陳冠賢以路德對農民革命的反應為例,認為面對歷史應避免粉飾太平,而是從中反省。他指出,如果轉型正義被輕視,社會或小團體容易選擇妥協,容忍小規模的不公義現象,這會逐漸形成底層文化中的沉默氛圍,對於公平正義的推動造成潛在牽制。他提醒,教會和社會都應警惕這種風險,為更公平的社會共同努力。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