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曼肅
曾經,馬祖有過商港的繁華。
自清國時期以來,閩江口豐富的漁貨以黃魚和蝦皮為代表,使得馬祖自然成為一個大漁場,這從北竿的橋仔村曾經是個超過千人的漁村就可以看得出來。如今,橋仔漁業展示館展示各種精緻的工具,顯示當時的繁榮和捕魚技術的發達。
漁船往返頻繁,漁民充滿冒險犯難的精神,加上1842年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後開放五口通商,使得馬祖形成南來北往重要的「海上絲路」,貿易興盛,貨物通達。
但國共對立以來,馬祖成為戰地,有了宵禁,也有了出海管制,商業的生機戛然而止。
賣魚乾的老先生
討海很不容易,我聽到很多老人感嘆過去的日子很苦。一位老先生在家門口擺賣多種魚乾,熱情地請我試吃。有別於農會出產的知名品牌,這攤位上的物品包裝標示著自家的住址。
我問:「這些是你自己打的漁獲製作的嗎?」
他說是。我看著他花白的頭髮、圓鼓鼓的腰圍、壯碩的手臂,問:「你有自己的漁船?還出海嗎?」
他說:「有啊,我每天都想開船出海去。」好像擁有一艘船是一件極其普通的事。他的眼神裡有一種對海闊天空自由的嚮往,但他說年紀大了以後,兒女開始阻止他上船。
他嘆氣說:「以前的日子很辛苦,常常一整天下來連一條魚都打不到。唉!就算打到魚,漁獲也賣出不去,交通非常不方便啊!」
我又問:「什麼時候是最開心的呢?」
他說:「收網上來時,看見大魚、小魚跳啊跳,那最開心啦!」
這時熱愛海鮮的Y趕緊問:「你有淡菜嗎?」
他直率地說:「這時的淡菜還不到最肥的時候,等再過一個月,你上網訂貨,我寄給你!」
我用過午餐之後,再次經過他家門口,卻不見老先生的蹤影。果然,他開船出去了,「去挖淡菜!」他的家人說。
我感覺到,老先生討海一輩子了,打魚成為他身體裡的記憶,搏浪前進是他的生活方式,他不能離開他的海。
賣黃魚的老闆娘
我在一家小吃店裡嚐到了很美味的老酒黃魚。新鮮的野生黃魚已不多見,雖是一夜干,配上馬祖老酒,仍是香味撲鼻、魚肉軟嫩,使我停不下筷子。
上菜的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她身手矯捷且手藝了得,一個人獨撐場面,將小吃店經營得有聲有色。她說,養大孩子很不容易,幸好辛苦過來了,如今幾個孩子各個大學畢業、事業有成。她把孩子的獎牌、獎盃陳列在店裡、掛在牆上。只不過,每個孩子都叨念她,不要她再開小吃店了,幹嘛那麼辛苦?但她告訴我:「以前生活很苦,現在能做,就要多做一點。」她哈哈一笑說:「我喜歡賺錢!」
以前的苦,她還歷歷在目。她說她小學只上過一年,就回家去摘野菜、餵豬,所以她不識字。但看她做生意,靠著過人的記憶力,點菜、算帳一點都不出錯。她雖不上網,但鼓勵顧客拿起手機拍照,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店在網路上很有名氣,也知道網路的力量。
賣蠣餅的阿婆
我遇見街邊炸蠣餅的阿婆,她的笑容牽起了滿臉的皺紋,耐心、細心地照顧著油鍋,務必讓整塊餅都炸得均勻,十分金黃酥脆。
阿婆說,台灣來的客人說她的蠣餅是「沒有蚵的蚵炱)」。確實,蠣餅看起來和蚵炱一模一樣,但是阿婆賣的蠣餅裡面放的是粉絲、高麗菜、豬肉和蛋,福州話唸作「ㄊㄧˋ」餅。
阿婆是從1971年開始賣蠣餅的。她的丈夫是討海人,收入不好,每到孩子上學需要帶便當的日子,她就厚著臉皮去跟鄰居借米。當她看見越來越多阿兵哥來到馬祖,便靈機一動,開小攤子做生意。只是和賣老酒黃魚的老闆娘不同,阿婆賣蠣餅也沒有辦法讓她的孩子升學,他們小學畢業後就開始賺錢貼補家用,有的也成為漁夫。
我小心咬著剛出鍋的蠣餅,差點燙了嘴。蠣餅酥脆噴香,在不變的老味道中,多了一股艱辛生活凝鍊出來的質樸芳香,值得細細品味。
馬祖人以純潔的心靈將辛苦釀成了酒,也化作了故事。求主幫助我,但願我也能在歷經淬鍊之後,溫柔地祝福別人,老而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