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12月1日為待降節第一主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Ngudradrekai(魯凱)中會Teldreka(茂林)、Oponoho(萬山)、Kongadavane(多納)教會特別舉辦聯合主日禮拜;會後有中會聖經翻譯事工部主辦、三間教會協辦的「茂林區魯凱語聖經馬可福音朗讀觀摩」,分成兒童、青少年、青年、壯年和松年組,並有多位聖經翻譯要員擔任評審。

延伸閱讀:歷時五年 茂林區魯凱語馬可福音試讀本出版

禮拜由Teldreka教會牧師Ipulu Thabula(武小鳳)司禮、台灣聖經公會的聖經翻譯專員蔡銘偉牧師主禮、Kongadavane教會牧師Kaynwane Kadravadhane(柯強生)禱告、Oponoho教會傳道師Lalui Patalinuku(吳淑貞)讀經、退休牧師Seehe Palray(梁景龍)祝禱;三間教會皆有獻詩。蔡銘偉在講道時首先點出,茂林區的三個部落,茂林600多人、萬山300多人、多納600多人,卻已經有三種語言;昨天自己參與茂林區聯合聖誕點燈,聽到族語詩歌深受感動,期待四福音書能在接下來的兩年內順利翻譯完畢。

(攝影/林婉婷)

蔡銘偉以路加福音第21章25至36節、「主的日子就要來臨」為題分享信息。他提到,耶穌升天以前有承諾「他將再來」,但沒有明確詳述細節,而是以比喻暗示,例如「十位童女」。在同章5節開始,耶穌預言聖殿毀滅、災害臨到等光景,但也在27節提醒門徒在苦難中要勇敢、要昂首挺胸,「因為你們得救的日子就到了。」另一個重要提醒在36節:「你們要警醒,不斷地禱告。」好有力量忍受一切要發生的事。

蔡銘偉點出,對耶穌有信心、有盼望,不代表從此沒有苦難;不論是否為基督徒,生命都會面臨困境。他坦言,基督徒對苦難的理解其實並沒有絕對觀點,他的牧會生涯中也經常有難以言語來安慰弟兄姊妹的時刻。然而,透過主題經文可以知道,基督徒仍要「警醒等待」,耶穌的再來是救贖的到來。他說明,以教會年曆來看,待降節第一主日是教會的「新年」,基督徒要等待耶穌,認真讀經、聚會,祈求上帝的話和靈同時在教會動工,以面對接下來許多的挑戰。

(攝影/林婉婷)

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教育幹事Rii Taljimaraw(日依・達里瑪勞)、Ngudradrekai中會總幹事Deresai Davelengan(得日賽・達分勒安)牧師以及多位公部門代表受邀參與這場禮拜。Rii Taljimaraw說明,總會原宣近幾年致力於從「族群本位」認識基督信仰,以回應尤其衝擊年輕世代的「福音與文化」議題;明年2月3日將有為期五日的「第三屆原住民青年查經培力營」,主題經卷為使徒行傳、地點在玉山神學院,歡迎各原住民教會報名。

(攝影/林婉婷)

而Deresai Davelengan則報告,中會已在今年10月與台灣聖經公會簽約、要推動茂林區魯凱語四福音書翻譯;事實上,若要完成聖經全卷翻譯,預計將花費約32年、總經費約新台幣800萬元,這是需要眾人關心、委身的事工。她最後特別以自己最喜愛的經文、路加福音21章33節與眾人共勉。

「茂林區魯凱語聖經馬可福音朗讀觀摩」評分著重在內容正確、語調清楚,各占40%,而服儀與台風則占20%;這場觀摩不只是友好競賽,也是母語聖經推廣的成果發表,讓各教會能夠交流使用母語和母語聖經的經驗。

(攝影/林婉婷)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