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婷高雄報導】壽山中會鳳山教會管風琴第一階段工程於2001年完工、投入音樂服事;第二階段工程歷經磨難,終於2023年重啟,2024年8月動工、10月完工,共計2006隻音管、28隻音栓。為了感謝上帝數十年來的保守與帶領,並讓分享這分喜悅,特於12月1日舉辦獻琴音樂會,邀請致力於管風琴演奏、教育、推廣和建置等工作、現於台南神學院/南神神學院任教、也是美國管風琴家協會台灣分會和台灣管風琴協會理事長的劉信宏教授演奏。
劉信宏為這場音樂會預備多首曲目;上半場有帕迪尼改編《奇異恩典觸技曲》、孟德爾頌《A大調第三號管風琴奏鳴曲》,和特別在結尾前融入一小段台灣民謠的巴赫《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最後為波耶爾曼的《歌德組曲》,以莊嚴又華麗的樂聲呼應鳳山教會的仿哥德式禮拜堂,也為上半場留下有力的收尾。
下半場有教會熟悉的聖詩:格雷格改編《至好朋友就是耶穌》和丹・米勒改編《祢真偉大》,並與音樂家家林慧萍姊妹合奏巴赫的《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石雅惠執事合奏古諾的《聖母頌》,還邀請聽眾以鋼琴提供音符後即興演奏、藉此展現管風琴的多種音色。
適逢待降節第一主日,也特別安排《平安夜》並邀請全體合唱;最後是維多的《如歌的行板》(選自F小調第四號管風琴交響曲)和《觸技曲》(選自F小調第五號管風琴交響曲),以明亮、優美的樂章傳達祝福與展望。在正式結束前回應聽眾的熱烈掌聲,另帶來兩首安可曲。
鳳山教會牧師潘恩盛與琴茂企業有限公司經理、管風琴調音師陳威邑受訪時分享增補管風琴工程的挑戰。潘恩盛談到,對教會來說,重點在於讓會友們理解增補的重要性。雖然這些年來禮拜中會彈奏,也已多次舉辦演奏會,但音樂專業的會友們提議還是應讓管風琴「完整」,於是教會同心為所需經費新台幣970萬元發起三年奉獻;今年已經邁入第二年。
琴茂是建置過程重要的在地協力者,也是台灣極為少數的管風琴維修廠商。陳威邑提到,由於原建造者、荷蘭廠商Pels & Van Leeuwen已經倒閉,這次請菲律賓廠商Diego Cera來接手,音色要重新調整、銜接,這是主要的挑戰。
他特別點出,管風琴的外型精緻,且配合教會空間氛圍,不論是提升會友敬拜的沉浸感,或吸引非基督徒來認識教會,都很有幫助。另管風琴發聲與人的發聲原理相近,音色與合唱可說是最為契合。
關於管風琴完工後的未來使用規劃,潘恩盛表示,教會在今年聖誕節系列活動中安排兩場管風琴音樂會;且捷克管風琴大師瓦尼切克(František Vaníček)曾二度拜訪與演奏,第二次演出更是藉著來台參加「福爾摩沙國際管風琴藝術節」時主動提出;再加上教會鄰近大東文化藝術中心,相信能迎來更多音樂合作機會。
延伸閱讀:捷克管風琴大師瓦尼切克 鳳山教會辦音樂會
在2001年,鳳山教會管風琴由荷蘭廠商Pels & Van Leeuwen完成第一階段建造,有完整管風琴音箱、大演奏台、可演奏主盤(十隻音栓)、腳踏板(一隻音栓)。然2002年到2022年期間,經歷財務困難、金融海嘯、廠商倒閉、物價上漲等挑戰,讓第二階段工程執行困難重重。直到2023年,教會與琴茂企業簽約增補工程,包含上鍵盤、腳鍵盤、音栓電子設定系統,並由菲律賓廠商Diego Cera承造。
工程包含新增鍵盤封箱、鼓風機、百葉窗、更新電子機櫃、安裝音栓電子設定系統,以及外觀的拋光、維修、上蠟上漆等;其中由於半數零件過大、超重,電梯無法運載,特別以人力搬運到管風琴所在的四樓主堂。原本預計於今年12月才能完成工程、提早於10月完工;潘恩盛在音樂會開場致詞時特別感謝上帝保守與廠商付出。
鳳山教會管風琴的第二場音樂會將於12月22日下午三點登場,邀請專輯曾獲第30屆傳藝金曲獎肯定、現任「福爾摩沙管風琴演奏家」藝術總監余曉怡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