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致高金立委──停止抹黑,還我教會清白!

(相片提供/Freepik)

◎Cemedas Djaljapayan

12月4日,立委高金素梅在臉書發文,直指「青鳥宴」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拿政府的錢攻擊在野黨,並以此連結到原住民長老教會的「族語教會」計畫,聲稱該計畫是拿政府捐助,不僅不用核銷、不用計畫,甚至掏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還牽扯到族群委員的問題。

身為在長老教會成長的青年,看完上述指控,我內心充滿憤慨。這些不實內容不應被片面認知,因此我第一時間決定參與隔天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的說明記者會。

記者會上,總會教社及總會原宣的牧師們說明:「『青鳥宴』是個人繳報名費參加,原民會的族語教會計畫須經嚴格審核、撰寫計畫及核銷,相關資料皆有白紙黑字可供查證,絕無無故收受政府捐助情事。此外,族語教會計畫不只針對長老教會,而是所有教派的原住民教會皆可申請。」看著牧者們為莫須有的指控聲嘶力竭地澄清,我感到沉重與不捨。

不捨,是因為我心疼長老教會及原住民教會被如此誤會與汙衊。試想,若非過去長老教會原住民牧者衝撞拆下蒙藏委員會招牌,並要求成立「原住民族委員會」,如今會有原民會嗎?若非長老教會秉持本土深耕精神推動聖經翻譯,留下大量族語翻譯語料,奠定族語發展基礎,如今又怎能有資料作為奠定族語發展的基礎呢?早在原民會推動族語工作之前,即便沒有政府的獎勵與資助,教會就一直是努力推動語言傳承的單位,為何要被暗指濫用政府經費?這些流淚流血的歷程被如此輕易論斷,實在令人痛心。

高金委員知道嗎?全台灣各族群原住民青年有多少比例是在長老教會中學習與使用族語的嗎?我敢說超過八成以上,我就是其中之一。我是在都市長大的「都原青」,成長過程未在部落生活,父母也因工作及對話方便而鮮少使用族語,因此過去我對族語的認識與使用幾乎等於零。但因著在長老教會聚會及從小在教會生活,我才開始學習並使用族語。如今,身為傳道師的我,更必須通過長老教會一系列族語考試、族語講道,才能取得牧師資格。更重要的是,我是在長老教會的神學教育下,才更深入認識自己族群的文化。

長老教會在台灣已有159年歷史,其精神乃致力於深耕本土文化,而在原住民教會最大的宣教事工便是「翻譯聖經」,並進而建立各族群的拼音系統。這些宣教事工都是維護與保存原住民族群語言的重要推手。「語言是族群延續的命脈」,原住民長老教會在教會生活中,甚至是對於牧師資格的要求,都鼓勵並規定使用族語。因此,即便在過去國民政府禁說族語的政策下,族群文化仍得以在教會中被保留和延續。

教會推動族語工作向來不計代價,如今政府願以獎勵方式推廣,為何反成高金委員口中濫用政府資源之事?我們又怎能輕易抹煞孩子們學習族語的機會?在此鄭重聲明,請高金委員為「族語教會計畫是拿政府捐助,不用核銷、不用計畫」等不實指控道歉,還給長老教會原住民教會一個清白。(作者為傳道師、排灣中會青年幹事)

您對教會或社會有什麼看法?歡迎站在信仰角度回應,也歡迎回應本報的文章與新聞。文長勿超過650字。本報有刪改權,恕不退稿。公報廣場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來稿可用筆名發表,但須註明真實姓名、聯絡電話與地址。若投稿兩個月內未通知採用與否,請另行處理或改投他報。投稿請多利用email:write@pctpress.org;傳真:06-237-8882。請勿一稿多投。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