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向山】甦醒 Restore

詩篇23篇1~6節

◎彭志鴻(新竹中會內壢教會牧師)

台灣是族群多元的國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經多年的研討,2022年將每年12月28日的「還我母語運動日」訂定為「全國客家日」,可見「母語」是客家族群甦醒的指標,也期待透過全國客家日的活動,進一步促進各族群共同重視母語,並共享客家文化的豐富內涵。

在文化性格上,尋求自信與突破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2000年成立「客家族群區會」(後升格為「客家宣教中會」),確實在教會歷史豎立重要的客家宣教里程碑。可惜,目前用客語講道的教會少之又少,一方面是教會為顧及多元族群而使用華語,另一方面是牧者使用客語的困難──有的牧者不是客家人,無法用客語講道;有的牧者雖是客家人,但已不會說客語。因此,客家宣教面臨的最大危機便是語言的失落!當一個族群喪失自己的母語,代表這個族群已經喪亡了;當客家宣教忽略母語,亦代表我們已失去向客家族群宣揚福音的初衷與使命了。

客籍作家李喬曾直言:「客家人常以『客人』自居,而那是深沉的、徹底的自卑感,令人悲哀又憤怒!」他也大聲疾呼:「任何族群一旦語言消失,許多優秀傳統也將銷毀殆盡,最後的尊嚴幾近瓦解,呈現自暴自棄的狀態。」因此,客家教會除了要致力母語的使用與推廣之外,有句話說「語言就是生活、語言就是文化」,我們確實需要在「文化性格」上尋求自信與突破!客家文化強調三大,即家神牌大、面帕大、女人的腳大。

首先,「家神牌大」強調孝道與宗親的力量,因此客家教會要有命運共同體的意識,特別在中會的體制中要強調同心合作,透過中會的各項聚會,大家常常同聚一堂,並圖謀教勢發展、同心開拓教會。其次,「面帕大」強調客家人的勤奮與節儉,提醒教會要互相激勵、委身做工,把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果效。同時,客家教會要從「金錢的限制」中尋求突破,無論教會或信徒都要有慷慨奉獻的信心與氣度,不僅要善待忠心的牧者,也要善用金錢致力發展宣教。第三,「女人的腳大」,昔日是為了開墾勞動而摒棄纏足陋習,這提醒教會要有新思維,勇於突破的雄心大志。

值得欣慰的是,近幾十年來台灣不僅湧入更多元的族群,如印尼、泰國、越南及港澳居民,一些台灣本國的族群的自我意識也逐步抬頭,最顯著的無非就是宣教歷史已經四百年的西拉雅族。

開啟新眼光,看見宣教契機與盼望

這幾年來,「組織再造」與「教會再發展」是總會不斷努力的目標。因此在宣教方面,若能在現有組織架構「客家宣教委員會」下,擴展成「多元族群宣教委員會」,如此不僅能避免疊床架屋或搶食大餅之爭議,更能讓各個不同族群語系的宣教,藉由母語的推展而更凝聚、更活化。

詩篇23篇3節,詩人說:「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這句話提醒我們要常常甦醒,才能走上這條義無反顧的宣教之路。甦醒的英文restore,就是「恢復」之意。因為人的軟弱與罪性,導致人與人、人與上帝的關係受破壞和扭曲,所以我們需要「甦醒」,把原本被破壞的關係「恢復」過來。

詩篇23篇1節,詩人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在曠野充滿危險之地,最能保護羊群的就是牧羊人。上主就是我們的牧者,當社會的競爭與環境的變遷使我們備受威脅、宣教停滯或受到挑戰時,我們需要甦醒,重新恢復與上帝的關係。多年來,總會不斷推廣「新眼光讀經運動」,近年來台灣教會公報社更發展「聖經充滿我」的填空教材與獎勵辦法,無非就是希望眾信徒一起藉由每天讀經、禱告生活的建立,讓生命保持甦醒,用新眼光看見上帝在不同時代、不同挑戰中所帶給我們的宣教契機與盼望。

詩人又說:「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這句話也讓我們看見,上主要引領我們進入安息的所在!十誡的第四誡提醒我們,要守安息日。在忙亂的生活與服事中,我們確實要學習放下手邊的工作,好好親近上主,否則就無法體會到「除了上主以外,我沒有其他任何需求」的真諦,所謂「無欲則剛」正是此意!

在宣教事工推展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因著理念的差異而產生嫌隙、甚至對立。安息,就是全然享受在上主的安慰與引導中,不僅以新眼光看見宣教的契機與策略,也盡心盡力去倡議與推動;同時願意完全的交託,無須去控制別人、強加負擔於人;反而在不斷對話中,願意謙卑承認自己的不足,適時調整與更新。如此,我們的宣教之路必能不斷得到甦醒,走在義無反顧之路,看見新的契機與盼望。

舉目向山祈禱會【福音與文化】

序樂:安靜默禱,靜候神。

聖詩:新《聖詩》308首〈阮欲唱歌來謳咾〉

祈禱:至高的上主,世界萬物是祢所創造,祢也創造人類又賦予我們管理世界的智慧與責任。然而,我們卻常受魔鬼的試探,被軟弱與私慾挾制,不僅沒能善盡管家之責,反而成為破壞世界的罪人。我們也常排斥異己,甚或施壓與傷害。但因著你的憐憫與大愛,使我們至今仍然存活。懇求聖靈光照我們,使我們有真實認罪悔改的心,能回轉歸向祢。祈求祢的赦免之恩臨到我們,賜我們意志與力量去對抗貪婪,使我們能認識祢的真理命令,並行走在合祢旨意的道路中,讓我們因此而成為祢所喜悅、榮耀祢名的百姓。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聖經:詩篇23篇1~6節(請會眾同聲開口讀)

信息:甦醒,Restore

聖詩:新《聖詩》522首〈仁愛是𠢕寬容閣有慈悲〉

祈禱:

1.為台灣多元又美麗的母語與文化祈禱
至尊的上主,感謝祢讓人類有不同族群和各自所屬的母語,並藉著母語帶出豐富多元的文化。我們的國家台灣,千百年來有許多不同的住民,在不同的時代遷徙來到這個美麗島,不管是先來或後到,我們都要釘根在此,並在祢所應許之地活出獨特且無法被取代的美麗文化。懇求祢讓台灣所有的住民能更珍惜、認同這塊土地,並努力把寶貴的語言和文化傳承下去。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2.為台灣各族群的住民能歡喜甘願講母語祈禱
親愛的主耶穌,祢是上帝的兒子,卻甘願放棄自己是上帝的特權,道成為人的樣式來到世間,非常認真扮演人子的角色。因著對世人的愛,祢甘願順服天父的旨意,甚至為世人的罪而犧牲自己。感謝祢立下模範,讓我們效法祢,對自身族群抱持愛與熱忱,歡喜把自己的族群文化活出來,透過母語把天國的福音傳達出來,並藉著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把天國福音的本質實踐出來。奉祢的名祈禱,阿們。

3.為台灣各族群能彼此尊重、互相學習祈禱
至聖的聖靈,懇求祢常感動我們,讓我們像耶穌基督般地順服天父。求祢幫助我們不僅信任上帝的帶領正確無誤,也幫助我們學習與人之間彼此信任和尊重,相信天父上帝的安排與賞賜都是美好的。懇求聖靈加添給我們足夠的信心,因為唯有信心夠大,人的謙卑順服才能夠徹底!求祢讓台灣這個多元族群國家的人們都能以愛心彼此尊重接納、互相欣賞鼓勵,甚至進一步藉由語言的互相學習而建造共生共榮的美好社會,願上帝的國能更具體實踐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奉主的名祈禱,阿們。

聖詩:新《聖詩》527首〈咱攏成做一家人〉

差遣與祝福:

殿樂:安靜默禱後,彼此問候再離開。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