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國榮整理報導】為促進台語傳承與使用,文化部在12月25日啟動「培育台語家庭計畫」,並舉辦記者會宣傳該計畫。文化部部長李遠、關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周清玉、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公視台語台台長呂東熹及多位地方政府代表共同出席,呼籲全國民眾參與此計畫,透過家庭場域扎根台語。
文化部指出,根據2020年國家語言調查與人口普查數據,年輕一代使用母語的人口急速下降,面臨傳承危機。有鑑於此,文化部推出「培育台語家庭計畫」,希望透過跨世代或夫妻伴侶間的互動,讓孩子自然學習並使用台語、延續母語文化。這是繼原民會的「族語家庭」及客委會的「客語家庭」後,又一母語復振計畫。
計畫分為「台語學習家庭」與「台語文化家庭」兩類,申請者須為跨世代同住家人或夫妻伴侶,並根據語言使用狀況登錄為「預備台語學習家庭」或「預備台語文化家庭」。完成規定的課程與活動集點後,可正式成為「台語學習家庭」或「台語文化家庭」,並獲得獎勵金及抽獎資格。
「台語學習家庭」每人累積20點可得獎勵金500元;「台語文化家庭」則需完成課程及成果影片,每人累積20點可得獎勵金1200元。此外,首次登錄者可獲得禮包,內含意識手冊及台語讀物。為鼓勵早期參與,明年2月28日前登錄者,集點任務減半為10點。
文化部將與台中、台南、高雄等10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合作,推出多元台語培育課程與活動,提供更多台語使用機會。計畫設計以期達成長期累積,家庭成員可持續參與並獲得獎勵。即日起,符合資格的家庭可至文化部「國家語言數位資源網」台語家庭專區登錄,查詢計畫詳情及參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