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聰凜(長老教會牧師)
見(To Look),注神看的人 黃彰輝牧師,台南神學院院長
我第一次見到黃彰輝牧師,是在我18歲那年,高中畢業時。當時我與東部中會的青少年一同前往台南市,參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百週年青年運動會和培靈會。黃彰輝院長以「注神看耶穌」為題,培育我們的靈命,使我深受感動,並將這份感動化為行動,願意走向台前,回應上帝的呼召。在黃彰輝牧師的禱告中,我將生命獻上,成為「上帝的奴僕」。此後,黃牧師受普世教協(WCC)邀請,前往瑞士擔任WCC神學教育基金會主任,擔起關懷普世基督教神學教育的重任,卻因故被台灣列入黑名單,令人惋惜。
第二次見到黃彰輝牧師,是1987年。經歷種種困難後,在李登輝副總統的保證下,黃彰輝終於回到台灣,也回到他的家──台南神學院。他語重心長地向當時南神的所有校友(他的學生)、全院師生及教會先進們,闡述「什麼是神學教育」:神學教育涉及三個層面,一是神學的成形,二是服事的成形,三是生命的成形。
黃彰輝牧師這番話再次震撼了我的心靈。演講結束後,我走向他,表達了深深的感謝,並述說我獻身的決志,以及擔任牧者的屬靈歷程。在他睿智的眼神中,我「見到」他慈愛的風采,以及公義無私的胸襟,令人敬愛。黃彰輝牧師於1988年10月27日安息主懷,至今仍令我深深懷念。
聞(To Listen),傾聽的人 宋泉盛牧師
宋泉盛牧師常說,神學是一趟生命和思想的旅程。他從台灣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經黃彰輝牧師推薦,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神學。在神學大師托倫斯(Thomas F. Torrance)的引導下,進入神學殿堂,並在多位教授的調教下,進步神速。取得神學學士學位後,他獲得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前往美國紐約協和神學院進修,師從舊約學者麥倫堡(James Muilenburg),並受推薦加入著名聖經考古學家普里查德(James Pritchard)的團隊,前往巴勒斯坦al-Jib(基遍遺址)進行考古挖掘。這段經歷讓他學會從更寬廣的歷史視野來解讀聖經,並成為一位卓越的舊約學者。
1960至1962年,宋泉盛回到台灣,在南神一面任教,一面翻譯艾德門(Edmond Jacob)的舊約神學著作。在舊約經典中,他看見以色列民族在交織著痛苦與歡樂、懷疑與信心、希望與失望的故事中,經歷了上帝的啟示。這也啟發了他開創故事神學的新道路。回台兩年後,他嚮往美國紐約協和神學院自由開放的學風,並接受重量級神學家尼布爾、田立克、孔恩(James Cone)等人的教導,在兩年內取得博士學位。宋泉盛推崇巴特(Karl Barth)的「道的神學」(Theology of Word),並由此發展出他獨特的第三眼神學。
1965年,37歲的宋泉盛回到台灣,接任黃彰輝擔任南神院長,開始講述他自己的神學思想,展開他的神學旅程,終成為世界級的神學家。他的著作豐富多元,充滿感人的詩篇、深刻的論述、獨到的神學見解,以及文化與故事的巨作。在他的神學中,我「聽到」一位充滿智慧、引領人深入神學奧祕的偉大思想家。
1992年春天,我與林弘宣、陳芳明一同前往宋泉盛在舊金山的住處拜訪,從他睿智且充滿情感的談話中,獲益良多,真是一位偉大的學者。宋泉盛的著作多以英文寫成,後經莊雅棠、林弘宣等人翻譯成中文,數量不下數十本。加上宋泉盛退休返台後,以中文寫作的基督教聖經故事新解,共計12冊,每一本都深深激勵、啟發、感動人心,使人們重新認識聖經。
正如林弘宣在為他的老師翻譯《悲天憫人的上帝》(The Compassionate God)時所說,宋牧師的作品在近代基督教神學的成就上,至少可媲美巴特和田立克等大師,甚至猶有過之而無不及。巴特和田立克等大師對西方基督教神學和西方哲學的學養之精,在其作品中展露無遺。然而,他們終究受限於西方的時空文化背景,而無法了解東方文化的精神價值。感謝主!我們的宋泉盛牧師則不然,他早年接受西洋哲學和西方基督教神學的嚴謹訓練,回過頭來,又從東方經典中領悟了上帝的大能,因而開創了亞洲神學的一條康莊大道。宋泉盛牧師於2024年11月26日安息主懷,期盼我們能深入研讀他的著作,永遠記念他。
親近(To Touch),接觸的人 高俊明牧師,玉山神學院院長
13歲時,我上初中,家鄉牧師囑咐我要擔任主日學老師。當年暑假,我參加了東中在玉山神學院舉辦的主日學老師靈修會。當時的玉神還在草創階段,校舍和宿舍都非常簡陋,但卻充滿溫馨的氛圍。高俊明牧師是靈修會的講師,他第一天的專講主題是「偉大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齊」。當時30歲的高俊明牧師(比我年長17歲),身穿卡其褲、腳蹬布鞋,身姿挺拔,令人敬畏,也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感動與記憶。從此以後,他在我的心靈中成為我最敬佩的牧師與典範。
1970年後,高俊明牧師被選任為PCT總會總幹事。每次聆聽他講道,都深受感動。他的講道簡潔明瞭,卻又充滿深度;他的學養、人格、處事方式都展現出極高的風範。在他擔任總幹事期間,PCT發表了三次宣言,為台灣的前途開創出自救之道。他為了實踐公義、好憐憫的信念,入獄四年三個月又21天,展現出高度的道德勇氣。每次親近他時,我都能從他的言行中,感受到他謙卑服事弱勢、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生命。他獨特的魅力和人格特質,各具風範,充分展現了基督徒的核心價值:真、善、美。他愛主至誠,愛人至深,透過其言行在聖靈的帶領下,效法主耶穌,展現了美好的生命。高俊明牧師已於2019年2月14日安息主懷,我對他的思念從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