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面對問題,改善自己

(相片提供/Freepik)

◎王昱培

從幼年至研究生時期,我總埋怨同儕極難相處,無法融入他們之間的對話。一日,我與學校的輔導老師談到自己人際關係不佳的困境,他聽完後,問了我一個問題:「那你覺得自己受排擠的原因在哪裡?」我不假思索地即回答:「我想,最大的問題是我長得不好看,無法得到大家的青睞吧!」

聽到我的回答,老師輕鬆的面色轉為凝重,接著語重心長地表示,人們習慣把挫折與不如意歸咎於自己無法改變的因素,如外表、身高,但這些並非真正問題所在,充其量只是逃拒改變的藉口,對於改善人際關係毫無實際幫助。

經過老師的引導並仔細探究我的人際問題後,發現問題出在我「心直口快」,往往在群體中,我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忽略其他人的感受,才會落到無人與我親近的下場,和外表其實沒什麼關係,主要肇因於我的說話方式不當。後來,我改善自己不合宜的說話方式,果真順利迎來好人緣;自此我也了解到,遭逢困境時,不該一昧地抱怨他人,而應認真地自我檢討,並放寬心胸,坦然接受別人的建議,面對自身問題或缺失並確實補強,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為文字工作者、基督徒)

1.歡迎以信仰角度回應社會、教會現象及本報內容。公報廣場鼓勵不同觀點對話,刊登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 2.投稿信箱:write@pctpress.org。可用筆名,惟須提供真實姓名與聯絡方式。限750字,本報保有刪改權,請勿一稿多投。兩個月內未獲採用通知,請自行處理,恕不退稿。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