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中災害應變訓練 提升教會防災能力

完訓者將獲得「STOP THE BLEED」急救證書。(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為強化教會於災害發生時的應變能力,七星中會教育部3月15日上午舉辦「後盾計畫」基礎災害應變訓練,邀請教會牧長及同工參與。訓練地點在「壯闊台灣」,課程內容涵蓋災害認識、安全觀念建立與創傷止血處置,以強化在緊急狀況下的即時應變能力。完訓者可獲得「STOP THE BLEED」急救證書。

星中教育部部長梁唯真牧師表示,許多人常誤以為民防訓練是軍人或年輕人的專利,然而,現代社會面臨的不僅是戰爭風險,地震、火災、颱風、洪水、土石流等重大災害亦頻繁發生。此類訓練除有助於防災、減災,對於教會日常運作也極具意義。教會內若發生長者跌倒、樓梯意外等突發狀況,若能掌握止血與急救技巧,可在救護車抵達前提供關鍵處置,減少傷害。

(攝影/邱國榮)

梁唯真強調,在台北、新北等都會區,多數人居住於大樓,每個人都應具備火災或地震時的應對能力。因此,全職同工、牧師、幹事及教會工作人員,都應接受相關訓練,以確保自身與信徒安全。她補充,年輕人未來無論服兵役或進入職場,擁有急救證書將成為額外優勢。

梁唯真指出,許多人認為教會教育應專注於聖經與神學,但她認為這種觀念過於狹隘。她認為,教會應成為資源整合平台,與專業機構合作,提供身心靈全面發展的培訓,包括教會管理、災害應變、急難救助等實務訓練。

「當災難來臨時,教會往往成為安置中心與物資發放站,因此不能等到災害發生才手忙腳亂。」梁唯真強調,未來希望透過教育部推動,讓各區會、各教會根據當地環境與需求,與專業機構合作舉辦訓練。例如,都市地區應側重高樓逃生,鄉村、沿海或山區則需關注水災與土石流應變,讓教會成為社區的穩固後盾。

(攝影/邱國榮)

本次訓練呼應由總統賴清德發起、副總統蕭美琴擔任召集人的「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理念,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陳信良牧師是該委員會委員之一,致力於提升社會的防災與應變能力。梁唯真呼籲,為個人安全、教會運作及社區發展,教會都應積極參與類似培訓,提升應變能力,為未來可能發生的災難做好準備。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