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恆高雄報導】Nanpu(南布)中會婦女事工部於3月15日在Ainung(愛農)教會舉行第31屆第一次培靈會暨世界公禱日,主題「指尖下的智慧-恩賜能力」。上午邀請Payuan(排灣)中會退休牧師Vuluk Palimdai(賴朝財)牧師專講,下午為慶生會、世界公禱日禮拜。來自Nanpu中會轄下20間教會的婦女們齊聚,透過詩歌讚美、講座訓練,盼上帝賜能力給婦女們,團結教會並將恩賜帶入社區。
開會禮拜由Nanpu中會議長Tahai Palalavi(大亥・芭拉拉非)牧師主禮。他以「禱告」為題提醒禱告不是逼迫上帝,只要樂意不住、誠實憑信心禱告,上帝必垂聽。而專題講座中,Vuluk Palimdai分享如何在基督裡成為蒙恩蒙福的家庭。

「你喜歡得著祝福嗎?」「你喜歡什麼樣的祝福呢?」Vuluk Palimdai以問題挑戰與會者,接著點出蒙福家庭的基礎是回歸聖經,依據聖經處事、過生活,遵行上帝的話,將生活全然交托給上帝,而非僅是個人習慣與喜好。他也引用經文歸納出三種不同的福份:個人性、家庭性、永恆性。
個人性的福份是指上主賜給人不同的恩賜與能力。Vuluk Palimdai提醒與會者找尋自己的優點,細細體察自己的長處,因上帝按造自己形象造了人,並將一切視為美好。許多人過於謙虛、認為自己無法勝任服事,但他提醒不必刻意隱藏才華,因為恩賜的來源是上帝,應享受所成就的果實。

家庭性的福份是家庭和樂豐盛。Vuluk Palimdai分享自己的經驗,例如在家中營造具有儀式感的飯局,讓家人能自在分享生活大小事,彼此關心代禱,建立家庭的祭壇。鼓勵與會者用心打理家庭,與鄰舍友好,「因上帝應許親情親子和睦的家,兒女在外都蒙恩。」而永恆性的福份是上帝應許全面賜福全家,是一生一世的福份。他鼓勵會眾感受上帝同在,等待上帝的話語。
最後Vuluk Palimdai談如何得著全備的恩福,關鍵是「凡敬畏耶和華的人、遵行他道的人」。他以西餐禮儀為例,點出客人需要使用特定的餐具來用餐,若按自己的意思隨意調整更動,除了是對主人的不敬,恐怕也無法享有完整體驗。「上帝的福份也是如此。」Vuluk Palimdai強調,上帝是賜福的上帝,凡遵行他道的人,他所應許的每件事都會得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