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種有時】綠色療癒力

「這園子是人類最純粹的喜悅,也是靈魂最深的慰藉。」──法蘭西斯‧培根

文圖◎王星然

不務正業拈花惹草?

有一次在全美最大的華人宣教年會上,一位友人這樣介紹我:「他這個人不務正業,就是每天喜歡弄些花花草草的……。」我笑了。因為在他眼裡,我大概胸中無大志、心中無天下,就是不幹正經事(那些偉大、光榮、正確的使命或志業)的庸人。

友人稱得上是華人宣教界的大老,但我頗訝異他似乎不太理解這些「花花草草」的價值所在。而我也很難在這個談論宣教大業的場合裡,大聲疾呼園藝生活並非玩物喪志!

但我始終認為,一個宣教師若是嫻熟園藝和農作技術,並能在不同地理及生態環境中欣賞、體會上帝創造的奧妙,那是何等有福!


園藝陪伴我走過生命中許多高山和低谷。2012至2013年,我的教會鬧分裂,讓我整日憂悶抑鬱,夜裡無法入睡,栽時園成了我的逃城。那段時間裡,我在園裡修造紫藤涼亭,開闢新的花圃,每天除草整地,專注於耕作。夕陽西下收工時,我會巡視園子,在其中默想禱告。2020至2022年,全球爆發疫情,也是這片園子帶給我靈裡的平靜與喜樂。

植物千變萬化的色彩、形態、習性和特徵,各種鳥類和動物的造訪……讓我觀察植物與昆蟲的生態互動時著迷、讚嘆!各種人世的紛紛擾擾,就在採摘的小紅莓、自家釀造的葡萄酒、盛開的玫瑰和紫苑、蒼勁的松柏和療癒的香草中被淡忘、被原諒、被梳理。

在植物的春夏秋冬裡,我親自經歷上帝造物的奇妙。世界雖然千瘡百孔,我始終看見源源不絕的希望。

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說得對:「全能的上帝首先打造了一座花園,無疑這園子是人類最純粹的喜悅,也是靈魂最深的慰藉。若無花園,建築與宮殿不過是庸俗粗鄙的手工製品。然而,我們總發現,人類往往先忙於建造宏偉的建築,只有當文明越趨於精緻典雅,才懂得打造美麗的花園。花園之所以最後登場,彷彿她才是人類文化的壓軸好戲與最終高潮,臻於至善。」(〈花園〉,1625年)花園「是人類最純粹的喜悅,也是靈魂最深的慰藉」,這不只是哲學家的一廂情願,近年更有越來越多科學研究的根據。

降低壓力荷爾蒙

園藝對心理健康最顯著的影響之一是減輕焦慮、抑鬱和壓力。研究發現,即使只是在公園短暫散步,也能有效降低皮質醇水平(一種與壓力相關的荷爾蒙,相關研究見註1)。

腦部影像研究進一步顯示,大自然能增進情緒調節的腦部活動。這或許是上帝在創造中為你我預備的療癒機制,讓我聯想到詩篇23篇2節:「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那幅圖畫有樹葉的沙沙聲、泥土的氣味、潺潺流水聲,因為有祂作我們的牧者。進入美麗的自然空間,就會啟動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使我們進入安息。

恢復注意力

由美國心理學家瑞秋‧卡普蘭(Rachel Kaplan)和史蒂芬‧卡普蘭(Stephen Kaplan)提出的「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簡稱ART),有效地解釋了自然環境如何幫助人類恢復認知能力,特別是注意力。

注意力恢復理論提出自然環境四個核心機制:

1.遠離(Being Away):自然環境能提供一個遠離日常壓力的空間,讓人暫時抽離工作的疲勞與日常的喧囂,心靈得到喘息。

2.著迷(Fascination):大自然的美景吸引我們,卻不會讓人成癮,這種「軟性著迷」(soft fascination)能使因過度使用而疲軟的注意力得到恢復。

3.開闊(Extent):自然環境的開闊,讓人感覺置身於一個完整而連貫的世界,而非人工隔離的空間。當我們沉浸其中,能使心胸開闊,容易放下世俗的纏累。

4.相容(Compatibility):上帝造人,起初就把人安置在伊甸園的自然環境中,因此人天生可以在與自然的互動中滿足且愉悅。

注意力恢復理論提出後,得到了大量實證研究的驗證,特別是在環境心理學領域。實驗顯示,在綠色環境中,人們的記憶力能提升20%以上,創造力則能顯著提升50%。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研究則發現,在大自然中,遊戲能有效減輕他們注意力缺乏的症狀(註2)。

這些研究結果讓我想起了教會傳統中的避靜或退修(retreat)──耶穌常在曠野或山上禱告,在祂創造的大自然中重新得力(重新得力這部分指的是祂的受造人性)。而我自己也深有體會,在高強度的腦力工作之後,走進花園心靈深呼吸,享受上帝的創造,常能幫助我很快緩解疲憊,重新得力。

森林浴增強免疫力

在生理健康方面,自然環境間的益處同樣顯著。日本千葉大學的研究團隊自2004年起系統性探索森林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他們發現,森林裡的植物殺菌素(phytoncides,又稱芬多精)能活化人體免疫系統,增加抵抗力,預防癌症。

這個研究領域被稱為「森林醫學」(Forest Medicine),結合替代醫學(alternative medicine)、環境醫學和預防醫學。植物殺菌素是樹木釋放到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具有抗菌、防蟲和自我保護功能。研究發現,參與者森林浴後的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簡稱NK細胞)數量增加,活性提升56%,抗癌蛋白水平上升,效果持續至少七天;城市對照組則無顯著變化(註3)。

泥巴使人快樂

見過孩子玩泥巴,弄得全身髒兮兮仍樂此不疲嗎?玩泥巴能使人快樂!科學家發現,土壤中的某些細菌如牝牛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vaccae),可能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和神經傳遞物質如血清素(serotonin)來提升幸福感。牝牛分枝桿菌是一種無害的土壤細菌,常見於泥土、堆肥和自然環境中,近來因其潛在的抗抑鬱效果而受到廣泛關注(註4)。

無怪乎在園裡工作的我,經常弄得雙手汙黑,指甲縫裡都是泥土,卻仍感覺平靜喜樂,遠離抑鬱!

上帝愛的禮物

大自然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美好禮物,指向祂的良善、慈愛與救贖。在這個各種心理疾病和慢性病肆虐的時代,祂創造的大自然帶有「綠色療癒力」,能有效舒緩壓力、提升專注力、減緩憂鬱症狀、增強免疫力,進而促進我們的身心健康。

您是否每天穿梭在水泥建築叢林裡打拚呢?讓我們找機會回歸那一方最純粹的綠色園藝世界,得著上帝所賜的平靜、喜樂與安息,並在其中遇見那位滿有恩典慈愛的造物主。

那種平靜、喜樂與安息是「人類最純粹的喜悅,也是靈魂最深的慰藉」!


註1:壓力減輕與皮質醇水平相關研究:請參考: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618866720307494

註2:注意力恢復理論, 相關實證研究資料如下:
*記憶力的研究: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11/j.1467-9280.2008.02225.x
*創造力的研究:實驗運用了遠程聯想測驗(Remote Associates Test),這是近來衡量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標準工具,請參考: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51474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的研究: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0139160121972864

註3:植物殺菌素與免疫系統相關研究:日本千葉大學研究有關自然殺傷細胞,屬於淋巴細胞(Lymphocytes),與T細胞和B細胞同屬白血球家族,但功能更偏向先天免疫,而非後天免疫(adaptive immunity)。請參考: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39463200902200410

註4:泥巴提升幸福感的研究,請參考: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88915911830196X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