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悅伶
圖◎蔡佩如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在飯店用完早餐後,便開啟了新的旅程。我們搭乘計程車前往此次參訪的第四站──慶東教會(韓語경동교회;Kyungdong Presbyterian Church)。
抵達目的地時,我們立刻被會堂建築的造型震撼。位於首爾市區的慶東教會,外觀竟像一座山洞,讓我聯想到宮崎駿動畫裡的「天空之城」。教堂的內部空間同樣令人難忘,我們彷彿置身於天然洞穴。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巨大的十字架,旁邊是高聳的管風琴,懸掛上方的銅管與管鐘。這莊嚴肅穆的景象讓我瞬間起了雞皮疙瘩,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慶東教會位於首爾獎忠洞,是韓國基督教長老會(기장;Presbyterian Church in Korea)的代表教會之一,於1980年落成。當代建築大師金壽根的設計靈感來自祈禱的雙手,整體結構呈現這一概念的轉化。實地觀察時,會堂的磚瓦外牆長滿了爬藤植物,不僅展現建築的歲月痕跡,還增添了許多自然的綠意。會堂周圍環繞著樓梯,讓人可以走一圈,從不同角度欣賞建築之美,這也是我聯想到天空之城的原因。這座會堂的建築語彙充滿了隱喻和象徵,層層的樓梯象徵耶穌走向各各他的道路,整體氛圍肅穆而虔誠。
與其他新教會堂不同的是,慶東教會外部沒有十字架,像是不同高度的石柱聚集而成,整體外觀讓人聯想到祈禱的雙手或火炬。這種設計引發了各種想像與詮釋,成為會堂建築的一大亮點。

這一站的講解工作,由慶東教會的管風琴師負責。這架管風琴建於1992年,隔年從荷蘭運至韓國,價格高達韓元11億元,當時約折合新台幣3525萬元。聽到這造價,我們驚訝不已。管風琴有三層手鍵盤、39支音栓,還有特殊的旋轉星音栓。但我最印象深刻的仍是銅管和鐘聲,音色渾厚而宏偉。
慶東教會的會堂設計,不僅使人讚嘆其建築美感,還讓音樂在空間中展現獨特的效果。管風琴的每一個音符似乎都在山洞般的空間裡悠然擴散,帶著深沉的迴響,將信仰的神祕與莊嚴推向了頂峰。

當大家輪流上台演奏這架價格不菲的管風琴時,媽媽蔡佩如也上台演奏。她考慮到這架管風琴的鐘聲、旋轉星及銅管音色,特別改編了西貝流士的〈芬蘭頌〉,利用管風琴的特質完美呈現曲子的莊嚴與壯麗。當琴聲響起,我能感受到不僅音樂的力量在會堂內迴盪,因著獨特的內部空間,琴音也彷彿穿越了時空,讓我們的信仰與永恆連結。當下我內心充滿了感動,深感這不僅是一次演出,也是一種心靈的洗禮。
與首爾聖公會座堂相比,慶東教會的當代建築風格帶來完全不同的音樂體驗。首爾聖公會座堂的管風琴音樂莊重而充滿人文歷史感,而慶東教會充滿現代設計感的空間,則讓音符彷彿在大自然之間迴盪,營造出一種神祕而深邃的氛圍。

經過這次慶東教會的參訪,讓我們不僅見證韓國的宗教建築和管風琴的獨特魅力,更深刻體會到音樂、建築與信仰之間的深層連結。每一架管風琴的聲音、每一座會堂的設計,都承載著不同的歷史與文化,讓我們在每一個音符中感受到各種不可言喻的神聖與敬畏。每一架管風琴都是那麼獨一無二,無論是因為建築空間而產生的不同迴響,還是因為琴本身的設計細節而展現的多樣音色,都是不可取代的。我們不只是來欣賞這些偉大的樂器,更是來尋找音樂背後人與信仰的連結。
而這還只是旅程的一部分,接下來的每一站,我們都抱有期待,將繼續探索韓國珍貴的管風琴與教會,感受音樂在不同文化與空間中的延伸與變化。期待接下來的旅程迎來更多驚喜與感動,讓我們對音樂的感受更加豐富而深刻。

演奏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