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需要獨裁者紀念堂 民團籲完善轉型正義機制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今年4月5日,正值蔣介石逝世50週年,近百位二二八遺族、白色恐怖受難者及其家屬,聯同「519行動組合」與數十個民間團體,在台北中正紀念堂發起「台灣真的不需要獨裁者紀念堂」行動。現場透過行動劇、標語布條、默哀繞行與肥皂箱短講等形式,呼籲政府清除威權象徵、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立法完備轉型正義機制。

(攝影/邱國榮)

辜寬敏基金會董事長、也是本次行動召集人的王美琇指出,蔣介石雖有其抗共歷史角色,但其威權統治卻造成數萬人遭迫害、數十萬家庭破碎。「台灣的民主自由名列亞洲前茅,卻在首都市中心供奉一位獨裁者,這是民主最大的羞辱。」她強調,若政府不正視此問題,他們將每年持續舉辦抗議行動,「直到正義真正降臨,直到自由的鐘聲響遍台灣每個角落。」

(攝影/邱國榮)

白色恐怖受難者、現年96歲的台大農化系退休教授張則周則以自身經歷表示,蔣介石曾大肆屠殺台灣各族群的無辜人民,造成歷史深痛傷痕。「中正紀念堂是外國人來台瞻仰的場所,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裡供奉的是一位『殺人的惡魔』。」他認為,唯有儘速撤除蔣介石銅像、關閉紀念堂,才能讓受害者家屬獲得真正的安慰,也讓社會正視台灣的歷史真相。

(攝影/邱國榮)

來自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的青年志工林宛穎則指出,中正紀念堂如今仍同時展出言論自由的展覽,與供奉獨裁者的銅像形成強烈價值矛盾。她曾擔任展覽導覽員,目睹轉型成果展示後無疾而終的落差。「我們不要求拆牆或鏟除,只希望政府不要讓想像停留在紙上,該是實踐改變的時候了。」

「519行動組合」提出三項具體訴求:一、今年起關閉中正紀念堂主體建築;二、加速推動紀念堂轉型;三、清除全國威權象徵,包括銅像與鈔券圖像等。主辦單位強調,轉型正義不應只停留在口號,而應以具體行動回應歷史傷痕,還受難者與社會公道。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