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廣場】信仰、民主同需淬鍊

(相片提供/Freepik)

◎姚孟昌

賴清德總統的「雜質說」一出,惹動不少媒體人、學者或政黨領袖大聲抨擊,彷彿他們自己被賴總統冒犯而大大地生氣。

在基督信仰上,認真的信徒常以為自己信仰純淨度不足,距離像耶穌基督的標準甚遠,因此期待被上主煉盡雜質,讓生命與信仰如同精金,能為主所悅納。聖經提醒教會不要做草木禾秸的虛工,因為上帝會用火試煉,有些教會被上帝的火燒後如金銀寶石般留存,有些則是化為灰燼。佛教徒追求八正道,目的也是要淘洗信仰中的雜質,讓生命精進。

真金從不怕火燒,假金子才怕火。反覆去除雜質,讓金子達到9999的純度是好事。為何有人聽到賴總統話語後會這麼生氣?答案恐怕只有生氣的人才曉得。

世界無完人,民主從未完美、法治憲政也是如此。人修身為要去除生命雜質。公民努力甄別善惡、選賢與能,也是要防止魚目混珠、使民主變質的情事發生。定期選舉、公民監督以及罷免制度,目的就是維護民主機制的品質。

筆者聽到賴總統的話後感受是:「人民與政府必須彼此提醒、相互砥礪,一起努力為民主去蕪存菁、為台灣憲政法治純度提升持續努力。公民更應自省自惕,要努力監督政府與代議士,不讓雜質磨損得來不易的民主體制。」

民主如同海鮮,保存不易。摻雜異質或變質海鮮不能吃,民主也是如此。台灣公民們回應賴總統不應是生氣,而是應持續要求政府,當使台灣民主憲政,精益求精。(作者為大學教師)

1.歡迎以信仰角度回應社會、教會現象及本報內容。公報廣場鼓勵不同觀點對話,刊登文章不代表本報立場。 2.投稿信箱:write@pctpress.org。可用筆名,惟須提供真實姓名與聯絡方式。限750字,本報保有刪改權,請勿一稿多投。兩個月內未獲採用通知,請自行處理,恕不退稿。

廣告/百節金句抄寫活動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