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的天籟 希望屢唱國際佳績

希望合唱團

【林婉婷專題報導】由屏東排灣族孩子組成的希望合唱團,最早是佳義國小校內合唱團,2008年成立。考慮到許多孩子有天分、卻因為畢業後就與音樂無緣很可惜,2012年時,從佳義國小退休的教務主任蔡義方,為了繼續陪伴、守護孩子,隔年脫離國小單位,在外成立「希望(PUZANGALAN)合唱團」。

希望合唱團曾學習西方頭腔共鳴唱法,後來才回歸原民胸腔發音,成員轉換得順暢,這也是他們的合唱特色。先前到匈牙利比賽,評審建議合唱團可以練習原民古謠外的歌曲,與外國聽眾建立更多連結性。合唱團現在會在比賽中加入其他語言的歌曲,但在參賽之餘街頭快閃宣傳時還是會唱最能代表自己特色的古謠。合唱團將原民口傳古謠編成整套歌譜「排灣生命樂章」,由「歷史起源、兒歌、情歌、婚禮」等4部組成。今年度有錄製專輯的規劃,最少6首原民古謠,以情歌為主。

希望合唱團演出經驗與獲獎無數,曾4度登上國家音樂廳表演,2012年受邀德國德勒斯登國際兒童合唱節表演,2013年參加德國韓德爾國際兒童合唱藝術節,2016年勇奪匈牙利CANTEMUS國際合唱音樂節銀獎,2017年佛羅倫斯達文西國際合唱節榮獲兒童組金獎、民謠組銀獎、總決賽金獎、最佳舞蹈獎及最佳獨唱獎等5個獎項,並於永恆羅馬國際合唱節摘下金質獎。

適才適所  教育心態成就才能

希望合唱團執行長/蔡義方

【林婉婷專題報導】從屏東縣長治鄉中興路彎進一條沒有名字的小岔路,希望合唱團的練習教室就在村里田間。遠方是巍峨的大武山脈,PUZANGALAN的招牌豎立,無人的農地裡歌聲悠揚。

教室裡,孩子們正在團練演出歌曲。他們從早上9點開始課程,練習到下午4點,再由老師們接送回家。教室外,合唱團執行長蔡義方光著腳、一身便裝,道出合唱團成立的初衷:陪伴孩子成長。「原鄉的孩子在部落裡跑跳,學校有許多體育團隊,學校人少,每個人都玩很多種類的運動,累到沒心思學習。」蔡義方表示,孩子在社團裡花很多時間,畢業後卻沒有收穫,究竟大人能給孩子什麼?蔡義方決定用音樂讓孩子們學習靜下來,更讓他們知道:有人關心他們的未來。

許多人對原鄉孩子有很多「誤解」,例如天生就很會唱歌。蔡義方每次聽到這種說法都很無奈,每個孩子的特質都不一樣,再有天分的人也需要訓練才能站在台上。合唱團也有五音不全、但就是喜歡來合唱團的孩子,對蔡義方來說,就算要花5、6年來栽培這個孩子也可以,因為「有心就能找到自己在團隊的位置」。

除了音樂教學,希望合唱團也設有助學獎學金,歡迎團員帶著學校課業來找老師們討論,「背歌詞這麼好,課本怎麼可以背不起來?」蔡義方常這樣開玩笑。他知道孩子們對課業、考試有懼怕,但他鼓勵孩子們:越害怕就越要努力。「合唱團告訴他們,要勇敢去找尋答案。」蔡義方笑說自己是音癡,是以「教育」的立場參與在當中,近10年來也看到許多孩子們的改變。

「孩子們會因為信任而敢說出他們遇到的困難,提早解決,很多大的問題就不存在。」蔡義方說,合唱團裡有單親、隔代教養的孩子,特別需要關心,「孩子很聰明,他們會觀察誰是真的關心他們。」45位成員組成從國小到高中,多為女生,男生僅4人。合唱團入團沒有資格考試,也沒有依年紀分開訓練,因為希望讓大的帶小的,小的觀摩大的。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原民孩子都可以參加。不少家長逼著孩子來,但男孩子好動,待不到1個月就想離開了。「硬拉著他也好累,至少有心才留得著」,蔡義方實話實說。

相片提供/周世倫

合唱在技巧之外,感情與自信也很重要。蔡義方帶著孩子們出國比賽,就是為了培養自信。「表演唱得多不好,大家都還是會拍拍手感謝你來,但比賽是競爭性的。」另外也可以藉比賽機會讓孩子走出部落,感受截然不同的生活與文化,「工作有很多種,生活有很多種,如何擁有更好的選擇?」蔡義方笑著回憶:「小朋友們常常一開始哭著說不要去,後來哭著說不要回來。」合唱團赴德國參賽時住在寄宿家庭,對方知道賽程漫長,預先準備很多食物讓孩子們充饑,蔡義方告訴孩子:「如果你們很感動,就學起來,未來也給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溫暖。」遙遠的地方,認識了就成一家人。

不過每每參賽都要耗時至少半年的時間預備,暑假的比賽從3月就要開始找經費協助,但很多時候都是石沉大海或是被敷衍打發。「現在出國比賽的經費募款比較沒問題,但都是支援短期的。」蔡義方表示,希望能設立長期性規劃與經費,讓合唱團可以更穩定發展,孩子們能有更多元、深入的學習機會。

古謠新唱  音樂傳承愛與文化

希望合唱團指揮/吳聖穎

【林婉婷專題報導】如果提到希望合唱團的歌聲特色,不能不提樂團指揮吳聖穎。她的音樂特色是以現代合唱方式呈現原住民傳統古調。

吳聖穎(Muni Takivaljit)是屏東排灣族人,畢業於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現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音樂系,主修聲樂。音樂方面表現與經歷傑出,因擔任屏東佳義國小實習老師,認識當時的教務主任蔡義方,成為希望合唱團的指導老師至今。與合唱團學生們學習打節奏、練音高、看樂譜,將原民口傳古謠透過用心合唱表現,這是她在希望合唱團裡最大的收穫與肯定,「古謠新唱,帶給孩子們不同的視覺、聽覺感受。」
吳聖穎認為能上台不容易,每次都要盡全心的力量來呈現,唯有做足準備才能放心的演唱,「有了放心,自然情感會流入」,在每場比賽與演出當下,她都體驗到合唱團唱歌是一種「分享分擔」。

這幾年,希望合唱團多了原民古謠外的歌曲練習。節奏、音高、和聲甚至加上舞蹈,在樂聲與肢體是否協調與統一,這不單單考驗專注力,對吳聖穎來說,「自我要求」也是挑戰。經過不斷修正磨練與彼此觀摩,大家能知道「什麼是好的、是對的」,要求嚴格是一個自我檢視的最佳時機,「不要怕吃苦、怕做錯。想要改變的話,去做就會改變了。」吳聖穎給出肯定。

吳聖穎與合唱團學生鍾情於排灣歌謠,「畢竟自己的歌謠唱都唱不完,歌詞優美是我們學習自己語言的開始。」在音樂中傳承愛與文化,吳聖穎在成就中謙虛,在辛苦中甘之如飴。

今年達文西國際合唱節中,「最佳女子獨唱獎」由團員吳祖兒、吳祖緣、邱沂諾奪下。吳祖兒今年升高一,自國小加入合唱團,算算至今也已7、8年。她從小就喜歡唱歌跳舞,對她來說,加入合唱團以來最明顯的成長,是不再劃地自限,透過訓練和比賽,她知道自己除了「喜歡」,也「可以」唱歌。

聊及合唱團練習的點滴,吳祖兒回憶起剛開始學習頭腔共鳴發聲的困難,一方面那不是原本熟悉的歌唱方式,每次都需要「多思考一下」才知道要怎麼唱,也需要足夠的暖身開嗓,對當時是初學者的她很有挑戰。

除了音樂的學習與進步,與人相處也是一堂重要的課程。團員吳祖兒家裡有3個妹妹,在合唱團裡也協助指導、陪伴年紀較小的成員。跟大多數的「小姊姊」一樣,總會有疲累的時候,但由於是自我反省的性格,遇到衝突也會好好溝通、和好,團員間相處真誠可愛。

談到今年計畫錄專輯內曲子多選情歌的部分,吳祖兒露出靦腆的笑容。她說歌唱時最大的感動,就是人們在樂聲中有「共鳴」。雖然在台上唱歌,聽眾在台下欣賞,但每當自己到情深處,就也能感覺到台下的人為之動容,無關國籍、族群、語言,那是人類在真情流露影響下的人性連結。

吳祖兒國中時,沒有同校朋友加入合唱團,但她調適得很好,不覺得孤單。本性成熟獨立,她很嚮往出去闖蕩、看看世界。例如前往羅馬與義大利比賽,她經驗了南歐的溫暖乾爽,至今仍懷念那自由不羈的悠閒氛圍,之後也希望前往美國體驗另一種文化生活。

吳祖兒未來想要就讀音樂相關科系,也會繼續待在合唱團。希望合唱團用音樂與陪伴改變一個人的生命。吳祖兒以前曾因為別人誇讚而驕傲,但後來知道「越厲害的人要越謙虛」,肯定講出這句話的她,已由懵懂小孩,蛻變為有主見有耐心、才華洋溢的「樂人」。

陪伴生命  才是紀錄的真諦

紀錄片導演/周世倫

【林婉婷專題報導】太陽花學運紀錄片《太陽,不遠》的導演之一周世倫,在世人眼中看來犀利,但面對希望合唱團與原民孩子,流露出單純與感性。他以紀錄片導演的身分觀察、走入合唱團,不離不棄7年,「時間夠長,才看得到變化。」周世倫表示。

2007年,第四代基督徒周世倫離開了他認為「離上帝很遠的」業務工作,不久後投入影像製作的世界,至今沒有後悔。7年前,有事務所委託他去拍攝希望合唱團,他被這個特別的團體吸引,於是開始了長期關注與陪伴的旅程。合唱團裡,令周世倫大開眼界的故事不少:例如執行長蔡義方總是勇敢拒絕商演,哪怕對方開出誘人酬勞,他總以保護孩子、教育孩子為要;寧願讓孩子去讀書,也不願讓他們請假去演出。

在周世倫看來,合唱團的孩子父母多是勞動者,部落生活也比較單一,合唱團帶給孩子不同的學習環境,用音樂刺激,讓他們學習自我管理。因為合唱團,孩子學會約束彼此合乎規範,要幫合唱團建立、維持好印象。

有人質疑為何要每年出國比賽?如果要維持經營,何不加入政府計畫去巡演?「國家代表出國比賽不是理所當然嗎?」周世倫為他們打抱不平。世界之大,現在比賽、歌曲、團體編制規模也在改變,除了樂聲,肢體、表情都是評分重點,希望合唱團屢屢有好表現,正是因為能配合賽況變化來規劃踏實的訓練。且比賽建立責任和榮譽感,也有助於自我要求的養成與團隊關係的凝聚。

希望合唱團不願意跟著政府計畫去巡演,東奔西跑、忙得昏天黑地,結束行程後孩子完全沒有收穫,「這樣的利用不是對文化和孩子的尊重。」周世倫說。

周世倫不單是紀錄片導演,更是親力親為參與、協助合唱團大小事。他參與拍攝從規劃到操作器材,沒有足夠經費讓劇組出國,只好自己帶著助理,扛著10多公斤的器材,跟著合唱團的行程四處移動。晚上回到飯店,換上媒體宣傳的身分,整理新聞稿和照片、聯絡媒體、宣傳規劃等,每天都只睡幾小時。

紀錄片工程耗時長,其中有不少意外插曲。例如在科技進步快速的時代,影片素材解析度有差異,得想辦法做數位修復調整。紀錄過程中,也常遇到其他紀錄者不夠專業,干擾到他的工作。周世倫萌生一個想法,未來要找比賽主辦單位合作,包下比賽影像紀錄工作,一方面掌握自己要的畫面,也可以多少補貼影像志工團隊。

由於志工是自己打理出國經費,周世倫感謝大家自願付出。不過他認為還是要有共識,合唱團孩子們都有分配到數量固定的生活零用金,要讓孩子們建立正確的金錢使用觀念,不可以因為孩子沒錢了就幫他們買東西。出國前,老師們也幫孩子建立財務價值觀和當地物價認識,如果不想把錢花在買水上,就要在住處把水裝好再出門。然而志工卻因為心疼孩子而幫孩子買東西,有的小孩也視為理所當然。另外孩子們常常因不熟悉外國食物而挑食,大人們竟順從小孩們挑掉不吃的東西。周世倫相信,大人應該要陪伴孩子經歷思考與淬煉,而不是絆住他們成長的步伐。

出國在外,帶著孩子都是責任。曾經在德國參賽時,亞洲地區流感疫情嚴重,有位小朋友發燒,被德國醫院認定來自疫區(中國),要被隔離7天。怎麼解釋也不能通融,行程也因此受影響。周世倫也分享今年到羅馬的第一天,還在機場裡尚未出境,就看到一個黑人在跑,一群警察在後頭追,最後犯人與警方撲作一團,黑人也被上銬帶走。這件事讓孩子們心有餘悸。

周世倫的拍攝觀點是確認自己在受記錄者的生活裡面,花很長的時間陪伴他們,記錄那些生命的痛苦與轉變。他與希望合唱團朝夕相處,看見了原住民文化的美麗與哀愁。他鼓勵孩子們走回古老的部落、聽古老的歌謠,未來也希望協助合唱團安排更多肢體訓練、第二專長、樂器訓練、文化傳承等課程,讓他們更有力量能改變族群的未來。

在快閃宣傳中和獲獎頒獎時,孩子們總是大聲說出自己來自台灣。隨著政治風氣改變,在世界各地的台灣人不再尷尬膽怯,到哪裡都能有家鄉舊人與故土風情,對周世倫來說,這才是一個國家存在、活著的證明。

信仰守護  禱告成團員定心丸

排灣中會三地門教會牧師/陳明光

 

 

 

 

 

 

【林婉婷專題報導】「對原住民來說,音樂就是生活!」排灣中會三地門教會牧師陳明光帶著堅定的神情表示。三地門教會主日學裡有7、8位希望合唱團成員,年齡落在國小到國中間。正值精力旺盛年紀的他們,都熱衷參與教會活動,不單單侷限在音樂類型,每場必到、準時又投入,「他們的父母、整個家庭都是很好的信仰榜樣。」陳明光說。

希望合唱團多使用週末練習,由於禮拜日早上禮拜時間剛好與練習時間重疊,陳明光遂協調讓孩子們先來教會參加禮拜,再去練習。合唱團指揮吳聖穎本身也是三地門教會青年與司琴。她也是孩子們在合唱團裡的信仰守護,時常帶領他們禱告,讓禱告成為大家的「定心丸」。

今年設教70週年三地門教會,為了記念這份恩典,也為了傳承的責任,特別計畫由教會會友組成的「三地門教會合唱團」錄製系列音樂專輯。專輯分為3部曲,每部曲約有20首歌曲,有傳統古謠、教會青年的自創歌曲,其中也有樂團指揮吳聖穎的作品。此專輯目的不在量產與販售,而是單純希望在錄音、製作與發行的過程中,讓參與者都能留下富有意義的美好回憶。

「每次主日禮拜聽司琴彈琴,還沒開始禮拜就有感覺了,會知道這個司琴有沒有準備。如果是有預備自己,整場禮拜下來大家的狀態也都會很好。」陳明光說,愛音樂的三地門教會在7月30日舉辦「台灣排灣部落交流音樂分享會」,聯合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會「聖三一合唱團」、地磨兒國小合唱團、希望合唱團、三地門青年合唱團與教會合唱團等舉辦音樂會,5個合唱團一起帶來優美詩歌與見證。在原民部落中,教會帶領著人們熱衷參與運動會、也鍾情音樂事工,有動有靜、在大小事中都榮耀讚美著神的恩典。

默默協助  贊助孩子完成夢想

希望合唱團後援會

【林宜瑩專題報導】由一群排灣族孩子們組成的希望合唱團已揚名全世界!可是在這成功的背後,卻有許許多多個人、團體及企業的贊助,其中,一群教會牧長信徒今年3月初於臉書設立「希望合唱團後援會」社團,除協調各教會檔期以爭取希望合唱團演出機會外,也積極與總統府、外交部、僑委會、教育部、立法院、天主教主教團、歐洲台僑組織、德國駐台辦事處、台南市政府、屏東縣政府等單位接洽,使希望合唱團出團前往羅馬的行程安排、旅費募集、爭取贊助、在台演出機會等能有所進展,可以說,希望合唱團名揚全球,背後這群廣大支持者功不可沒。

其實在總統蔡英文就職典禮演唱時,希望合唱團就頗具知名度,今年7月5至9日前往佛羅倫斯「達文西國際合唱節」展露頭角、7月15至17日在羅馬「永恆羅馬國際合唱節」演出又引起教宗重視,整個過程都有教會牧長兄姊默默協助與陪伴。在此之前,4月7日於七星中會濟南教會舉行的「台東風災家屋重建感恩典禮」,也邀請希望合唱團前來獻唱,現場有許多基督徒企業家與會,大家更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社幹事林偉聯表示,在希望合唱團獲獎凱旋歸國後,各界邀約不斷,可是合唱團仍看重之前承諾,未改變到各教會及福音機構的演出行程,就因這群孩子都是基督教與天主教會的信徒,信仰是他們最看重的。事實上,當他們在佛羅倫斯獲得金獎,高舉台灣國旗領獎時,也讓全世界看見了台灣,而後續接連的獲獎,更可證明,民間外交力量不容小覷,這是柔性外交最好的範例。

在合唱團後援會臉書社團中,記錄著這一路走來大家同心合作努力的痕跡,尤以南與北出版社社長吳信如在與外交部、德國駐台辦事處等單位間協調中付出最多。而紀錄片導演周世倫更是長年陪伴、以影像記錄這群孩子四處奔波的身影。還有七星中會濟南教會黃春生牧師大力鼓勵下,有東和鋼鐵等基督徒企業家的奉獻支持。

問到大家未來要怎樣支持希望合唱團?大家都異口同聲的說,只要希望合唱團開口提出需求,一定都會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來協助幫忙。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