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義之路 人權宣言及其時代

民主自由與信仰的呼聲 教會籲求新而獨立的國家 專訪黃昭凱口述歷史

【編按】1977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距今已有40個年頭。對於年輕世代來說,或許過去曾經聽聞此一宣言存在,卻無法理解當時的時代氛圍,也不清楚宣言對於後續台灣民主進程的影響。在〈人權宣言〉40週年之際,本報特別專訪〈人權宣言〉通過時的現場見證人、社運前輩黃昭凱,透過他長期投入政治運動的親身經歷與感受,一窺〈人權宣言〉及其時代意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1977年發表〈人權宣言〉,此時的台灣距離1987年宣布解嚴還有10年,當年開設進出口貿易公司、年約35歲的黃昭凱,受到台南神學院老師王憲治牧師邀請,前往台南神學院頌音堂旁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25屆總會年會,親眼見證〈人權宣言〉表決通過的歷史時刻。

表決通過人權宣言

黃昭凱表示,王憲治是當時台南神學院裡學問與口才都非常優秀的牧者,對各種資訊的整理判斷非常清楚,也是讓教會與神學院踏出封閉圍牆與社會結合的重要窗口,時常受邀演講。在〈人權宣言〉之後,也就是黨外時代的初期,長老教會有兩位與黨外運動互動良好的「親善大使」,即是王南傑與鄭兒玉兩位牧師。他們兩人偶爾會參加黨外聚會,也認為教會不能孤立於社會之外,在人權等方面可以互相聲援。

〈人權宣言〉是長老教會三大宣言中最後發表的文件,「我本身是長老教會信徒,前兩個我來不及參與,但是從第三個宣言開始,我們一起從台南做起,算是教會伸出觸角的開始。」黃昭凱表示,當時台灣社會要辦一場演講並沒有那麼簡單,而在台南,最重要的演講場地就是台南神學院的頌音堂,可以容納800人,那時候不管什麼活動都在這裡舉辦。

第25屆總會年會議員投票表決是否要接納〈人權宣言〉時,有235票贊成,49票反對。黃昭凱說,奇怪的是,反對者居然舉手要求在會議紀錄登載姓名,具名反對宣言通過,「當時我感到很不可思議,因為這是不記名投票,反對者通常比較低調不願人知,居然有人要求具名反對。」當時另一個案子,就是表決總會總幹事高俊明牧師的續任案時,255票贊成,也是49票反對。

黃昭凱認為,王憲治在〈人權宣言〉投票前的演講十分重要,清楚講述人權觀念及國際局勢,讓現場投票的議員信心十足,可以毫不遲疑的投下贊成票。然而根據事後了解,當時負責管理宗教事務的國民黨中央黨部社會工作會主任蕭天讚對這個結果感到非常生氣。

低調面對受壓迫的一貫道

黃昭凱分析,當時主要有三大宗教團體受到國民黨壓迫,除了長老教會,還有一貫道及新約教會。

黃昭凱回憶,一貫道是戰後跟隨國民黨一起撤退到台灣,然而國民黨害怕這些一起撤退的人組成複雜,所以對一貫道非常注意,不贊成一貫道公開傳教,使用軍方人馬監控,取締的手法非常粗糙。當時一貫道不僅被禁教,還被抹黑成邪教、鴨蛋教,謠傳說一貫道宗教儀式要脫光衣服膜拜。

一貫道創教人王壽,信徒稱他為「王前人」,被政治整肅到廣播電台公開否定自己,要求信徒解散、不要跟從他,還被抓去監獄關了3年接受感化教育,出獄以後更加低調。王壽的面對方式就是消極接受;而一貫道也轉往地下發展,一直到解除戒嚴才開放,並沒有大動作抗爭,即便是現在,也不願意重提當年的歷史。

激烈抗爭的新約教會

另一個宗教組織,新約教會,與一貫道的逆來順受不同,抗爭相當激烈。新約教會在各縣市分設有教會,聖山位於高雄的錫安山。黃昭凱說,當年新約教會台南教會的朱姓牧師跟他講了很多故事,在黨外集會時,朱牧師會舉大旗在後面造勢,集會結束後拿大聲公訓斥蔣經國,這是那個時代沒有人敢做的事。

有一年,海外新約教會信徒欲到台灣參加聚會,受到國民黨政府阻撓,遭原機遣返。新約教會會友因此在桃園機場與警方發生強烈衝突,傷者被送至林口長庚醫院醫治,還決定留下長住,讓抗爭真正表面化。

當時新約教會的聖山錫安山,是由3個會友向林務局合法承租林地,開墾架設電力網絡,並興建一間教堂,全不假他人之手。然而國民黨對於這種「看不見、管不到」的團體非常恐懼,通風報信的「抓耙子」又加油添醋將錫安山說成在組織游擊隊,軍方便派將軍王永樹前來視察,錫安山特地派出上校退伍的畢姓長老接待,想不到王永樹看見此地風景優美,下方溪流還有一塊浮洲狀似台灣,竟回報此處為兵家必爭之地,開啟了錫安山被驅逐的命運。

錫安山信徒遭到軍警驅趕後,便在溪中浮洲紮營,每日晨禱後揮旗擊鼓出操,當時前來監視的軍方直升機還曾墜毀山谷,引發會眾歡呼。一直到李登輝擔任副總統,主持「綠野小組」負責處理宗教問題,信徒鍥而不捨翻山越嶺回到他們的聖山,才經營建設到今日的規模。黃昭凱認為,如今錫安山已經成為一個「出世」的宗教組織,遺世而獨立,與政府也不再是緊張關係。

長老教會的三大宣言

 

台灣人權宣言發布牧函

黃昭凱回憶,長老教會從1971年〈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國是聲明)、1975年〈我們的呼籲〉到1977年〈人權宣言〉,這將近十年左右的時間正好是台灣民主意識的空窗期,這時《自由中國》的雷震已被逮捕、學者也都噤聲,唯獨剩下長老教會從海外開始運作,與島內相互聲援,接續發表三個宣言。

 

當時由於王憲治主張「鄉土神學」,與黨國基督徒曾有過一番論戰;海外主要的台獨團體則有台獨聯盟、世界台灣同鄉會等,而活動據點又多以教會為主。其中台獨聯盟組織較小,被歸類為暴力組織,曾發生過黃文雄與鄭自才在美國紐約開槍刺殺蔣經國事件。至於影響長老教會最大的,則是由牧師黃武東、黃彰輝等人所發起的台灣自決運動。

黃昭凱認為,三個宣言各具特殊意義,〈國是宣言〉是打造民主國家的架構、〈我們的呼籲〉因應母語出版品遭到沒收,從而呼籲尊重宗教自由、〈人權宣言〉則是預見台美斷交危機,其中有較大的成分是要向國際社會發聲,卻引發國民黨政府高度緊張。

「〈人權宣言〉其實是一種呼籲,發出先知的聲音,督促政府執行,而不是由教會執行。」黃昭凱說,「光是發出呼籲,就已經風聲鶴唳,有的人甚至預先寫下遺書。」黃昭凱笑說自己雖曾耳聞國民黨各種恐怖的傳言,卻不曾親眼見識。理性上並不覺得主張「台灣獨立」會觸犯任何法律,結果被政府指控是「中共的同路人」,至今沒有任何道歉,那是一段非常荒唐的時代。

黃昭凱認為〈人權宣言〉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敦請政府「讓台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當時有一個清楚的界線,就是「不要被美國賣掉」。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醒悟,是因為美國在台協會其實與長老教會有所接觸,信仰前輩知道台美外交已經生變,所以長老教會才能有比較深遠的考量,洞悉即將發生的事。

台灣民主意識的覺醒

黃昭凱感慨馬英九政府時代主張「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以中華民國名義重返聯合國」其實充滿矛盾,因為中華民國的席次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想要「重返」就只能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手中「討回」原有席次。若是要「加入」聯合國,實則應該使用台灣名義,而非使用中華民國名義。

而台灣的《公投法》也變成「公投防止法」,就像戒嚴時期的《出版法》根本就是「限制出版法」一樣,表面上賦予人民公投權利,實則無法運作,幾次嘗試都可看出端倪。所謂「大選綁公投」應是最經濟的做法,卻被污名化,甚至被宣導操作成不要領票,等於要人民放棄當國家主人的權利,令人感到十分無奈。

〈人權宣言〉最重要的影響就是提出「讓台灣成為新而獨立的國家」。黃昭凱說,這一年正好發生中壢事件,台灣民主意識突然間整個覺醒,1978年台美真的正式斷交,造成選舉停止,當時民主人士十分擔憂蔣經國把戒嚴情勢加劇,於是強力主張恢復選舉做為對抗中共的武器,1979年就爆發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事件及牢獄之災

提到參與民主運動最驚險的一刻,就是美麗島事件前夕的鼓山事件。1979年12月10日凌晨,民眾包圍鼓山分局要求釋放參與人權座談民眾,當時施明德還在現場宣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處成立,慷慨激昂演說:「從此台灣人要救台灣人,不再靠外國人,要靠自己救自己!」在施明德正式宣布後,大家還興高采烈大合照,由《台灣時報》及《民眾日報》記者拍下照片。

黃昭凱記憶猶新的是,不到72小時後,施明德開始跑路,長老教會許多人在日後也被牽連,當時所拍下的照片也變成抓人的證據。

黃昭凱說,自己到案說明時,因辯稱照片中的人物不是自己而幸運逃過一劫。他認為接受審問時務必把握兩個重點,一是不要害別人,二是淡化自己的重要性。然而,牢獄之災卻臨到許多戰友。當時牧師王憲治提醒,除了聘請律師為被關押者訴訟之外,政治犯家屬關懷是首要任務,因為社會氛圍使然,許多親戚朋友都不敢接近政治犯家庭,被關押者的苦難沒有得到應有的報償,掌權者卻繼續作惡。

黃昭凱說,早期社會對政治犯的態度十分冷淡,但是從美麗島事件開始,政治犯的關懷開始組織化。黃昭凱清楚記得牧師高俊明當時表示,「一個人管不了全世界,唯有透過一對一的認養關懷,包括寫信、探監、經濟支援等,才能讓政治犯家屬得到安慰。」

美麗島事件後還有一個令黃昭凱津津樂道的插曲,就是張溫鷹當時沒有牙醫執照,卻勇敢幫施明德進行整形手術,把工具用便當盒盛裝,以電鍋消毒就提刀上陣。軍警衝入抓人時,以為張溫鷹是無關緊要的人將她趕出,張溫鷹還主動打電話投案,在咖啡廳從容等待被捕,黃昭凱讚嘆她真是「勇敢台灣女性」的典範。

而與黃昭凱一同前往頌音堂聆聽〈人權宣言〉的長老吳添信,日後也在美麗島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將自己的住宅提供政治犯躲藏、討論應對之道。當高俊明因協助藏匿施明德被捕後,台南神學院舊約老師謝秀雄因留學英國,也被懷疑是高俊明國外聯絡人而遭到審問;其他還有南神學生郭恩信、及其擔任《美麗島》雜誌社會計的妻子「阿娟」都遭到審問。

自決與自覺

美麗島事件後,1983年大部分的帶頭人物都還關在監獄裡,這些政治受難者的家屬組成「美麗島連線」,主張維護美麗島政治受難者的訴求,以「民主、自決、救台灣」做為口號。黃昭凱說,這裡的「自決」就是由〈人權宣言〉延伸而來。事實上,高俊明牧師娘高李麗珍就是著名台南的政治受難者代表,可以發現長老教會與台灣民主發展之間的緊密關係。

當時的內政部長林洋港宣布「自決」違憲,有分裂國土的嫌疑。由於帶頭者還在監獄裡,監獄外的人不知如何是好,認為如果連「自決」的主張都不能表達,那一切都是枉然。於是有部分的候選人把「自決」改為「自覺」,成為與當權者妥協的方式。

可惜的是,當時高李麗珍代表參選立法委員,開票時輸對手17票。黃昭凱說,事實上有一個開票箱票數應是59票,卻被誤計為19票,足足相差了40票,當晚競選團隊發現開票結果與用大寫漢字書寫的速報單有落差,決定先按兵不動,等選舉結果公告後再提出異議,想不到當晚9點半,林洋港透過廣播表示「速報單僅供參考用」,失去了翻盤的先機。

轉型社會服務處

選後,競選總部則轉型為「高李麗珍社會服務處」,從事環保、勞工、弱勢等教社事工。1987年蔣經國過世後,高李麗珍認為完成階段性任務,服務處再次更名為「新而獨立社會服務處」,當時民進黨尚未成立,因此新而獨立社會服務處是非常重要的黨外運動據點。

鄭南榕至台南神學院頌音堂說明519綠色行動,要求解嚴。

黃昭凱說,當年鄭南榕也是在台南神學院頌音堂舉辦演講,發起要求解除戒嚴、記念二二八事件等活動,這些連貫性的延伸活動,包括當年牧師上街頭討回遭警備總部沒收的《台灣教會公報》,都是透過新而獨立服務處聲援以及組織。

此外,選舉後,服務處也不再以個人選務為要,而是以整體事工為主,承接起許多台灣民主運動先聲。黃昭凱認為,就是因為有新而獨立服務處,所以很多活動都是從台南開始發動,例如鄭南榕等人推動的二二八和平日運動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台灣獨立公開化與行動化

1987年,蔡有全、許曹德因籌組政治受難者聯誼會,將「台灣應該獨立」列入章程而再次被捕。黃昭凱說,這一次聲援小組決定將台灣獨立公開化、行動化,當時還引發全台牧師聲援走上街頭,具有重要意義。

蔡有全因主張台灣獨立遭逮捕,牧師發起全國巡迴演講聲援。
蔡有全妻子周慧瑛在庭外聲援,要求無罪釋放。

黃昭凱分享,在巨變的時代,很多事情都無法事先規劃,必須隨機應變,為什麼討回《台灣教會公報》、拉倒吳鳳銅像等事件能夠如此成功?長老教會能夠在台灣民主發展的歷程專扮演關鍵位置?如今回想起來也只能說一切都是神蹟。

◎鼓山事件與美麗島事件

1979年12月9日,《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為舉辦國際人權日座談會,出動兩部宣傳車進行宣傳,在鼓山區鼓山二路、綠川街口,邱勝雄、姚國建被捕。消息傳出後,支持者前往聲援並包圍鼓山分局,邱勝雄與姚國建於凌晨被釋放,史稱「鼓山事件」。

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座談會遊行及演講照常舉行,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期間有一些理小平頭配戴青天白日徽章的二十餘歲不明人士混入群眾中,朝演講者投擲雞蛋進行挑釁。外圍的鎮暴部隊則將群眾完全包圍住,並釋放催淚瓦斯,以強力探照燈照射,並逐步縮小包圍圈,終至引爆警民衝突。事件後,警備總部大舉逮捕黨外人士,並進行軍事審判,為台灣自二二八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場警民衝突事件,史稱「美麗島事件」。 (編輯室整理)

◎高俊明藏匿施明德遭捕

1979年12月10日,以《美麗島》雜誌社成員為首的黨外人士在高雄舉行國際人權日集會,由施明德擔任總指揮,遭到軍警強力鎮壓並展開逮捕行動。

3天後,施明德戲劇化突圍,在26天的逃亡之後,施明德輾轉躲藏於許晴富的住處,並由張溫鷹為其動手術易容,無奈消息走漏,施明德再度被捕入獄,被判處無期徒刑。

時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的高俊明牧師,因為幫助施明德逃亡,於1980年4月24日被捕。6月5日與許晴富因「共同藏匿叛徒」被判有期徒刑7年、褫奪公權5年。並於1980年至1984年之間入獄服刑。
由於高俊明的牧師身分,他被捕曾引起梵諦岡關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更曾派駐台特使探監。高俊明在獄中所寫的詩詞〈莿帕互火燒〉在2006年獲得第17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作詞人。 (編輯室整理)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