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危機與基督信仰 教會信徒環保有感?

攝影/陳逸凡

【陳逸凡台南報導】台南中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8月12日舉辦「生態危機與基督教信仰」講座,由台南神學院老師楊順從牧師帶領眾人思索環境與神學問題,以5堂課從生態環境危機探討氣候變遷之際,教會面對的挑戰與反省。

楊順從回憶其就讀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期間,曾為研究住在垃圾場周遭1個月,也曾走訪舊名「二層行溪」的二仁溪,見證電鍍廠隨意排放污染廢水、焚燒廢五金產生有毒戴奧辛污染土地與河川養出含有重金屬「綠牡蠣」;更曾走訪日本「水俁病」故鄉,看見不肖廠商排放含有水銀的廢水導致居民生出畸形兒,日本政府政府付出很大的代價處理善後,這些污染,人類都必須自己承受後果。

楊順從指出,所謂生態體系,指的是生物在地球表面生活圈的生存環境與萬物之間的關係,不同有機體之間有其關連性,而越複雜的體系,所能承受的衝擊力越強。自然界原先沒有所謂的「廢物」,萬物只是轉化其形式而已。然而人類從地球採取大量物質,轉化成新的型態後隨便放到環境中,成為「垃圾」;當環境所承受的物質已經超過了生態系統本身所能夠自淨的能力,就成為「污染」。

楊順從要會眾回想上市場的塑膠袋、手機被丟棄後何去何從,很多最後都到海洋之中,根據瑞士研究推估,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將比魚類多。人為製造的塑膠難以透過微生物分解,造成海鳥、海龜誤食等生態浩劫。根據公視報導,台灣塑膠袋人均使用量是歐盟國家的3.9倍;塑膠袋、免洗餐具、塑膠杯,溶出的塑化劑也造成不孕症等。

楊順從舉例,巴西是天然資源豐富的基督教國家,但是管理大有問題,造成雨林快速消失、政治腐敗,「我們要捫心自問,信仰是否有帶來改變?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延伸閱讀:長榮大學》遊二仁溪 見證巡守成果〉、河川上游設掩埋場 水源堪慮濕地列傳4:惜別的海岸 泥質灘地冰山一角 從黑心油品談起長榮大學&珍古德協會 簽約合作 永續生態教育當原住民傳統遇上生態保育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