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連載5-1旅行不賞櫻│濃綠

插圖/張嘉琳

◎劉曼肅

「國小同學說:「人間仙境!」

我打字:「有空來唷」下一行:「哈!鄉下人家而已啦,甜死人不償命啊?」再送出一個鬼臉表情。

我滑回去看那張兩天前貼出去的濃綠照片,配上我自己寫的短文,我在詠嘆,也同時惕勵自己要知足。按讚的人數已經有156了,讚數還在增加中。臉書一打開就是人聲鼎沸,臨睡前上網,床頭燈下好不熱鬧。

「始終保有一片綠意 我 幸福」我這麼說,懶得打標點符號。

回覆文不少。幾年前離開的那間公司,同事之間若即若離,平常也沒什麼互動交集,但我們多年來彼此靜靜地觀察對方的貼文,很有禮貌地按讚。這麼多年了,此時他竟冒出來說:「何時受邀?」感覺他忽然清嗓門說話了。我翹著食指將字一個一個地送出去:「隨 時 歡 迎」,放棄了句點,這句話的語調忽然若有似無地有些漂浮的味道,吟誦似的。

插圖/張嘉琳

臉書讓你收集「讚」的數量,拇指符號、笑臉圖案和溢美的言詞,反正全都是虛擬的禮貌,虛擬的邀請。通知時不時跳出來,回應和按讚的數量增加中,我沉浸在一種被很多人羨慕、關注的情境,我喜歡這種感覺(如果是打字,就要打成「偶洗番這種港結」)。

臉書有時甚至提供多層次的想像空間。不擅烹飪的楊小姐烤了香蕉蛋糕,她說被家人搶食一空;不蒔花弄草的李大哥拍了洋蘭,說照顧了好久的盆栽終於開花;一直很宅的王先生,忽然拍了很多旅遊照片……這些美好而正面的經驗,比分析和研究更有價值。事實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魔幻寫實的手法在心靈起的作用。楊小姐的蛋糕真的好吃嗎?還是出於自戀或高估自己的蛋糕?或者,她高估家人的反應?或者,她只是單純地想要給自己一點正面的經驗?有何不可?誰能驗證別人描述的真實性?

臉書真實的定義,只有自己能給。讀者從別人的美好經驗接受到的鼓舞,也是真實的。臉書愉悅中年人的方式,就是無限制地將現實裹上一層糖衣,人生不由得增加幾分浪漫美感。所以,我想我上癮了,而且,我不想要戒掉這種癮。

我想起那晚在廚房烹煮牛腱,用火候逼出香氣,切片排整齊上桌,但開動的時候,他說了好幾個「為什麼不?」,他有美食家的舌尖和鼻尖,也擅用指尖。他發話用「為什麼不」開頭,右手的食指直直地伸出去:「為什麼不再燜久一點……」「為什麼不再切薄一點……」

為什麼不」一定是問話嗎?不,在生活中,這一句「為什麼不」的語意分析,不僅只是單純的疑問,有時是反問、質疑、申訴,甚至抱怨。這麼多重的語意,令一句簡單的句子難以理解,勢必要用肢體語言、表情,以及「前後文」來綜合詮釋了。但我已經疲憊於去分析,因為語意難辨,我又常判斷錯誤,無論如何,他語意中的負面情緒總是「不擇地皆可出」,使我極為厭倦。

網路的互動一塊一塊地跳出來,完整的現實就這樣切成大小不一的滾刀塊。J家的晚餐,呂先生的母親病癒,小M的考試放榜,SK的女兒出嫁,吳Sir一句莫名其妙的哀嚎,都顯得人生豐富有趣。而距離遙遠、不常見面的朋友有時反而口味最重,互動起來就像調味過度、加了大量香料和醬汁的宴客菜。至於不常見面、在網路上保持聯絡的密友,只用簡短的私訊,就是筵席桌邊的一碟清爽可口的小菜了。蛤?H又要揪團去日本了?她不是才剛去過嗎?訊息給H:「近來好嗎?怎麼又去日本?」

H說,如果想心靜,就去日本。

旅行?我沒有獨立行走的能力,我被豢養慣了。我抱著平板電腦睡著了,半夜醒來,我望著窗外發呆。

插圖/張嘉琳

* * * * *

望著窗外的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吧,50年了,我花多少生命在望著窗外?還記得當年那件糗事,我小心翼翼地問英文老師:「怎麼讀英文才會進步?」她不回答,只淡淡地說:「妳上課時常望著窗外……」我有那麼不專心嗎?我不知道。

蟄居在山腳下,我看熟了窗景。那一片野生綠意的牆,是的,正不知羞恥地橫行霸道,不曾開過花,甚至連最細小的野花也不上那一片碧綠的牆上生長。那一逕濃濃的綠意,沒有變化的綠,不會黃,不會灰,只會綠。那裡看不出四季的分別,只偶爾有鳥造訪,大多是綠繡眼──又是綠。

某些念頭像毛蟲蠕動般地爬上心頭,不是因為看膩了窗景,也不是因為半月前下雨的那夜,他從客廳衝進臥室來說:「我們是不是要離婚?」不是,這不是原因,所有別人的情緒都不是我離去或留下的原因。

他的焦慮與陰沉輪番交替,一如潮汐。他總在發脾氣,常常說一頓難聽的話之後,把自己鎖進電視機前無形的囚籠,我不知他是否對自己的語言暴力感到自慚形穢?在電視機面前他看起來很平靜。日子慣於平靜,因為我習慣了不說話。就是那時,我在臉書公告周知我的幸福,我說:「那一牆的碧綠 是我的幸福 我山居的歲月 有四季的幸福」。

平靜的日子一路順下來,下過雨後,各種想像野草般地冒出頭,長得比誰都高。貓來到身邊,發出斷續的叫聲,不確定是哪一種飢餓?青春不知不覺遠了,我照鏡子觀看自己的身體時,那些四處堆積的皮下脂肪,偏偏撐不起皮膚的皺褶,呼喚我遺忘了的渴望,不知不覺有什麼瀰漫上來。美食無法引起我的歡呼,逛街購物不知何時變得索然無味,甚至花園也任其荒蕪。這些就像清晨的霧靄,起初朦朦朧朧飄過來,不曾察覺,望著窗外的時刻,竟像是散步到懸崖邊,閑散的步伐忽然無法繼續下去了,無端地舉步維艱起來。霧會散去,一如它來的時候,但霧還會再來。

飯後,他低頭剝著水煮花生,對著自己手掌上白嫩嫩的花生仁說:「出差去日本6天,妳可以考慮一下。」我沉默以對。

我該「考慮」什麼?他這是在邀請嗎?還是他有意道歉?這句話沒有主詞,但可以確定的,不是攻擊性的言語,不是說半句話就懸在半空的語意飄渺,不是問「為什麼不」,他這次的語言形式有些詭異。

他出差從不對我交待的,更別說邀請我參加了。如果我答應了,就是在冒險。我年輕時,對遠方有很多想像,但現在,顯而易見,我的念頭很複雜。我沉默著。

經過這25年的婚姻,我已認出,沉默,是最有力量的對話方式。一開始他沉默的時候,我發瘋似地逼他說話,時間一年年過去,終究我知道了,如果我也能夠學會沉默──不再嘮叨,如果我能在他需要我回答的時候,堅持沉默──我就不再只能被動地接招。   (待續)國小同學說:「人間仙境!」

我打字:「有空來唷」下一行:「哈!鄉下人家而已啦,甜死人不償命啊?」再送出一個鬼臉表情。

我滑回去看那張兩天前貼出去的濃綠照片,配上我自己寫的短文,我在詠嘆,也同時惕勵自己要知足。按讚的人數已經有156了,讚數還在增加中。臉書一打開就是人聲鼎沸,臨睡前上網,床頭燈下好不熱鬧。

「始終保有一片綠意 我 幸福」我這麼說,懶得打標點符號。

回覆文不少。幾年前離開的那間公司,同事之間若即若離,平常也沒什麼互動交集,但我們多年來彼此靜靜地觀察對方的貼文,很有禮貌地按讚。這麼多年了,此時他竟冒出來說:「何時受邀?」感覺他忽然清嗓門說話了。我翹著食指將字一個一個地送出去:「隨 時 歡 迎」,放棄了句點,這句話的語調忽然若有似無地有些漂浮的味道,吟誦似的。

臉書讓你收集「讚」的數量,拇指符號、笑臉圖案和溢美的言詞,反正全都是虛擬的禮貌,虛擬的邀請。通知時不時跳出來,回應和按讚的數量增加中,我沉浸在一種被很多人羨慕、關注的情境,我喜歡這種感覺(如果是打字,就要打成「偶洗番這種港結」)。

臉書有時甚至提供多層次的想像空間。不擅烹飪的楊小姐烤了香蕉蛋糕,她說被家人搶食一空;不蒔花弄草的李大哥拍了洋蘭,說照顧了好久的盆栽終於開花;一直很宅的王先生,忽然拍了很多旅遊照片……這些美好而正面的經驗,比分析和研究更有價值。事實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魔幻寫實的手法在心靈起的作用。楊小姐的蛋糕真的好吃嗎?還是出於自戀或高估自己的蛋糕?或者,她高估家人的反應?或者,她只是單純地想要給自己一點正面的經驗?有何不可?誰能驗證別人描述的真實性?

臉書真實的定義,只有自己能給。讀者從別人的美好經驗接受到的鼓舞,也是真實的。臉書愉悅中年人的方式,就是無限制地將現實裹上一層糖衣,人生不由得增加幾分浪漫美感。所以,我想我上癮了,而且,我不想要戒掉這種癮。

我想起那晚在廚房烹煮牛腱,用火候逼出香氣,切片排整齊上桌,但開動的時候,他說了好幾個「為什麼不?」,他有美食家的舌尖和鼻尖,也擅用指尖。他發話用「為什麼不」開頭,右手的食指直直地伸出去:「為什麼不再燜久一點……」「為什麼不再切薄一點……」

「為什麼不」一定是問話嗎?不,在生活中,這一句「為什麼不」的語意分析,不僅只是單純的疑問,有時是反問、質疑、申訴,甚至抱怨。這麼多重的語意,令一句簡單的句子難以理解,勢必要用肢體語言、表情,以及「前後文」來綜合詮釋了。但我已經疲憊於去分析,因為語意難辨,我又常判斷錯誤,無論如何,他語意中的負面情緒總是「不擇地皆可出」,使我極為厭倦。

網路的互動一塊一塊地跳出來,完整的現實就這樣切成大小不一的滾刀塊。J家的晚餐,呂先生的母親病癒,小M的考試放榜,SK的女兒出嫁,吳Sir一句莫名其妙的哀嚎,都顯得人生豐富有趣。而距離遙遠、不常見面的朋友有時反而口味最重,互動起來就像調味過度、加了大量香料和醬汁的宴客菜。至於不常見面、在網路上保持聯絡的密友,只用簡短的私訊,就是筵席桌邊的一碟清爽可口的小菜了。蛤?H又要揪團去日本了?她不是才剛去過嗎?訊息給H:「近來好嗎?怎麼又去日本?」

H說,如果想心靜,就去日本。

旅行?我沒有獨立行走的能力,我被豢養慣了。我抱著平板電腦睡著了,半夜醒來,我望著窗外發呆。

* * * * *

望著窗外的習慣,是從小養成的吧,50年了,我花多少生命在望著窗外?還記得當年那件糗事,我小心翼翼地問英文老師:「怎麼讀英文才會進步?」她不回答,只淡淡地說:「妳上課時常望著窗外……」我有那麼不專心嗎?我不知道。

蟄居在山腳下,我看熟了窗景。那一片野生綠意的牆,是的,正不知羞恥地橫行霸道,不曾開過花,甚至連最細小的野花也不上那一片碧綠的牆上生長。那一逕濃濃的綠意,沒有變化的綠,不會黃,不會灰,只會綠。那裡看不出四季的分別,只偶爾有鳥造訪,大多是綠繡眼──又是綠。

某些念頭像毛蟲蠕動般地爬上心頭,不是因為看膩了窗景,也不是因為半月前下雨的那夜,他從客廳衝進臥室來說:「我們是不是要離婚?」不是,這不是原因,所有別人的情緒都不是我離去或留下的原因。

他的焦慮與陰沉輪番交替,一如潮汐。他總在發脾氣,常常說一頓難聽的話之後,把自己鎖進電視機前無形的囚籠,我不知他是否對自己的語言暴力感到自慚形穢?在電視機面前他看起來很平靜。日子慣於平靜,因為我習慣了不說話。就是那時,我在臉書公告周知我的幸福,我說:「那一牆的碧綠 是我的幸福 我山居的歲月 有四季的幸福」。

平靜的日子一路順下來,下過雨後,各種想像野草般地冒出頭,長得比誰都高。貓來到身邊,發出斷續的叫聲,不確定是哪一種飢餓?青春不知不覺遠了,我照鏡子觀看自己的身體時,那些四處堆積的皮下脂肪,偏偏撐不起皮膚的皺褶,呼喚我遺忘了的渴望,不知不覺有什麼瀰漫上來。美食無法引起我的歡呼,逛街購物不知何時變得索然無味,甚至花園也任其荒蕪。這些就像清晨的霧靄,起初朦朦朧朧飄過來,不曾察覺,望著窗外的時刻,竟像是散步到懸崖邊,閑散的步伐忽然無法繼續下去了,無端地舉步維艱起來。霧會散去,一如它來的時候,但霧還會再來。

飯後,他低頭剝著水煮花生,對著自己手掌上白嫩嫩的花生仁說:「出差去日本6天,妳可以考慮一下。」我沉默以對。

我該「考慮」什麼?他這是在邀請嗎?還是他有意道歉?這句話沒有主詞,但可以確定的,不是攻擊性的言語,不是說半句話就懸在半空的語意飄渺,不是問「為什麼不」,他這次的語言形式有些詭異。

他出差從不對我交待的,更別說邀請我參加了。如果我答應了,就是在冒險。我年輕時,對遠方有很多想像,但現在,顯而易見,我的念頭很複雜。我沉默著。

經過這25年的婚姻,我已認出,沉默,是最有力量的對話方式。一開始他沉默的時候,我發瘋似地逼他說話,時間一年年過去,終究我知道了,如果我也能夠學會沉默──不再嘮叨,如果我能在他需要我回答的時候,堅持沉默──我就不再只能被動地接招。   (待續)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