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台語知識 自身專業開始

台語知識傳播講座 從內外科看護學一書講述台語文的工具性與歷史性

邱偉欣鼓勵與會者,在專業領域善用台語文,以突破台語文使用上的困境。(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語言若沒有工具性,無人使用,何來文化?」台文作家邱偉欣這樣說。9月14日,打狗台語開講社在高雄三餘書店舉辦「內外科看護學100年:台語的知識傳播」講座,透過簡述1917年出版、首本以台語白話字寫成的護理學教科書《內外科看護學》,討論台語文工具性與市場性。

台灣校園鄉土語文課程著重在文化層次,教材多是俗諺、故事與歌謠,使人遺忘了台語文也可以用來傳遞專業知識。邱偉欣認為語言工具性提升,才能增加人學習與使用的慾望,「就好像爸媽讓小孩去補習英文,」以提升使用語言的能力。而《內外科看護學》正是台語「有用」的語言明證之一。《內外科看護學》為醫師戴仁壽在台南基督長老教病院所(今台南新樓醫院)任職時期出版,全書675頁,503張圖,分4篇40章,含解剖生理學、免疫學、看護學、顯微結構、內外科病症解說,是台灣西醫史上重要著作。

回顧台灣西醫史,台灣基督長老長老教會書寫了很大的篇幅。19世紀歐洲傳教師陸續來到台灣,開始醫療佈道。馬雅各在南部設立台灣首座西式醫院,也就是現今的台南新樓醫院。馬偕在北台灣為人拔牙,手術前都帶領所有病患唱聖歌與禱告。蘭大衛在中部開設醫院,為今日彰化基督教醫院留下「切膚之愛」的感人故事。當時傳教師們編寫白話字字典,也出版白話字藥典。而《台灣教會公報》白話字醫學報導多達25篇,首篇為登革熱,內容詳盡,即使放置今日也足以成為研究文獻。後還有狂犬病相關新聞,文中還提供判斷是否患病的檢測祕訣。新聞中對專業名詞的白話字翻譯也很講究,例如紅血球翻譯為「血輪」,因為紅血球缺乏細胞核,形狀更像輪子而非球體。這些白話字與專業醫術結合的歷史,除證明台語文的重要不亞於漢文,也顯示台語在知識傳播上,可以配合某些群體的接收門檻。

例如,有不少老人家到醫院看病,醫生的權威與專業詞語,有時候容易讓病患因不明白而有誤會,邱偉欣提到,懂華語不等於懂意思,「例如高血壓這個常見的名詞,或許講華語或台語都能懂,但台語就更直接、更親切。」這就是醫病仝語(醫病同語),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人文素質體現。

接下來,邱偉欣談到知識可從三個面向來看:足以認識、可以區別、能夠運用,「就像看到鳥,知道牠是鳥類而不是貓狗,然後能分別出不同種類的鳥,最後知道鳥類在生態系的作用。」而在翻譯的上則有四個程度:專業用語轉換到普遍專業用語、非正式專業用語、普通用語。如Angular Stomatitis,普遍專業用語為喙角炎,非正式稱為臭喙角,最直接說法就是火氣大。但此類翻譯需經多次討論,不能偏離本意也不能太艱深難懂,有音譯、意義上的考量。

在廣大知識市場上,有生產者有需求者,台語文如同商品,好的商品進入市場,受人喜愛,需求者會有回饋與支持回到生產者身上。這一來一往,就是台語文活化復甦的過程。邱偉欣鼓勵,可以在自己的專業中多多善用台語文,打破台語文使用上的斷層與困境。

攝影/林婉婷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