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記憶 重新認識光輝十月

錯綜歷史背景 台灣人身分斷裂 省思國內外反抗威權運動大事紀

霧社事件紀念雕像

【陳逸凡專題報導】1911年10月10日,中國革命黨人發起武昌起義,成功後獲得各省響應紛紛宣布脫離清國獨立,1912年由孫文就任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是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這是所有台灣學子在求學過程中被要求強記背誦的一段歷史,然而卻與台灣這片土地有著嚴重的隔閡與斷裂。

1911年,台灣人在日本統治下,受到次級國民待遇,身分卻是不折不扣的日本國民,茶餘飯後雖從報紙上得知中國革命的消息,實際關心的卻是更切身的颱風災後重建、中秋節賞月等消息。而革命後的中國,陷入長期的分裂與動亂,更與日治台灣在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極大的差異。

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中華民國在1945年10月25日代表同盟國接管台灣,台灣與中國的差異從此被統治者一筆抹去,即便「中華民國」很快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全面潰敗,逐漸在國際上失去了「中國」代表權,聯合國席次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而代之。

事實上1949年後,台灣與中國始終處於截然不同的發展狀態中,無奈因為中國來的統治者全面掌握政治與軍事上的絕對權力,台灣人在連續幾個世代被灌輸自己是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卻忘了自己父輩與祖父輩的歷史,甚至輕蔑看待「台灣人」的身分,緊抱名存實亡且不受承認的「中國」身分而不自知。

在「光輝十月」,《台灣教會公報》特別規劃專題與讀者找回失落的回憶,補足「課本不告訴你」的事。10月不是只有中國革命成功,包括當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楊逵的文學作品〈送報伕〉刊出、第一位日治時期文官總督就任,以及世界上許多大事,都值得台灣人一同來認識。

爭議英雄 引原民怒

美洲哥倫布日

【林家鴻專題報導】在許多人印象中,義大利人哥倫布睿智、善良、勇敢,當許多人還不相信「地圓說」,擔心船開到地平線盡頭會掉下去時,他不怕被嘲笑,1492年10月12日在西班牙皇室支持下,帶著船隊4度橫越大西洋,最終發現美洲新大陸,從此偉大的航海家和探索家的地位深植人心。然而現實告訴我們,哥倫布的偉人形象正不斷崩壞中。

最早由美國在1792年發起,後來影響美洲許多國家和西班牙、義大利共同將每年10月12日或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列為國家節慶的「哥倫布日」。

尷尬的是,每逢白人歡欣鼓舞時,美洲原住民卻很不是滋味,他們在各地舉行抗議活動,控訴哥倫布是魔鬼和屠夫,強調「發現新大陸」的背後是原住民被歐洲人侵略,土地遭侵占、族人性命和文化慘遭大滅絕的開端。

回顧歷史,哥倫布登陸美洲後,曾將他到達過的大、小安地列斯群島、委內瑞拉及中美洲,宣布為西班牙領地。《老師的謊言:美國高中課本不教的歷史》和《西印度滅亡簡史》這兩本書提到,1508年哥倫布曾在加勒比海的一座小島占地為王,強迫泰諾族(Taíno)為奴。哥倫布是首位將奴隸運送過大西洋並運達5000人,後來多國起而效尤。他還強迫14歲以上的族人限期3個月繳出足夠的金粉,否則斷手截肢,扔到一旁等死。

隨著歷史演變,哥倫布的歷史定位越來越受到質疑,學者不諱言指出,當歐洲人的地球儀在美洲和亞洲之間還是一片汪洋時,哥倫布確實是第一個將美洲存在的訊息帶回歐洲的人,但是第一個發現美洲的人不是他,挪威維京人早在他之前500年,就到過加拿大;哥倫布同時代的人,只要受過教育的人大多知道「地球是圓的」,他也沒有環繞地球證實「地圓說」。

1990年起,美國一些州開始對「哥倫布日」的意涵去殖民化,呼籲改為「原住民日」,換位思考關心原住民的處境,尋求關係的修復。

西班牙以往國慶會記念哥倫布,近年也出現檢討聲音,波利維亞首位原住民總統則與阿根廷總統聯手,撤下阿根廷首都的哥倫布雕像。

募資興運 精神象徵

自由女神像

【林家鴻專題報導】左手高擎火炬照耀世界,1886年10月28日落腳於紐約港、高93米(含底座)的自由女神像,一百年來經過無數風雨和戰火洗禮仍巍然屹立,被視為美國的重要精神象徵。然而,興建過程並不容易,美國政府一度因經費不足,遲遲無法完成塑像基座工程。所幸紐約一代報人普立茲居中解圍,藉由報紙的推波助瀾成功推動美國一樁規模空前的大型群眾募資運動,從此名留青史。

美國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獨立戰爭發動成功受助於法軍奧援,19世紀末法國政府為記念《美國獨立宣言》簽署100週年及兩國友誼,委託名家打造自由女神像。《世界報》經營者普立茲見美國經費的募集進度緩慢,遠遜於法國,當時在《世界報》頭版社論呼籲,自由女神像無處安身對美國是「難以洗刷的恥辱」,不期望百萬富翁捐款,因為女神像不是要送給富翁,而是全體法國人民送給全體美國人的禮物。

普立茲「拯救女神」的懇切言詞激發民族熱情,短短5個月就號召16萬人響應,達到10萬美金募資目標,當中三分之一的捐款小於1美元,無論是商人、政治人物或兒童和清潔工,民眾無論階層高低,紛紛為「自由」奉獻。

1886年6月,自由女神像在法國派護衛艦乘載下登陸美國,75名工人費時半年安裝。自由女神像的正式名稱是「自由照耀世界」,設計概念源自羅馬神話中的自主神,象徵美國人民爭取自由的崇高理想,女神左腳踐踏被破碎的鎖鏈,象徵擺脫暴政與壓迫,頭頂王冠七道尖芒象徵世界七大洲,右手高擎的火炬達12米,左手緊抱象徵《美國獨立宣言》的書版。

自由女神像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讚譽它是「人類精神的傑作」,「鼓勵思考、辯論和抗爭,成為自由、和平、人權、廢除奴隸制,以及民主和機遇強而有力的象徵。」目前全球共有超過300座分身,其中近200座在美國。

今年1月美國鑄幣局為記念成立225週年,發行系列紀念金幣,首次計畫將系列金幣的自由女神白人女性形象,改為非裔、亞裔、西班牙裔等版本,反映美國文化和族群的多樣性。

終結獨裁 民主轉型

南韓總統民選

【林家鴻專題報導】韓國和台灣在近代史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兩國同遭日本統治,接受美援,並於20世紀脫離長期的威權統治,成為新興民主國家。

30年前(1987年),台灣解嚴,那年10月12日正好是韓國正式確立總統民選慣例的日子。韓國人民為了在獨裁者底下爭取民主制度,曾付出無數血淚和生命,其中1980年的「光州事件」犧牲最大,是韓國最重要的民主化運動之一。

1970年代,韓國政權把持在軍事集團手中,1979年獨裁者朴正熙總統被親信刺殺後,同樣迷信「槍桿子出政權」的國軍保安司令全斗煥趁勢崛起,派遣空降部隊、步兵團及戰車部隊進軍首爾,發動軍事政變,即位第10任總統。全斗煥的崛起令爭取民主、自由近十年的韓國人民再度感到希望落空。

1980年,韓國各地反政府抗爭風起雲湧,民主運動人士要求全斗煥下台。面對民怨沸騰,5月17日,全斗煥先是宣布擴大戒嚴,禁止批評元首、逮捕民運人士,關閉大學和國會,5月18日爆發歷時10天、著名的「光州事件」,由於全斗煥政府派軍進駐光州,在全南、朝鮮大學等學生運動基地搜捕示威學生,學生與軍人發生衝突,數人被打死,和平抗爭逐漸變調。

隨著光州逐漸被軍隊封鎖,軍民衝突進入白熱化,超過20萬名市民參加武裝抗爭,出動200多輛公車和出租車突破封鎖線,男女老少手持鐵棍等武器,與軍人在車站等處發生流血衝突,傷亡慘重。21日民眾從軍警部門搜刮武器,與軍隊一週的巷戰,一度占領省政府,將軍隊逼至郊外。26日,數千輛軍事坦克進城,民眾躺在地上欲阻擋坦克,卻依舊遭軍事鎮壓。

埋葬光州民主化運動犧牲者的墓園。

「光州事件」的死亡數字,迄今官方與民間無法達成共識。官方公布數字191人死亡,但民間統計約2000人。整起事件雖以失敗收場,但過程中人民互相照顧,凝聚出追求民主的向心力,對韓國近代民主發展影響相當深遠。

1987年當全斗煥7年總統任期即將結束,時逢韓國籌辦漢城奧運,全斗煥最終在民意的催逼及國外施壓下交出權力,接納總統直接民選等改革建言。全斗煥卸任後入獄,韓國人民終於走出多年的軍政獨裁統治陰影。

懷柔同化 內台融合

日治首任文官總督

田健治郎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自1895年由清國割讓給日本後,為鎮壓抵抗殖民統治的台灣人,台灣總督長期由軍職武官擔任,握有行政、軍事、立法等絕對權力。直到統治台灣的24年後,社會狀況趨於穩定,第一位文官總督田健治郎終於在1919年10月29日走馬上任。

田健治郎受派前往台灣,主要任務是為實行「內地延長主義」,將殖民地台灣建設為日本內地的延長。當時所謂的「內地」,指的是日本本土,台灣並不是屬於內地的一部分。其政策包括內台融合、內台共學、內台共婚等,除了宣示將對台灣人與日本人一視同仁,同時也是同化的政策,讓台灣人和日本人一樣盡國民義務並效忠日本天皇。

田健治郎出生於1855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出身當時的執政黨,即由日本首位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擔任總裁的戰前日本第一個政黨「立憲政友會」,來台擔任總督前,曾擔任議員、神奈川縣警部長及管理交通、通訊電力等業務的「遞信省大臣」等職務,在卸任台灣總督後返日轉任日本農商務大臣兼司法大臣,1925年任樞密顧問官。

這位首位文官總督任內完成許多重大改革,例如改革地方制度為五州二廳、公布「關於應該在台灣施行的法令之法律」 (簡稱「法三號」),取代舊有「三一法」為統治之根本大法,並設府評議會討論律令施行之相關問題。改革地方行政為州市街莊制,並設協議會以備諮詢。廢止笞刑、廢止小學教師配戴武士刀、通過日台共學制度、台日通婚制、任用工程師八田與一修建嘉南大圳、促成東宮行啟之巡禮儀式等。

在歷任台灣總督中,除了田健治郎外,其他較知名的還有出身海軍大將的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出身陸軍中將的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出身陸軍中將的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等人,其中第13任總督石塚英藏因為霧社事件處理不當而引咎辭職下台。

值得一提的是,巴克禮牧師在社會誤解基督徒、甚至出現殺害基督徒慘案的社會氛圍之下,仍然接受台南府城仕紳託付,在日軍大軍壓境無人敢前往的狀況下,帶著委託書前往二層行溪畔與日軍談判,當時帶隊的正是乃木希典將軍。

雖然日本殖民統治是台灣傷痛的一頁,但唯有毫不隱藏地認識歷史,我們才能更清楚看見未來。

燕雀雖小 亦有大志

台灣文化協會

【林婉婷專題報導】在1920年代、日治時期下的台灣,曾有一群青年夢想讓「台灣」帶領亞洲走入全世界眼光下。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於1921年10月17日,選擇在台北市大稻埕靜修女子學校(今靜修女中)舉行創立大會,出席者不乏醫師、律師、學生。

事實上,早在1914年,台灣就有知識分子試圖組織團體與日方進行非武力對話,但成立沒過幾個月就被迫解散。1920年代,日本治台理念改採同化政策;且1918年,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在世界影響力劇增,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支持每個族群決定自己的政治與生存,對當時世界眾多受殖民地區而言是福音。

在此狀況下,1920年,日本的台灣留學生共組新民會,由林獻堂出任會長,出版《台灣青年》雜誌,目的是在台灣政治社會與法律推行改革。1921年開始,基於體制內准許的民主權益爭取,新民會開始長達14年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同年,台灣文化協會誕生。

儘管台灣文化協會的設置目的是為了推行文化普及,透過報章、演講與戲劇方式改變台灣人過度迷信、僵化的習慣。但文化推廣背後本身即與政治有關聯,啟迪民智本身實際上就是一種民權意識呼喚。

為了更有效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新民會特別於籌組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但被日方多次禁止,最後爆發「治警事件」,警方大量逮捕政治參與者。治警事件讓台灣人記憶回到武力鎮壓的恐懼,多數人噤若寒蟬,但投身政治參與的青年們卻越發火熱。事件平復後,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因此被更多人理解、重視。後來組織走向地下政黨化,且遇上全世界受左派、右派立場拉扯影響,不同理念的青年們也各自分派四散。應證當時日本政府所指,讓台灣社運組織瓦解不是靠施壓,是內鬨。

現代人們安享民主政治的成熟果,忘了當初含淚養育自由花,也失去持續向前的志向。台灣文化協會理事蔣渭水曾說:「我們台灣人手中,握著世界和平的第一把鑰匙呢!」期待我們每個人都能心中有蔣渭水的鴻鵠大志。

慘烈抗日 幾遭滅族

霧社事件

事件爆發現場慘況

【林婉婷專題報導】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為配合日本本國政策,從軍事鎮壓治理原住民族變成民族同化。為了獲取土地山林資源,進行各種強制樣板部落建設,卻無法以教育與物資的略施小惠改變勞役剝削等根本問題。經過長期壓迫,賽德克族人決定武力反抗。

1930年10月27日,百餘位日本人聚集霧社公學校參與運動會,隨日本國歌響起,賽德克族人闖入會場;莫那‧魯道率族人進攻霧社分室,取得大批槍枝彈藥。日方以飛機投彈、山炮等軍武鎮壓起義的原住民族,另用國際禁止的毒氣攻擊,並策動「同族相殘」:組織未參與反抗的部落為「味方番」襲擊隊,與起義者對抗。直到12月初莫那‧魯道在深山中飲彈自盡,長達1個月的「霧社事件」終告結。

霧社事件後,1200多名族人僅剩半數存活,近半是自縊。倖存者被集中在收容所,味方番在日方煽動下於1931年對其展開復仇,造成200多人身亡,為「第二次霧社事件」。同年5月倖存者遷至川中島(今南投縣仁愛鄉西北端清流部落),隨後日方還有多次對內肅清。

當時平地人透過報紙、文學來理解、傳播、聲援霧社事件。如蔣渭水為首的台灣民眾黨於《台灣新民報》設立專欄討論,直至第二次霧社事件。寄送揭發文件至國際組織和日本政府,尋求更公正的案件調查。
國民政府來台後,為攏絡原住民族,將莫那.魯道奉為抗日英雄,但山地政策依然以侵略為目標;稱原住民族為山地同胞,卻要求一律改用漢人姓名。

其實,最早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中,就可以看見排灣族為了捍衛生存之土地而流血反抗。1902年「人止關之役」,賽德克族利用對山林環境的熟悉擊退具有武力優勢的日本軍警。同年「南庄事件」,賽夏族及泰雅族忍受不了日本政府長期對林木和人力資源侵占與奴役,群起反抗,改變日本對原住民族土地管理政策走向。1914年,太魯閣族以2000名戰士對抗日本2萬多軍人,苦戰80多日。在每張不同殖民面孔後,都能看見同樣的利用與略奪,如何重新找到民族力量,是未來重要課題。

刻劃殖民 反抗壓迫

送報伕

【陳逸凡專題報導】日治時期的台灣人,想要在日本文壇嶄露頭角並非易事,本名楊貴的楊逵則是其中的異數。1934年,楊逵將自己的短篇小說〈送報伕〉寄到東京參加小說徵文比賽獲得第二獎(第一獎從缺),全文並刊登在該年10月號《文學評論》雜誌。然這篇小說因涉及台灣製糖公司剝削農民惡事,導致該期雜誌在台灣遭查禁,相關評論亦被封鎖。

〈送報伕〉講述一位背負著家人期待的台灣青年楊君帶著家人勉強湊出的錢,遠赴日本留學。為養活自己,他好不容易找到送報生的工作,身上所有的錢在老闆的要求下,全都繳納成為保證金,在下雪的清晨穿著單薄衣物外出送報,並與眾人棲身於低矮的閣樓中,睡覺連翻身的空間都沒有,好在有熱心的日本同事願意借錢給他吃飯。

想不到沒幾天後,老闆改派楊君去推銷報紙,但就算每天推銷至半夜,業績仍達不到老闆要求而遭惡言相向,在連續工作20天後,慘遭老闆開除,只給了極少的工資,保證金還以工作天數不足為由遭到全數沒收,兩者相加之後不僅沒賺錢,反而虧損。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惡老闆的慣用手段,已有人在一錢工資都沒領到的狀況下,就被騙去了高額保證金並遭到開除。

楊君想起離開故鄉前,全村的人同樣遭到製糖公司脅迫賤價出售土地,父親因不願賠本而抵抗遭到毆打,最後仍不得不出售土地,自己離家前母親含淚鼓舞他要用功讀書,最後甚至抑鬱而終。這個刺激鼓舞了他積極串連受到剝削的勞工,最終成功向派報社老闆討回屬於勞工的權益。

〈送報伕〉取材自楊逵留學日本時期的打工經驗,描繪弱勢者團結起來,跨越國族疆界,攜手對抗壓迫者的理想。事實上楊逵在1927年就返台參加農民運動,一生為實踐左派理想進出監獄無數次。1948年,因起草「和平宣言」,呼籲文化工作者一致團結起來,社會各方為人民的利益而奮鬥,並防止任何戰爭波及台灣,監督政府還政於民,因而觸怒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陳誠,遭軍法審判送至綠島囚禁10年之久,服刑期間的《綠島家書》也在死後才送至家屬手中。

楊逵的一生雖然窮愁潦倒,然而他高貴的心靈卻已成為台灣公認最寶貴的資產之一。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