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聚珍講堂:什麼是基督徒該有的樣子?

《基督徒不服從》新書分享會

「沒時間讀完一本書,就來聽一場演講」,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書房「聚珍講堂」不定期舉辦講座,讓讀者與作者面對面;包括新書分享、手作課程、小展演等,讓弟兄姊妹享受知識性的五感體驗。講座或活動場地接洽請電:06-2356277#141。


(攝影/陳逸凡、康紘齊)

2017年9月15日(五)晚上7:00~8:30
台灣教會公報社書房
◎整理 莊博凱、張允恩

基督徒身分的想像與樣式判準

◎鄭君平(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督徒該有什麼樣子?」主持這場新書分享會的鄭君平牧師在一開場就拋出這個問題給在場的參與者。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或想像?鄭君平說,前陣子他受邀在一個青少年聯合聚會中分享,他對在場的青少年做了一些調查。

首先,鄭君平問在場的青少年,認為自己是基督徒的舉手,有超過四分之三的人舉手;接著他又問,曾經受過堅信禮或成人洗禮的呢?約有三分之一;再問,那麼曾經受過小兒洗禮的?大概過半數。最後,他問在場的青少年:「為什麼你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基督徒呢?」有人說:「因為我的爸爸是牧師。」也有人說:「因為我愛耶穌。」或「我覺得耶穌像我的朋友。」還有人引聖經的句子:「因為我口裡承認,心裡相信。」而更多的,是這樣回答:「因為我都會去教會做禮拜,還有服事。」

鄭君平覺得有趣的是,明明他在前面已經調查過大家是否受洗,卻沒有一個青少年拿這個來當作基督徒的標準。但對許多大人或以教會體制來說,受洗與否,卻常被當成是不是基督徒或教會正式會員的標準,甚至得救的確據。那麼,怎樣才算是一個基督徒呢?

這樣的問題挑戰了在場的聽眾,特別是自認為是基督徒的聽眾。它考驗的不只是基督徒「身分」的想像,也考驗著什麼是基督徒「樣式」的判準。

山羊與綿羊的差別

鄭君平接著提到,馬太福音25章記載了耶穌說的三個關於「末日」的比喻。第一個比喻要信徒警醒等候主的再臨;第二個比喻要信徒忠心盡責,不負所託;而第三個比喻則是耶穌第一次,也可能是唯一一次,直接以「末日審判」的景象,進一步闡明主所託付的職責,即得救的條件為何。

鄭君平說,到那日,人子做王再臨之時,會將地上萬民如牧人把綿羊從山羊中分別出來一樣,分成兩群。唯有「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落異鄉,你們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害病,你們照顧我;我坐牢,你們來探望我。……既然你們為我的跟從者中最微小的一人做,就是為我做!」(馬太福音25章35~36、40b節)的一群,才能被主稱為義人,並得著永生,而另外一群,就只能在「永不熄滅的火中,受永遠的刑罰」。

在猶太律法中,綿羊和山羊都是潔淨的動物。然而耶穌卻以此為比喻,正是要提醒眾人,別被虔敬的外表或合節的禮儀給矇騙了,因為「不是每一個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天國;只有實行我天父旨意的才能進去。」(馬太福音7章21節)

相同地,基督徒對於自己是基督徒身分的想像也不同,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就像是你覺得某個人的行為很符合自己對於基督徒的印象,但不表示這個人就是基督徒;相反地,也會有自稱是基督徒的人做出不符合你心中認定基督徒應做的事。那麼,基督徒該有什麼樣子,真的有一個判準嗎?還是說,這個問題其實有更多值得討論和想像的空間?

出於順服的不服從

鄭君平最後舉了《基督徒不服從》書中一個故事。他提到,當吳靜如隨著移工們的腳步,踏入已許久未進的教堂時,她說:「我也更看清有太多移工躲在儀式的後面,以為上了教堂就能得到天主的庇佑,眼睛不學著張開,腦子不學著打開,什麼都不做;也看見有很多神職人員,可以在祭壇上向教徒講道宣教,但是下了祭壇,除了身上還穿著神父修女服外,其實連教徒都談不上。」這是何等嚴厲的指控!然而最終,她體認到:「我還是不常上教堂、甚至沒讀經。但是,我可以確信我是天主教徒。因為我在階級運動的路上,看見祂最小的兄弟;也同樣在這條路上,看到自己的懦弱、無能和對聖母瑪利亞的依賴。我知道不見得要用嘴讚美主、不一定要透過禮拜儀式,甚至其實也不一定要讓人知道我是天主教徒。但是我自己知道,我目前的實踐著實得依賴我的禱告才能繼續往前。走出教堂之後,才會走向一個更靠近天主的地方。」在比喻中,耶穌親自化身為那「最微小的」,而他們正是移工、是街友、是窮人、是冤獄中的死刑犯、是受歧視的同性戀者、是土地被強占的原住民與受欺壓者、是無權利的兒童與青少年,甚至是無聲為自己抗辯的大自然。

和吳靜如一樣,書中其他9位作者雖來自不同教派,也關注著不同領域的議題,但他們當中卻有一個共同點,並不是「天生反骨」,而是他們都曾在自己的處境中,認真思考作為一個基督徒,這樣的身分究竟有何意義,並以行動將信仰實踐出來。

鄭君平總結說道:「這是9個基督徒的「見證」,但卻跟我們平常在教會常聽到的那些很不一樣。回到我所服事的青少年事工,深知典範在青少年生命成長與信仰歷程中的重要。而這本書也不只是9位基督徒的見證,更有交織在這些故事中,作者們對其所關注之議題,精闢深入的觀察與分析。這正是當代台灣青少年所需要的典範。」

要青少年學習「不服從」?「順服」豈不是基督徒的美德嗎?然而,這看似逆道的書名背後,誠如長期致力原住民運動的伍杜‧米將所言:「或許安定是我們追求的生活樣態,然而不公義而來的安定,卻隱含著更多的侵害、壓迫,甚至殺戮,和諧的假象並不能合乎上帝的旨意,祂將世界交託給人來管理,公義便是管理這俗事的原則,向上帝祈求智慧,珍視普世人權,對於不公義的不合作不服從,便是對上帝公義的順服了!」

學耶穌,在世俗中逆向行駛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究竟怎樣才算是一個「基督徒」?什麼才是基督徒該有的樣貌呢?《基督徒不服從》的主編管中祥首先提到,這本書早在2015年就籌備出版,歷經邀稿、整理、因故擱置、更換出版社等狀況,一直到確定在今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40週年紀念的時刻出版,過程很不容易,還有幾位作者在出書前更新了文章內容,把2016、2017年初的議題進展補充進來,讓本書更貼近現況。

為此,管中祥先謝謝台灣教會公報社社長方嵐亭牧師,願意承攬這本書的出版工作、在北中南舉辦新書分享會,讓書所要傳達的想法不只在同溫層被看見,也能讓更多平常不會接觸到的人,有機會了解正在台灣發生的事情。

基督徒是學像基督的人

管中祥首先說,基督徒對於自己身分的想像,就是如何看待信仰與生活。基督徒信仰與生活是毫不相干,還是緊密連結?如果肯定信仰與生活是一體,那又該怎麼結合?對自己而言,信仰如何,生活便如何。信仰與實踐不應該是衝突,而是一種行為及認知的呈現。

管中祥提到,自己受基督教媒體的邀約撰寫文章時,常被要求寫出「基督徒觀點」,但仔細想,到底面對各種社會事件,基督徒要有什麼觀點?能有什麼觀點?從外顯的形象、言行到非基督徒對基督徒的刻板印象,基督徒是否只能有一種觀點?管中祥分享自己的經驗提到,自己曾當過教會執事,也參與各種宣教活動,這些熟悉的教會活動,卻讓自己的心態慢慢地從「人定勝天」變成「人沒什麼」,也漸漸地臣服於上帝。

管中祥認為,基督徒,就是學像基督耶穌的人。他認為耶穌就像「逆向行駛」的人,生在馬槽,結交社會底層的人,與一般人追求的方向相反。耶穌關注不公義、為不合理的事件發聲,為沒有愛的信仰提出批判,也關心、陪伴弱勢及邊緣人,並提出改善不公義狀況的建言。這些就是他認為基督徒該有的樣子。

「假設說有間教會在社區中存在了20、30年,有天教會搬走了,社區裡卻沒有人知道,那麼這間教會等於不存在。」管中祥說,相同地,如果基督徒的言行無法讓人看到耶穌基督的行為樣式,那麼這個人恐怕很難說他有「基督徒身分」。

衝擊後的改變

管中祥表示,他相信多數基督徒是出於愛來關懷別人,但有時候卻會忘了思考「這個社會的弱勢者是怎麼產生的?」教會常討論怎麼關心受害者,卻較少討論如何改變這結構。面對原住民傳統領域、廢除死刑、同性婚姻等社會議題,真能一概以個人或特定族群因素來討論,卻忽略這些事實與社會結構間的關聯?可曾想過,改善社會問題若只透過殘補式(Residual Model)的措施來處理,只會無止盡的製造社會問題?基督徒其實還有許多要思考地層面。

管中祥坦承,自己原本也沒有意識到基督徒身分與社會運動之間的關聯性,直到受教於黃肇新老師的「解放神學」,他才被那些基督徒及神學學者的樣式衝擊,開始思考「基督徒」的意義和行為到底是什麼?後來,因緣際會下參與了二二八紀念追思禮拜,看到周聯華牧師以及翁修恭牧師對二二八受難者家屬的關懷,聽到禮拜中安慰的講道,充分感受到這兩位牧者所體現的不只是作為「牧者」,更多的是展現身為「人」如何行出對於「基督徒」的身分認知。

管中祥受到另一次的衝擊,是參與野百合運動。由於自己受黨國家庭的背景,自小耳濡目染,對於社會運動的想像和資訊多來自電視新聞的報導。但是當自己參與野百合運動時,卻發現親身經歷與新聞播報的內容有極大差異,因而動搖了內心曾深信不疑的「事實」。其後,雖然解嚴了,號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了,卻在現實中硬生生經歷了「審稿機制」的壓迫。在一連串的經歷中,他發現所學、所認知的事情與所經歷的真實並不和諧,因此,重新思考自己的「身分認同」。「也就是說,不是問基督徒應該要有什麼樣子,而是問作為一個人,該用什麼樣子去面對這些社會事件帶來的不和諧感。」

找到出發點

管中祥老師最後提到,實踐信仰的人和從事社會運動的人很想像,可能是理想主義者,或是體制下的受害者,但是這些人在爭取自己權益的同時,也在爭取整體社會的權益,包括空汙、勞動權益都是如此。社會學者說過,一個社會是否進步,取決於人們對社會運動的認知與參與;相同地,一個人的信仰是否有根有基,也取決於他對自身信仰的認知和參與。

管中祥說,對部分基督徒而言,這本書可能很屬世,但是卻能帶出很多屬靈的信仰反省,透過書中的故事,帶領大家認識台灣到底發生什麼事,並認識原來基督徒也能有不同的樣貌。當然,社會上絕對不只有這9個領域有基督徒獻身運動,長期照護、教育改革等,還有很多領域值得書寫與挖掘,甚至,同一個議題也會不斷有新的人投入,產生新的經驗和新的行動。或許,這世代的基督徒們能以這9個故事為出發點,去思考和討論基督徒可以有的樣子,去幫助弱勢邊緣者發聲,去批判有問題的體制,去和正在這土地上發生的事件對話。

 

回應│時間

志同道合,一起實踐

管中祥分享後,主持人鄭君平牧師首先回應。鄭君平說,如果基督徒的倫理行動永遠需要兼顧信心軟弱的人,那麼在充滿價值多元的世代中,如何向有問題的制度提出批判、甚至採取抗爭行動?當遇到認知與經驗衝突的違和感時,又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當基督徒拿掉這個身分,回到身為一個人的身分,又會有怎樣的認知與樣式?在離開了教義、教條、儀式之後,還能否稱之為基督徒?這9個故事的主角有些是基督徒、有些不是基督徒,但這些生命故事卻為我們展演出不同的基督徒的樣子,這是我們在探尋「什麼是基督徒該有的樣子」時,可以用來借鏡及反思的素材。

最後,礙於時間,管中祥一併回應現場提問。管中祥說,當教會生活與現實生活產生衝突;當關注人權與社會公義,卻害怕因此被迫害;當透過社會運動而進到體制內,卻被體制同化;當專業學識與信仰教導產生了認知的不和諧時,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和觀點去呈現基督徒的樣子?簡單說,就是努力去實踐你所認知的基督徒的樣式。可以改變實踐信仰的策略和行動,但不可以改變的是初衷和心志。信仰唯有持續不斷的實踐,才比較不會失焦或失去初心,也比較能堅定自己的心志。如果擔心自己在實踐的過程中被改變,那就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實踐,大家可以彼此監督、平衡,就不容易被問題或制度給同化。

主編| 管中祥 出版| 台灣教會公報社 定價| 300元 購買請洽:台南| 06-2356277#163 高雄| 07-3220380 台中| 04-22235801 台北| 02-23622747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