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讀聖經就像看電影

李明翰

如果你想要深入探究一部電影,你會注意到什麼?

首先,我們可能會仔細觀察電影裡的對白、動作,認識每個角色的性格,並在與他人的互動中看見張力。再者,每個場景的地理環境、道具的設計與擺放,可能都有其象徵意義或哲學意涵;還有場景所處(指涉)的(歷史)世界有其背景,在眾多考察下能更豐富我們對電影本身的理解。

另外,我們也會極力想知道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透過媒體訪問得到解答、猜想電影與導演自身處境的關聯,或從其他作品得知導演風格,都是試著去探索「導演意圖」的方式。這跟讀聖經很像啊!

接下來我想用文本中、文本背後、文本面前的三個世界做類比。文本中的世界(world of the text),即經文描述的那個世界(如福音書所描寫的耶穌世界)。想要認識聖經在說什麼,就要先理解旁白(敘事者)與演員(聖經人物)的所言所行之意義;於是,我們須認識這些場景發生時是在什麼日子?在哪裡?這些人事時地物的敘述手法的文學性為何?另外,當時的政治局勢、社會風俗為何?當時的人怎麼看這段故事?

接下來,我們進入到文本背後的世界(world behind the text),即寫作時面對和回應的那個世界(如約翰福音的作者寫給他的目標群體)。令人沮喪的是,作者已死,我們不能拿著麥克風問福音書的作者說:「你寫這段到底想表示什麼?」因此,我們只能藉由成書的背景以及目標讀者的處境,去推測作者的意圖。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對目標讀者的社會、政治、經濟處境等有所了解,或是將作者其他作品的寫作風格加以研究、進行比較。

最後,便是來到文本面前的世界(world in front of the text),即現代讀者所處的這個世界。性別、階級、工作、社會、文化、種族等建構我們的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看見經文不同的面貌。此時,作者的意圖,或許不是我們最想要關注的,而是去思考自己的經驗在這段經文中「活」出了什麼真理。

這三個世界,在我們詮釋文本時,不斷拉扯、辯證、碰撞、交流。我們對聖經說話,也讓聖經深刻地對我們說話,改變我們的生命,明白、遵行上帝的話語。

(作者為台南大專青年)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