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凡台南報導】台灣西洋文化研究會取得長榮大學、台灣大學歷史系等單位支持,由政論家胡忠信籌措經費,紐約市立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李弘祺籌辦,分別於台北、台南舉辦「宗教改革與現代世界──馬丁路德發動改教500週年紀念演講座談會」,台南場於11月4日於台灣文學館登場。
台灣神學院歷史教授鄭仰恩以「路德與加爾文:兩位改教大師的貢獻」為題演講指出,歷史的轉變,必須要有基礎在前。中世紀末期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多元溫床」,路德之前還有許多的改革家,包括但丁、威克里夫、胡司等人,天主教體制內也有許多改革運動,甚至有直接挑戰天主教的異議運動,只是後來遭到宗教裁判所的鎮壓,在醞釀兩三百年後,路德出現才能夠馬上得到歐洲社會的回應。
鄭仰恩指出,路德的「終末意識」使他具有急迫感,深刻的罪的意識使他主張基督徒是義人也是罪人,更大膽宣告「愛上帝,勇敢的犯罪吧!」深信得救是上帝的恩典,無法靠個人努力完成。在海德堡辯論中,路德批判當時天主教會的「榮耀神學」,企圖透過自己的功德獲取上帝的拯救。路德也挑戰中世紀的婚姻觀,認為婚姻是要成為彼此的伴侶,挑戰從11世紀起天主教神父守獨身的觀念,並與修女凱蒂結婚。
鄭仰恩認為,路德的神學發現帶來「激進恩典」的概念,在宗教事務上,完全排除人的作為,以及可能和上帝談條件的籌碼,每一個罪人都只能依賴上帝恩典來重新做人。這代表每一個人在上帝前面絕對平等,萬民皆祭司的概念也推翻了中世紀的聖俗之分,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都能回應上帝。
加爾文深受路德影響,將路德開創的觀念,轉化成教育、法治、體制和紀律等生活過程,也就是「一切要活出上帝的榮耀」,並由此發展出破除偶像的觀念,掃除一切會取代上帝形像的偶像。鄭仰恩指出,加爾文主張要跟天文學、自然科學對話,在當時是很新的觀念,興辦學校、廣收歐洲各地學生則帶來世界性的影響。加爾文對上帝主權信仰、對墮落人性的不信任,也成為開創公民社會及現代民主社會的先驅。
台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伍碧雯則提出當今歷史學界普遍看法,「找不到槌子、找不到釘子、沒有目擊證人、當時的資料沒有記載、路德也從未提過此事」,因此路德將〈95條論綱〉釘到教堂的故事,可能只是後人浪漫的想像。
伍碧雯指出,1938年路德誕辰455週年紀念日,德國發動「國家水晶之夜」攻擊猶太會堂,納粹根據路德著作宣稱「路德在他的時代是最偉大的反猶者」。在宗教改革500週年的時刻,德國基督教會選擇正面處理馬丁路德與反猶問題,讓德國社會知道,路德有其光明面、也有其陰暗面及盲點,還原平凡人真實的一面。至於1440年之前就已出現在威登堡教堂外牆的「猶太豬」雕像,德國教會與市政府也決定予以保留,並在其下設立警示紀念碑,避免後人重蹈覆轍。
中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高文琦、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楊艾琳、長榮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莊雅棠等,則分別就不同面向探討宗教改革及路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