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媽媽來合唱 郭芝苑傳承本土音樂

【林家鴻苗栗報導】苗栗縣的庄腳有一群婆婆媽媽組成的合唱團,10多年來在苑裡長老教會會友、留美聲樂家阮文池訓練下,征戰海內外,足跡遍布全國各鄉鎮。「郭芝苑室內合唱團」是全台灣唯一致力於推廣「國寶級音樂家」郭芝苑先生作品的團體,團員義務演出,自掏腰包付交通費,無私奉獻就是希望本土作曲家受到重視,傳承本土音樂。

長榮中學傑出校友郭芝苑(1921-2013)是「台灣現代民族音樂先驅」,出身苗栗縣苑裡鎮的他在台灣音樂史上地位舉足輕重,締造許多「第一」紀錄。他是台灣第一位發表管弦樂曲、鋼琴協奏曲的作曲家,完成台灣第一部歌劇〈許仙與白娘娘〉,並為台灣第一部台語電影〈阿三哥出馬〉編寫配樂。而一度紅到巴黎的台語音樂劇〈牛郎織女〉,則是郭芝苑在台語被禁的戒嚴年代勇敢為青少年而作。

郭芝苑一生淡泊名利,曾驕傲的說:「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地位。」他開創西方古典音樂與台灣傳統民族音樂融合的門徑,廟口常見的南管調、北管調、歌仔戲調、卜卦調是他取材的元素,作品蘊含對鄉土人文的無限關懷,類型包羅萬象,交響曲、室內樂、小提琴作品、藝術歌曲、民謠、流行歌曲等無一不包。台灣人耳熟能詳的台語童謠如〈嬰仔睏〉、〈秀才騎馬〉、〈火金姑〉、〈六月茉莉〉也出自他手。

 (相片提供/郭芝苑音樂協進會)

 

催生素人合唱團,音樂非都市人專利

基督徒聲樂家、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老師阮文池熱愛鄉土,堅持用台語歌曲作為合唱團的教材,2002年有感於不諳中文的郭芝苑棲居祖厝,年逾8旬仍孤單堅持創作台灣音樂,決定與前輩成立「郭芝苑室內合唱團」推廣台語藝術歌曲。

〈紅薔薇〉等郭芝苑的台語藝術歌曲,不同於〈望春風〉這類的民謠,以台語詩的形式創作,引詩入樂,旨在呈現更細緻的台語文化。

郭芝苑生前常道,「音樂不是都市人的專利」,阮文池依此信念放棄在其他合唱團指導的機會,在故鄉號召苑裡鄉親和通宵、梧棲等中部素人加入合唱團,一視同仁給予專業訓練。20名團員與阮文池亦師亦友,每週五晚上到他家練唱,婆婆媽媽占多數,有高中、大學老師,也有上班族和家庭主婦,每年演出至少十餘場,目前持續為催生郭芝苑紀念館努力。

11月10日本報記者前往阮文池住家,駐團牧師、苑裡長老教會牧師陳明輝在一旁默默陪伴合唱團練習,手裡泡著咖啡靜候款待時刻,他團員分享,長老教會本身很重視本土文化和母語。陳明輝每次練習結束時帶大家祈禱,有團員說內心感到一股安定力量。

攝影/林家鴻

合唱團當天排練台語歌舞劇〈鳳儀亭〉,這齣劇講述呂布與貂蟬故事,過去曾因國民黨禁台語政策停演半世紀,近年由郭芝苑合唱團重現經典。阮文池說,別小看團員的年紀雖長,他們資歷豐富,唱起台語歌來富含感情,至於歌舞劇更需要長時間訓練,才能達到藝術要求。「也曾認真教過大學生,但4年畢業就都跑掉了,但這些人都跑不掉。」阮文池一番幽默話語甫畢,就有團員立馬自嘲:「無路通走啦!」現場笑聲四起。

推廣本土音樂和文化,提升民族自信

阮文池表示,合唱團也很希望演繹台語故事的歌舞劇,只是現在叫年輕人用台語創作恐怕很難,「芝苑仙」晚年曾欲創作一齣以綠島政治犯與鄉長女兒愛情悲劇故事的作品,只是後來沒完成,還是很期待能表演新的劇目。

阮文池回憶,「芝苑仙」逝世前幾年仍心繫母語傳承,他埋首琴房又寫了數十首童謠,希望「給年輕人唱」,現在由合唱團員葉雪娥在苑裡最大的小學客庄國小做推廣。阮表示,許多台灣鄉親不熟悉「芝苑仙」這樣的一代作曲家,期望有更多歌唱團體能一起推廣郭的作品,讓更多人肯定本土語言和音樂之美,提升民族自信心。

郭芝苑室內合唱團團長阮文池。(攝影/林家鴻)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