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隱身他族 馬卡道尋歷史

魚籃文化舉辦講座談原民文化復振 面對衝突傷痛記憶 認同自己真實身分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新北報導】魚籃文化獲行政院文化部補助,舉辦一系列關心台灣文化講座,11月11日邀請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研究生潘智傑分享「隱藏屏東鄉間的原住民:馬卡道族」。

潘智傑出生於加蚋埔,是屏東縣境內的馬卡道族部落。他強調,過去台灣學界延續日治時期研究報告,將馬卡道劃入西拉雅族亞群,但根據語言親緣關係,部分馬卡道語可與屏東排灣族語互通。此外,馬卡道祭祀的祖靈是「阿姆」,並不是西拉雅祖靈「阿立祖」,也凸顯出了一個問題,馬卡道祖先必須隱藏自己身分所遭遇的掙扎,是否更甚於西拉雅祖先?

潘智傑指出,馬卡道祖靈阿姆的居所是在排灣族口社部落,他採集田野資料及尋找有關加蚋埔部落文獻的研究過程中發現,加蚋埔與口社兩部落曾留下相互出草的歷史紀錄。雖然現今幾乎漢化的加蚋埔部落已經淡忘過去染血的歷史,但口社部落排灣族人對染血歷史的記憶卻十分深刻,他們透過口傳方式,保存了口社部落的傷痛歷史記憶。

由屏東縣政府補助馬卡道復振計畫,使馬卡道族人前往口社部落祭祀,潘智傑說此過程引發口社部落不滿。身為加蚋埔部落一員,他期待將來有一天有能力協助兩部落面對過去衝突的歷史,有機會進行和解儀式。

加蚋埔經過了許多沒有祭祀祖靈阿姆的世代,原因是族人隱藏自己身分。潘智傑指出,族人之所以隱藏身分乃因遭到中國閩南移民壓迫,不過其他祭儀文化仍繼續按時節氣舉行,也仍然有祖靈指派祭祀的女祭司文化、流傳著屬於馬卡道的神話。這些都表現出馬卡道族人不忘本的堅持,只是族親對自己身分的認同錯誤,以為自己是中國閩南的後裔。

加蚋埔目前會講族語的族人僅存祭司潘姓阿嬤一人,潘智傑努力採集祭祀歌謠與祭儀會用到的各樣名稱,將母語記錄下來,期待將來能夠成為國民義務教育的認識在地文化教材。他強調,認同自己真實的身分才有使命。就民族的發展來說,教育的推動很重要。

潘智傑進一步指出,採集原住民族神話的重要性,除了在於保存文化及發展以外,還有透過從神話認識傳統領域,因此他採集自己部族的神話,是認識馬卡道族傳統領域的重要過程。他發現,馬卡道神話之一的「四目公」(有四隻眼睛的神靈),屏東排灣族也有同樣類似的神話,只是雙方神話出現親緣性的原因為何,目前還不得而知,有待持續研究。他強調,若說馬卡道是西拉雅的旁支,馬卡道族不能接受;而平埔族要正名,也不能沒有馬卡道。

加蚋埔部落位於屏東縣高樹鄉的泰山村,今年馬卡道復振文化活動,由於「學界介入」,族人在祭祀所穿的服飾是西拉雅族服,潘智傑表示,明年夜祭,族人將穿起自己的馬卡道族服。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