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藉聖餐與我們立約

◎生之犬

在我聚會的教會,舉行聖餐時,每每援引哥林多前書11章23~29節,然後唱聖詩221首〈在早上帝默示聖經〉,多年來行禮如儀。為此我對這段聖經的字面尚算熟悉,近來每次舉行聖餐時,都會更深去思考當中的意涵:這只是個儀式,藉以見證我們的信仰?或當中有進一步的訓誨,使主耶穌舉行的最後晚餐仍然對著今日的我們說話?

最後的晚餐,可以視為主耶穌基督在這世界上留下來的教訓之一,延伸出的聖餐禮,與洗禮同列為基督教會的兩個聖禮。聖餐禮有教會對信徒的接納、信徒在基督合一的意義,更重要是對基督耶穌生命的接受,使人有分於神的生命。

孩提時,我看到長輩能領聖餐、自己不能,因而感到憤憤不平,現下想想不僅幼稚,而且無知至極。若不曉得當中的深層意涵,即使領了聖餐,又有何益處呢?每每想到這件事,總會萌生一個省思:那麼今日的我曉得了嗎?我今日若還是懵懵懂懂,那與年幼的我又有何異呢?只是我今日不若當年會被攔阻罷了。

關於聖餐,這個世界或許會模糊焦點,人們或許會淡忘真正的意義,若不回到聖經,我們也許會人云亦云,也難以領略那直到今日仍藉著聖經說話之主的心意。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根基除了聖經無他,靠著聖靈隨時的幫助,及弟兄姊妹在主裡真實的交通,我們能略略領受真實。

主所立的晚餐,馬太福音26章記載了,馬可福音14章寫下了,路加福音22章也描述了過程,哥林多前書11章重現了福音書,在10章並論及聖餐的本質。這些經節都記下主將杯與立約之血連結,擘餅代表捨己,這是聖餐的兩個重要核心主題,在一件事情中完成,即是主的死,保羅說得精闢:「表明主的死。」(哥林多前書11章26節)

自創世記開始,死是罪的工價,並且作王,使眾人都伏在死的權勢下(羅馬書6章23節、5章14節)。聖經沒有避諱「死」這個主題,反而很直白地提醒人們不要忽略這個事實;但聖經也提出解決之道,就是神的兒子基督耶穌,死在十字架成為更美的贖罪祭。主的捨己,是對天父的順服,是對罪人的憐憫,是對朋友的愛,是對門徒的教導。立約的血,使罪得赦,使人成聖,使良心得潔淨,使人得與神相合,使人能事奉永生神。

藉著聖餐,我們更進一步認識主為何為我們捨己?若不是我等罪惡深重,與天隔絕,何以主需要為我們流血?若不是我等喜愛黑暗、拒絕光明,何以主需要為我們捨己?若不是我等顧念自己、憑己意行,何以主需要為我們代贖罪愆?我們若看到自己的罪孽深重,比髮更多,自然會看別人比自己強,只敢誇主實在是憐憫罪人,我們今日不是因行主道得生,乃是本乎恩、因著信。

另一方面,聖餐也表明神與人相合的根據,是立約的血,自創世記3章後產生的隔絕,在十字架上有了相合的盼望,「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路加福音22章20節、哥林多前書11章25節)希伯來書進一步說:「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神,祂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原文是良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事奉那永生神嗎?為此,祂作了新約的中保,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希伯來書9章14~15節)

新約不是徒然立的,乃是因基督更美的血而立,舊約的祭物、條例、聖幕宛如影兒,在基督身上得了成全。舊約以山羊和牛犢的血,藉著大祭司進到地上的聖所獻上;新約則以基督的血立更美的約,基督自己做大祭司,進到天上非人手所造的至聖所獻上。這就是新約,使我們有一條藉著基督的血、坦然無懼來到施恩寶座前的路,因有一位能體恤我們軟弱、沒有犯罪的大祭司,使我們有得憐恤、蒙恩惠,得隨時幫助的盼望。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