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神權與人權 重振應有作為

長老教會人權宣言40週年 舉辦學術研討會 藉學者觀點找出改革立基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人權是否仍勇敢堅持?研討會思考公義社會的走向。(本專題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專題報導】台灣新聞報導政治與政論節目密集度超乎想像,對新一代來說,選舉期間參與投票,在網路上議論政治時事,惡搞政治人物與歷史事件,似乎都是理所當然。

但細看台灣民主發展,解嚴至今不過短短30年,尚有議論恐懼與思想控制遺毒侵蝕。台灣經過3次政黨輪替,重大事件引發的政治、生態、性別、司法、經濟、教育等社會運動不斷,人民似乎越來越熱衷議題參與,但深度又如何?基督徒如何在這個時代繼續成為需要者的幫助?

1977年,在人人受專制政權壓迫而噤若寒蟬的年代,美國國務卿范錫將訪問中國,進行「關係正常化」外交政策,長老教會擔憂台灣成政治談判籌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主張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人權宣言〉之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曾於1971、1975年分別發表〈國是聲明〉與〈我們的呼籲〉。前者為台灣被逐出聯合國,遂以該份政治告白作為爭取自決權利之呼求;後者則是因政府沒收台語聖經,藉聲明強調文化自主與追求公義的使命。

今年正值〈人權宣言〉發表40週年,卻有不少基督徒感受到長老教會退回安逸保守。但這個時代往前發展,許多議題層出不窮,不論是存在已久的或最新產生的,都值得、也需要教會界思考、回應。台北中會教社委員會聯合鄭南榕基金會、玉山神學院、台灣教會公報社與多個大學人文、人權相關研究中心和台北地區長老教會,在11月6日於東吳大學舉辦「神權與人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40週年的神學反思」研討會。會中透過多位不同專業與國籍的學者發表研究論文,帶領學員理解、審視長老教會過去在人權與民主發展上的努力,也反省、重振應有的作為。

本期新聞專題透過深入報導研討會發表內容,期許讀者能一同激盪出更多信仰反思與改革方向。

台灣命運共同體  不同宗教信仰談人權觀念

【林婉婷專題報導】研討會首場主題演講「宗教信仰與人權」以座談方式進行,為學員初步建立宗教信仰與人權維護的連結觀念。演講邀請不同信仰與國籍的四位學者,以各自專業領域背景對人權議題進行觀察、研究,整理成論文發表。七星中會濟南教會牧師黃春生擔任主持人,與談人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龔立人,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主任釋昭慧,前玉山神學院副院長陳南州與玉山神學院教授Wati Longchar。

龔立人以社會發展而被忽略與犧牲的弱勢者探討人權本質,並透過觀察香港社會高齡拾荒者來檢視社會在調查數字與實際關懷中,對不同群體的尊重、接納與給予之落差。他指出聯合國公布的《人類發展2016年報告》裡,188個受評國家中香港排名12,但資料裡忽略了很多社會問題:例如學習成就看不見成長壓力,人身安全忽略政治威脅,就業保障沒有納入身心障礙人士,經濟發展實際上過度依賴中國與財富分配不均。

龔立人認為「人的自我期望與實際上成效,及社會提供的幫助與限制」是檢視人權維護的入門關卡。他以一名拾荒婦人的經驗分析「貧困」,貧窮是因為個體不善理財或是社會結構的不公義?社會救助方案無人申請,是因為個體自尊驅使或是申請制度有誤?所有個體命運都與整體社會有關,這是數字統計看不見的傷痕。龔立人強調,雖然尊重個人自我選擇,但社會應該要提供更多想像空間與選項給每個需要者。

釋昭慧以「護生」的觀念來作為人權的具體落實。她用佛家觀點解釋,如果生死已是註定,人還在其中作為的原因是「自通之法」:每個生命對死亡和痛苦都有恐懼,這是生命的共通性。自通之法也是種將關注點從自身轉移到他人的修行,有人針對自己親近的人,有人可以去愛陌生人。釋昭慧說明救護世間時要注意「中道」:心態與自知。心態要無私,自知則是知道因為每個人的能力有限,所以每次的行為選擇都只是「相對最好」,存在著可以批判的空間,才能有更多溝通與進步。而中道也可以讓人在努力時盡力、失敗時不怨。

釋昭慧進一步談論有信仰者如何看待人權。首先要平等,這種平等不是齊頭式,而是公義,是「正常情況下的公平待遇、特殊情況下的悲憫寬容」。再來是行為,除了慈善救助,還有社會運動。對多數宗教人士來說,投入社會參與似乎違背了宗教強調的清明靈性,但她認為這是信仰裡不忍他人在錯誤中受苦的同理,也更能真正阻斷社會運作中的惡意。釋昭慧認為修行不是遠離人世找尋無我,而是在人世中愛護他人而忘了自己,要以拯救世間為目標。

陳南州以南非種族隔離政策來看基督徒在人權重視上的不足。17世紀中旬起,荷蘭、法國與德國等地區白人為逃避宗教壓迫而移民至南非,這群加爾文教派的阿非利卡人(Afrikaans),在生計上和黑人有爭執,後來聯合成立政府,並於1948~1994年間進行種族隔離政策。那時改革宗教會普遍認同隔離政策,認為不同族群的需要不同,可以分開發展,只要提供相同、公平的機會就好。但這種理想化說詞不可能實踐,改革宗黑人教會也找出很多研究理論來反對政策,指出與基督教導不符合之處。

陳南州表示,「不是有信仰的人就代表對人權有照顧。」風雨飄搖的戒嚴時期,有教會選擇為公義而反抗,也有教會為了保全自己的成就,選擇冷漠。聖經上記載嘲笑窮人,就是汙辱創造他的上帝,陳南州延伸表示「人權實踐就是維護上帝主權。」

Wati Longchar是著名印度原住民神學研究者,他要學員們以國際大事看見人類需要一起面對的難題。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川普勝出,雖然因美國選舉制度限制,難以論定川普的政見是否為美國人民所接納,但他的成功上任也令人產生美國是否要回歸孤立主義的疑慮。Wati並論及近來國際間興起的「右翼民粹主義」。民粹主義最早源自古羅馬時代政治權利受貴族掌控,人民對自決命運的呼籲。而右翼民粹主義反對社會融合,拒絕資源平等分配,強調當權族群的競爭優勢,雖然主張與左翼民粹不同,但極端民族主義與排外,幾乎與左翼相同。綜觀世界,不少強權國家有走往右翼民粹的趨勢,而小國則轉為主張左翼民粹。

Wati發現亞洲國家對自己的宗教優越意識特別強,這也引發對立衝突與恐懼沉默等現象。例如緬甸地區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擁有自己的文化與語言,但不被政府視為公民,佛教徒接受其他穆斯林但反對羅興亞人,據聯合國調查,羅興亞人屬世上受嚴重迫害的少數民族之一。激進組織「羅興亞救世軍」攻擊邊境警察,緬甸軍方展開報復攻擊。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未對此表示異議,多數民眾也支持政府作為。雖過去宗教、歷史、地理衝突的傷痛,以致緬甸人無法接納羅興亞人,但回歸到人權,沒有人應當被殘暴傷害。除此,南亞地區多國的基督教也有教派和政教衝突,以致教會不敢獨尊耶穌、不敢高掛十字架、不敢為人施洗。Wati明白正義很難被完全實現,但仍然期許透過溝通,人們不再反抗彼此,而是一起前進。

問答時間有學員請教Wati民粹主義與個人主義的差異,他回覆個人主義最核心強調每個人都有天賦權利,與政治色彩濃厚的民粹主義最大的不同在於,縱使不同立場與陣營,也不能去傷害他人的權利。這個解釋也為整場演講畫下重點:人權自明,無需辯證即存在,卻需要捍衛,不被抹去。

黑暗終後始有光  以宣言歷史意義反思現況

【林婉婷專題報導】「神權與人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40週年的神學反思」研討會首場論文發表,請到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擔任主持人與回應人,另外一位回應人為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曾慶豹。發表人為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與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林昌華。

鄭仰恩的論文〈人權宣言的歷史探查及現今反思〉,開頭表明基督宗教存在信經/告白傳統,透過聲明彰顯出信仰團體的價值之外,也是對時代問題的表態與作為。他將信經/告白傳統分類成三階段:第一階段為教會形成初期,針對異教與哲理挑戰,教會藉著大公會議訂出大公信經,這也是基督徒與教會「自我定義、信仰找尋」的過程。而第二波為16世紀宗教改革,不同過去的大公性質,教會們開始找尋教會與信仰的多元意義。第三次風潮出現在20世紀至今,教會界面對科技、性別、族群、全球化等議題,傳統教義受到現代思維挑戰,教會需要表明立場,這些多樣性信經/告白的產生,也是個教會對信仰負責與實踐的方式。

回顧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戒嚴時期針對動盪的國際局勢、台灣處境與內部政治壓力,陸續發表三次宣言,後續又誕生〈信仰告白〉等。證明長老教會是追求突破的信仰團體,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善於自我批判。鄭仰恩提到以往長老教會願意為了實踐信仰教導而衝撞體制,如今卻專注在聚會人數多寡,甚至追求成功神學。他也反省台灣教育缺乏人文關懷,並引用「教育是一種意識覺醒與良知化過程」作提醒。

林昌華論文〈從原住民宣教看人權宣言的時代意義〉,不再誇耀長老教會過去歷史光環,而提出沉痛的問題,被稱為20世紀宣教奇蹟的原住民族,文化受到嚴重破壞。這個現象除了政府政策使然,誰又間接推波助瀾?論文細數不同地區原住民族如何接觸到福音,及政府政策使山地平地化、原民漢族化,導致部落文化流失,而教會只看見宣教成績,忽略政治打壓,甚至在管理部落教會時,沒有注意到原民代表因語言隔閡而難以表達想法。林昌華引用學者孫大川所言,認為所有對原住民族的歧視,都來自於剝削欺壓之後落魄慘境的誤解。並重申〈人權宣言〉提到人權與鄉土都是上帝賞賜,必須要尊重各族群,並正視他們的處境。

有學員提到原住民族要有自覺,認知到自己可以怎麼為族群爭取權益。也有學員表達教會要正視歷史,停止歌功頌德而忽略他們帶來的傷害與誤會。

吳叡人提出一個尖銳的想法:長老教會是否為殖民主義的共犯?鄭仰恩認為長老教會有所缺失,但在母語聖經翻譯、協助保存原住民族文化和培養原住民族傳道人上仍有許多努力。而曾慶豹則補充〈人權宣言〉當時是以「整體台灣住民」角度撰寫,為集體權訴求,審視議題時宜分門別類,留意是否過度解釋與複雜化。

聽聽歷史怎麼說  自聖經文本找出改革方向

【林婉婷專題報導】第二場論文發表會如同歷史講堂,透過聖經記載的王國興亡史與族群遷移史解讀,延伸思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若要持續改進,能以什麼為目標。由真理大學校牧室主任王榮昌主持,發表人為台灣神學院副教授曾宗盛與壽山中會羅雅教會牧師蔡銘偉,回應人分別是台灣神學院助理教授邱凱莉與台灣神學院助理教授賴弘專。

曾宗盛以「從舊約聖經看政教關係:猶大國晚期的政局與耶利米先知」為題,首先定義先知是看清局勢、義無反顧出面批判的人物。舊約先知耶利米身處政教關係緊張時期,猶大國約雅敬王昏庸暴虐,數次迫害勇於批判的耶利米,猶大國最後難逃滅亡命運。猶大人展開流亡生活,並重新思考信仰,耶利米一生顛沛流離,卻不曾怠惰傳遞上帝信息給人們。

邱凱莉評論,耶利米書不易理解,經文呈現的不是上帝的憤怒,而是帶著時代傷痕且不願妥協的國家不斷找尋自己存在的價值,這使她聯想到台灣。她強調民族自決不能流於國仇家恨的情緒反應,而是自我價值的重新建立。現場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幹事林偉聯牧師提問,關於耶利米書融入社會學與政治學解讀,牧者們要如何分享給會眾?除了學習耶利米始終與受苦者同在的精神外,發表人蔡銘偉則感嘆表示,現今牧者沒有這種掙扎,因為教會不碰議題,只流於討論「幸福」。

蔡銘偉論文〈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人權宣言中新出埃及概念之研究〉,解釋〈人權宣言〉中建立新而獨立國家的訴求源自聖經依據:以賽亞書提到的新出埃及基礎,這個解釋概念最早來自〈人權宣言〉起草小組成員牧師王憲治。蔡銘偉表示,「處境化神學」是指依各自文化背景和社會實況解讀聖經,使聖經教導能更具體落實在生命處境中;而以賽亞書記載以色列人如何透過波斯王居魯士得到解放,經歷新出埃及,這裡不但重塑了以色列人過去僵化自傲的信仰習慣,也透露出上帝的救贖存在於全人類之中。

蔡銘偉談到,王憲治的學生林應求牧師曾以此反省,台灣要「接受苦難的事實,成為上帝受苦的僕人」,與其說上帝拯救人脫離苦難,不如說是經歷苦難。

除了拯救,以賽亞書新出埃及觀也帶有濃厚的創造意味,但蔡銘偉認為其中最值得思考的是,現實中不同教派的教會分別為不同政治人物站台,以各自儀式接納,如迎接救世主。這種政治英雄崇拜如同造神運動,對台灣發展和教會進步並無益處。而在以處境解讀聖經的過程中,字字句句都會產生很多思想上的衝擊與矛盾,這時候不能迷失於「紙上教皇」之中,而要學著回到耶穌基督愛與良善的本質來看待。

遲到總比不到好  從社會事件看待正義價值

SAMSUNG CSC

【林婉婷專題報導】最後一場論文發表,由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龔立人以諒解中立的角度看待中國政府拆毀十字架事件,再由玉山神學院生命倫理學助理教授陳文珊提出台灣政府正視轉型正義之必要,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內部進行檢討的強烈呼籲。回應人請到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葉浩與輔仁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吳豪人,主持人則是長期投入青少年議題的社會運動者、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葉大華。

龔立人論文〈人類尊嚴作為權利與道德的實踐:中國政府拆毀十字架事件之反思〉。他以尊嚴為出發點,尊嚴意指「認同、重視」,這需要源自天生人權,而道德簡化解釋就是對錯判斷標準,但也有「善」的正向意思,所以維護尊嚴除了保障人權,也是守護人類社會美好品德,隱含極大的同理心態。

龔立人將中國政府拆毀十字架行為視為言論表達自由受侵犯,而非宗教打壓,原因在於中國政府行動背後的政治目的濃厚,地方官員與教會聯盟勾結、教會政治參與主張過於活躍、村鎮由於行政層級區劃難以管控,需有機會予以防範未然的警告,而十字架為信仰具體象徵,也是基督徒識別、集結最直接的記號。信徒未來恐怕只能成為維權運動者,否則無法改變政府決策。

龔立人綜論,尊嚴受損挫敗感來自人對事物委身與投入,也是對自我存有限制的覺察,但挫敗感其實能激勵人不放棄希望。而尊重不同的重要,除了他者有可敬的言行思想,最重要的是「生來值得、本就應該」。

陳文珊論文〈從轉型期正義到轉型正義〉。她表示,台灣社會近來談論的實為轉型期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具有實際作為的政策,而轉型正義(Transformative justice)更接近精神闡述:尋求和解、安慰,而非審判、分化。然假使先綜觀「轉型」與「正義」兩個面向,以往在殖民強權或優勢統治者的掌控下,受害族群與個人面對的傷害被視為是合法又合理,但那些做法不論是本質上或是放到現今社會看待,都是錯誤的,轉型正義就是突破觀念,並為受害者提供真正的補償機制,也使加害者意識到錯誤,社會才有原諒彼此的可能。

陳文珊提及台灣轉型正義有可能遇到不正義或不轉型的瓶頸,在歷史還原或實際補償環節產生責任規避或略施小惠。她強調教會裡也需要轉型正義,對於很多議題要有勇氣去辯論。

葉浩在分享時間談到自己以往在英國求學與長住期間,參與到英國聖公會,發現英國聖公會信徒勇於討論各類社會議題,但回到台灣,發現教會界風氣趨於保守;而吳豪人雖不是基督徒,但他在學校看到耶穌聖繪像,心裡總覺得上帝有接受不同觀點的寬容。兩位教授分別以自己的經驗為出發,鼓勵在座學員在反省後也能夠勇於作為。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