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vette的社會旅行小提案│ 猴硐生態園區 來貓村,吃一頓透明野餐

司令台用餐全景

文‧攝影/Yvette Chen

到猴硐,除了看貓,還有什麼新玩法?不如到荒校,來一頓透明野餐吧!

在九二一地震和象神颱風的土石流侵襲之下廢校的猴硐國小,經一個年輕團隊再造成為「猴硐生態園區」,推出了「透明野餐」和各種手作工作坊的活動。

荒校裡的下午茶盛宴

來到已廢校的國小,首先在灑滿陽光、鋪了人工草皮的司令台上坐坐,用茶點開始這個美好的下午吧!先來杯坪林茶葉泡成的冷泡茶、加了紅心芭樂的豆花,搭配冰涼沁心的冬瓜茶,一起消解了秋老虎的炎熱感。

司令台吃茶點
司令台上的茶點

透明野餐的「透明」指的是「在地生產、友善環境、生產單純透明」,這一天的野餐主題是「大人的釀造滋味」,特選食材包括地產地銷、手工製造的柴燒麥芽糖、鳳梨豆腐乳。接著,就是大家共同下廚的時間了!認識的、不認識的夥伴們,齊聚在小學教室改裝成的廚房裡同心協力地做菜。有人在廚房裡切切洗洗、有人揮動鍋鏟、也有人到戶外採集可食用的野花野草來點綴餐點,一陣手忙腳亂後,本日的定番料理終於上桌啦!

「下午茶」盛宴菜單包括有機梅醬拌三脆、麥芽糖燒豬肉豆腐、起士焗烤小玉絲瓜、菜豆蕈菇粥佐鳳梨香蕉豆腐乳、角菜餛飩湯、芝麻糊手工湯圓,還有夥伴們帶來加碼的涼筍、西瓜佐紅茶酒。而我自己在早上烤的一條香蕉蛋糕,在夥伴用梅醬和校園裡的大花咸豐草巧手擺盤下,好像也有了點法式甜點的感覺。豐盛的野餐,就這樣從下午4點一路吃到天黑,然後大家還捨不得散去,跑去村裡的柑仔店買了啤酒,躺在校園裡的沙發上看星星,享受猴硐的寧靜夜色。

野餐沙拉蛋糕
野餐餐桌菜單

除了野餐,「猴硐生態園區」也有簡單住宿設備,提供夜宿荒校的一泊加早餐。我和朋友留在這裡過夜,夜深了,氣氛從下午的歡樂喧鬧轉為愜意而寧靜,我們與園區的園丁們分享了自帶的紅酒及園丁加碼供應的紅茶調酒,邊小酌邊盡情聊天,然後伴著荒校裡的蟲鳴催眠曲,在大通鋪教室裡一夜好眠。

隔天在早晨清新的空氣中醒來,園丁為我們擺上一桌坪林茶茶席,接著是熱壓饅頭搭配香草烘蛋的早餐,為這個「來去荒校睡一晚」的行程畫下完美的句點。

 八年級生的社會創新

園區的主要經營者庭碩,一位出身台大法律系的八年級男生,自我介紹令人印象深刻:「活蹦亂跳的農村工作者,與夥伴經營『猴硐生態教育園區』。跨界於社會創新、設計方法論。矢志推廣社會企業家精神,透過演講、工作坊、深度旅遊等方式,帶領青年走入台灣文化。行事生猛,常讓人忘記他罹患肌肉萎縮漸凍。」

庭碩從大學時就因參與社團而投入社會創新,並將職涯發展和關心的社會問題結合。他原先與夥伴們在坪林經營「坪林街左邊」山林小館和社區工作,後來因248農學市集牽線,接下了猴硐小學這個據點,胼手胝足地將這裡打造成現在的生態教育園區,從2017年年中開始,推出了透明野餐、手作工作坊的課程。

在台北長大的庭碩說,我們這一代是在都市中長大、在資本主義與消費市場的路徑中長大,但為什麼越來越多人喜歡來田野?原因很簡單,不是因為懷舊,而是因為這是全新的生活型態。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都市生活,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生活在山裡、田裡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這是個無從選擇的世代,「所以,我們做的事情,就是想把更多選擇帶給大家,讓大家看見都市以外生活的樣貌。」

 有名有姓的餐桌

園區目前經營項目包括野餐、生態農園,以及駐村藝術家開設的植物染、陶器、竹器、木器等手工工作坊,未來園區也計畫發展「貓中途之家」,提供一個場地讓大家好好理解貓咪的生態、與人類的關係,讓園區變成貓咪的生態樂園。

在園區的工作坊中,老師會帶著大家從山上採集原料、認識原理到親手做出一個物件,參與者大多是來自都市的上班族。例如木湯匙的工作坊,當大家發現製作一隻木湯匙要5個小時,很多人一開始都會後悔報名,但是一整天下來,心情漸漸從覺得麻煩變成對自己手作的東西愛不釋手,想要把東西做到最好。

庭碩表示,當代人浪費資源,其實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意義問題,因為從來沒有體驗過生產器物的過程,自然不能感受一個器物的誕生背後其實有一群活生生的人、在產出的過程中有各種情緒波折,也就不會去珍惜這個東西。因此,園區希望透過這樣的手作課,找回事物的價值,並從這樣的野餐、手作、田園生活裡,引導參加者去關心、在乎環境問題等背後的議題。

庭碩說,最美的餐桌,其實不是什麼華麗的擺盤,或是美國的廚師、日本的烹調手法、法國的進口食材,而是一張「有名有姓的餐桌」,你會知道每一道菜的食材是誰供給我們的,進而去關心那些為我們生產的人,這樣的連結是重要的,也是這個透明野餐的意義所在。

庭碩和夥伴們希望,來到這裡的人,第一步可以體驗到友善環境的生活方式這件事,第二步是能去發現猴硐、瑞芳這個古道山城,除了貓村,也有礦業文化等其他有趣的點。台灣的旅遊模式,不應該只是到埔里去住埔里普羅旺斯、去香山住香山香格里拉,園區想要告訴大家的事情,也不只是認同瑞芳,而是希望旅人能學會一種眼光,知道到了一個地方,應該去欣賞什麼?知道如何去看待,所有既存在這塊土地上的美麗事物。

小旅行的投票箱

透明野餐@猴硐生態園區

獨特性 ■■■■■

在地性 ■■■□□

趣味性 ■■■■□

風景度 ■■■□□

美味度 ■■■■■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