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舊有史觀 重思台灣主權

《臺灣文化志》再出版講座 宏觀角度檢視牡丹社事件 看見世界史中的台灣

卑南族作家巴代藉田調經驗,構思出牡丹社事件小說《浪濤》。(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大家出版社去年底全新審定出版日治時期人文學家伊能嘉矩考究台灣巨作《臺灣文化志》,並與南之洛馱思論壇等單位合作系列宣傳講座,第四場講座以牡丹社事件為題,於1月6日下午在高雄三餘書店舉行,邀請卑南族作家巴代與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蔣竹山專講「課本沒教」的牡丹社事件,吸引80多位聽眾到場。

牡丹社事件為清帝國說法,在日本稱為「台灣出兵」,從名稱可隱約看出對於當時台灣主權界定,不同國家有不同認知。立基於人文學者資料與親身田野調查經驗,巴代融合小說家想像後寫出小說《浪濤》,講座中藉創作歷程重新詳述牡丹社事件中不為人知的角力。

19世紀末日本國內明治維新,削弱過去武士封建制度,本為人敬重的武士霎時成了失業人士,為了穩定內政,控制琉球的薩摩藩武士西鄉隆盛提出征韓論,雖未獲認同,但擴張野心仍存在不少士族心中。1871年,一艘上繳年貢、乘客多為士族的船隻因颱風自琉球宮古島漂流至台灣八瑤灣。3名乘客遇難後,66位倖存者遇上排灣族高士佛社族人。高士佛社族人願意招待宮古島人,但因為恐懼,加上溝通障礙,巴代認為宮古島人是因為害怕而逃亡,高士佛社族人對宮古島人闖入又擅自離去感到不被尊重,才爆發衝突。1874年,日本試圖以為藩屬國討公道之名義征討台灣,但不受英美國家支持,日本政府本想放棄,但日本陸軍仍因軍國主義行事習慣出兵,佐久間左馬太主攻石門之役是較為人知曉的主要戰區。

對巴代來說,創作思考的核心問題是1871年事件詳細發展與1874年出兵歷史背景。本來和諧的主客為何一夜之間起衝突?由士族組成的宮古島難民並非手無縛雞之力的弱者,這不是課本上說的「原住民對漁民進行掠奪與屠殺」,而是關係人心和尊嚴的戰爭。同理,1874年戰役背後,不只是國家宣示主權,還有失業武士找尋生存意義的掙扎與清帝國國力衰微的徵兆。

蔣竹山則分析各種文獻對牡丹社事件的描述,首先提到人類學者伊能嘉矩的重要性。不同於台灣歷史學仍把世界史、中國史、台灣史切割看待,伊能嘉矩早在19世紀末就提出融合觀點,也試著將以往的想像文學,轉變為系統、專業考察的博物誌。

蔣竹山也談到較少為人知的史料,如宮古島倖存者《仲本、島袋報告》可以讀到宮古島人對陌生文化的恐懼與困惑;還有受難者紀念碑墓因不同政治宣傳目的染上不同色彩。在日本觀點討論中,提到國際公法與軍政主義矛盾;台灣普遍將牡丹社事件認為是日本殖民台灣意圖的第一步;而原民觀點則提出長久以來原住民究竟受誰統治的議題。

巴代在結論時提到,關於歷史的書寫只能盡可能完善,也有很多文學實驗與想像空間。但書寫與調查,都是為各族群爭取詮釋權和發言權,他希望這些作品不是終點,反能帶來更多討論。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