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安可人生

安可人生
一場退休人發起的媒體小革命

文圖◎高有智(《安可人生》雜誌與網路媒體總編輯)

2017年6月,台灣有了一份新雜誌《安可人生》,反映高齡社會的時代趨勢,也開創了熟齡生活媒體的可能性。

媒體新風貌 激盪社會改變

在過去戒嚴時代,媒體圈曾經流行一句話:「如果要害一個人,就叫他去辦雜誌。」言論禁錮的黨外時期,辦獨立精神的雜誌,意味著挑戰威權政府,或腳踩政治紅線,往往惹來殺身之禍。然而,政治解嚴了,時代自由了,在如今的網路時代裡,紙價成本上揚,文字閱讀人口下降,紙媒影響力和市場逐漸式微,不少報紙和雜誌倒閉關門,甚至是努力在夾縫中求生存。這個年代還有人想辦雜誌?如何能存活?
這樣的疑問,常常是我們辦這份《安可人生》雜誌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或許這個時代辦雜誌,並不是賺錢的管道,然而,對於迎接高齡社會,卻是一個可能性。台灣媒體需要不同風貌,激盪更多改變社會的可能。

台灣在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也就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7%。到了2017年2月,老年人口將近314萬人(占13.33%),並且首度超過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不久之後,台灣的老年人口即將要突破14%的關卡,邁入所謂的「高齡社會」,政府甚至推估,2025年的台灣將變成了「超高齡社會」。
此外,出生於戰後嬰兒潮、目前約50到74歲的熟齡人口,約有700萬人,占目前台灣總人口數的近三分之一。這波快速老化的趨勢,加上戰後嬰兒潮面臨退休關鍵時刻,未來勢必引起台灣社會的質變,不管是高齡人口照顧、安養需求、生活與消費等面向。

正視熟齡者價值 找到人生新舞台

《安可人生》雜誌的創辦人李正雄,也是出生在這波戰後嬰兒潮。他曾經創立了全球安全控制領域年營業額最大的出版集團《a&s》,並且授權多個國家,包括日本、印度、越南、義大利、土耳其等。在2009年,李正雄的公司由年營收規模約新台幣200億元、德國法蘭克福展覽公司收購。

大半輩子經營事業有成,李正雄在2015年底退休後,開始思索自己的未來生活,重新規劃下半場的人生,決定拿出積蓄,邀集幾個退休朋友共同籌辦新媒體,之後擴大發展,並找我籌組團隊,規劃雜誌內容,也發展網路媒體,迎接未來的挑戰,打造「青銀(青年與銀髮族)共創」的社會企業模式,希望讓台灣社會正視熟齡世代的價值,鼓勵退休族找到人生新舞台,追求美好的生活,熱愛自己,熱愛生活。

這是一本對未來充滿想像的雜誌,鎖定50歲到70歲、追求樂活的讀者,關注熟齡族和退休生活的議題,提出熟齡世代的生活主張,除了品味人生,也鼓勵熟齡世代社會參與。熟年人生不僅是利己,也是利他。
打破僵化印象 品味優雅老後人生

我們發現,台灣面對高齡社會的挑戰,除了滿足長期照顧的需求,長者的生活不只有醫療與對抗疾病,不是每天都在想如何延長生命而已,更重要是享受生活的價值與樂趣,持續追求與創造人生的可能性。如何規劃豐富、活力與美好的熟齡生活,這是重要的社會課題。

因此,我們的雜誌內容,期待能分享熟齡世代熱愛生活的價值,品味優雅的老後人生,打破社會僵化的刻板印象,也鼓勵參與公益或社團生活。每一期的封面故事,都將提出熟齡族或退休生活提案。

以2017年12月號的雜誌封面故事「熟年生活‧咖啡日常學」為例,聊起咖啡,你會想到什麼生活景象?一群文青在咖啡館閱讀或聽音樂,度過悠閒自在的下午時光?還是時下年輕人開咖啡店的潮流?

其實,咖啡豆在台灣落地生根,早已超過百年歷史。從種植、後製處理、烘焙、沖煮到消費生活,歷經了不同時代的變遷,也展現了獨特的多元混合咖啡文化。在台灣喝咖啡也是潮流,在幾步可及的便利商店,或者是街頭巷尾的咖啡館,或小小的咖啡攤,隨時可以享受一杯熱騰騰的咖啡。

咖啡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對於熟齡世代而言,咖啡或許是流行的生活享受,但也是不少人的回憶,有著濃濃的人生況味。喜愛咖啡的老饕客,每個人心中總有自己喜歡的咖啡館。喝品味,喝回憶,也是喝出人情味。一間年代久遠的老咖啡店、農村或菜市場內的咖啡攤位,喝咖啡可以配土司或甜點,也可以配牛肉麵或老闆私房菜,香醇咖啡搭配尋常百姓的小吃,哪管是中餐或西餐,重要的就是老派的生活滋味,也是流動在多年主顧之間的人情味。

許多退休族也加入「玩咖啡」的行列,成為老到的「玩咖」。為了夢想、返鄉服務或培養興趣,有的開店,有的種豆,有的烘焙,咖啡提供了人生的第二舞台。一杯咖啡還可以扭轉社區關係,成為長期照護的創新模式,也可以是服務社區長者的新據點。北歐和日本的照顧咖啡館經驗,帶給台灣創新思考,讓扎根在地的社團找到新的可能性。我們穿梭咖啡流轉的時光,不僅分享種下一顆咖啡豆的退休人生故事,品味一杯咖啡的人生滋味,在邁向高齡社會的變遷中,透過咖啡館也可以開創社區翻轉的可能。

此外,我們這期雜誌還有一個有意義的專題「全哥古爸出任務」,銀髮族參與媒體,掌握媒體,述說屬於自己世代的想法。全哥(李全賢)和古爸(古井)兩位超過60歲的銀髮特派員,花了兩個月時間,橫跨20幾個縣市,長征4500公里,採訪近百位75歲以上的長者。從初老世代的眼中,企圖拼湊高年級長者的生活臉譜,扭轉社會刻板印象,也提供社會更多啟發。

熟年生活的趨勢,開啟未來社會的想像。《安可人生》雜誌的誕生,是一場媒體的小革命,退休人重新投入社會,透過創業提供青年就業機會,希望能開創更多社會價值,也需要更多社會支持。

請加入臉書粉絲團「安可人生.人文.生活誌」,雜誌訂閱專線:02-7729-6189#110

走向第三人生

口述◎林妙蓮

採訪整理◎郭慧姿

林妙蓮希望透過手作品,陪伴人走出哀傷。(相片提供/林妙蓮)

8年前,丈夫李志宏牧師在台東關山牧會期間驟然離世。天旋地轉之際,志宏的恩師許天賢牧師建議我,帶著分別就讀國三、國一、國小的4個女兒,搬到臨近志宏老家的台南東區。

我考慮在市區買屋定居,但看了10棟房子仍不了了之。志宏的老家在台南白河,是他一直想去的地方。小組姊妹問我,既然有老家可回,不是就不必買屋嗎?

然而,白河老家卻是哀傷的我最不想去的地方。因為志宏過世前,他的母親、父親、哥哥接連在那裡過世,之後他的姊姊也離世。在我眼中,白河老家是個傷心地,和我的哀傷經驗相連結。雖然在旁人眼中,那裡或許是個被詛咒的地方,但在林子內教會牧會的蕭瑞巧牧師卻不這麼認為,她努力將教會一帶打造成適合靈修的心靈故鄉,也一直鼓勵我回去定居。回去?不回去?在不斷的掙扎中,其實上帝已將「回去林子內」的感動放在我心中。

剛到台南,我因哀傷而有睡眠障礙;有時憂傷來襲,我幾乎站立不住。哀傷,似一條看不到盡頭的漫長隧道,有時遠處依稀有亮光,我卻猶豫是否該快步走近?是否應該這麼快就從喪夫之痛走出來?

相片提供/林妙蓮
相片提供/林妙蓮

富強教會牧者、姊妹與醫院同事們,用心陪伴我走這條哀傷的路。我想起志宏還在關山牧會時,朋友曾問我:「妙蓮,妳的手很巧,何時重拾手作?」回到台南之後,我就開始找老師學習手作,逐漸發現在手作的過程中,我的心能得著奇妙的滿足,尤其在無人可陪伴的時刻裡,在許多哀傷的夜晚,除了向上帝傾訴,手作陪伴我走過許多傷心的時刻。在縫補的過程裡,心的傷口似乎也在針線的上下穿梭間得著平復,創造出美好的新生命。

我開始默默期盼,能在林子內建立一個用手作陪伴人走出哀傷的地方。2016年夏天,我第一次跟台南神學院的同學分享我的感動,陶藝家阿亮鼓勵我「想做就要快!」另外,安順教會牧師李頌恩則鼓勵我去看《幸福的麵包》這部和我異象相近的電影。

                              

我心目中的民宿開始在白河老家翻修,老朋友宇麟一家協助搭建工程鐵厝,小組姊妹惠蘭負責設計。為了解如何使用上帝所創造的大自然助人走出生命幽谷,我和惠蘭到南投竹山參與森林療癒課程,認識了出版社總編輯張芳玲。

2017年夏天在張芳玲的新書發表會上,我赫然發現新書封面上的8大重點,竟完整呈現這幾年上帝給我的異象,我的感動居然有人寫出來了!

這8個重點如下:1.一份彈性而快樂的工作;2.新家人關係;3.六十歲重新決定居所;4.未來的共居互助住宅;5.交往高低年齡的朋友;6.親情修合不留遺憾;7.永遠不再否定自己;8.每日15分鐘照顧心靈。
在規劃新人生時不免忐忑,然而在這本書中我得到鼓勵,例如「做著自己擅長又喜愛的事情」(P.12)「『有所熱愛』的人,或是某項才能『爐火純青』的人,會比前一份工作只是位居高位的人,更快找到下一個上車的地點。」(P.18)我不敢說自己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但是手作確實是我熱愛、樂此不疲的事。

林妙蓮(左)訝異,張芳玲(右)新書竟寫出她人生異象。

即使長年以家庭為重的主婦,仍可展開創意的第三人生,書中提到佐藤初女的例子不僅鼓舞我,也正是我的異象。佐藤初女住在日本青森,中年時大她26歲的丈夫過世,後來獨子也先走一步。正好和我現在的年齡相仿,她大約50歲時,開始開放自己的家作為傾聽心靈憂傷者的地方,還做料理給這樣的客人吃,快70歲時,又在山上蓋了森林小屋繼續做慈善服務,即使目前已90多歲,「她還在服務,她還在被需要。而她是那麼謙遜,那麼自願,那麼忠於她的天職──透過食物與住宿的接待,和彼此的聆聽,讓痛苦的人,可以走出絕望,重新回到生活的軌道。」(P.30)

走過喪夫的悲慟,我的人生看似顛簸,但上帝不僅醫治我,還一步一步帶領我規劃第三人生,我非常感激,也願我的生命能更深地服事主,透過我的民宿Nice Family讓人找到幸福感,重新出發。

相片提供/林妙蓮

目光延伸
書籍訂購請洽:台灣教會公報社各地書房
台南| 06-2356277#163 高雄| 07-3220380  台中| 04-22235801  台北| 02-23622747

《人生下半場》

作者/鮑伯.班福德
譯者/楊曼如
出版社/雅歌

本書作者鮑伯‧班福德是美國電視界名人,他在書中分享自己親身的體會,並舉出許多過來人的經驗,讓讀者看見他們如何度過中年期的危機。作者在書中提出幾個問題:我的專長是什麼?我的人生憧憬是什麼?我相信什麼?我想做哪些事?什麼事對我最重要?我希望後人記得我的哪些方面?我心中的美好人生有何特點?我如何把信仰導入生活?藉由這些提問,幫助中年讀者自我省思,在邁入人生下半場之際,要用什麼心態來面對。本書將為讀者帶來寶貴的啟發,幫助我們邁入生命另一段嶄新的旅程,讓人從追求成功,轉為追求價值與意義。

《擁抱老年心生活》

作者/古倫神父
出版社/南與北文化

誰喜歡變老?只要想到「老年」,人往往坐立難安。德國聖本篤修會古倫神父以個人60歲進入「少老期」經驗,鼓勵讀者認真與自己的「年老過程」對話。這段生命經歷可用靈性方式形塑為成熟和智慧階段,並賦予生命新的意涵。人都會慢慢變老,「用合宜的方法來面對年老的過程,是最高的藝術。」古倫神父感同身受地對「變老的歷程」提出挑戰:接納、鬆手與和解,並指出其中蘊含的機會;凡能學習接受這種限制,就能學習一些全新美德,如感恩或忍耐、溫和或自在。凡能在變老的過程中學習鬆手,就能獲得新禮物,並成為周遭的祝福。變老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唯有懂得真誠面對變老過程,才能擁有璀璨的生命,並且使人因你蒙福!

《與歲月和好──盧雲談變老這件事》

作者/盧雲、葛福尼
譯者/張大虹
出版社/校園

對許多人來說,變老比死亡更令人害怕。相較於離世的未知,等待老化更可怕。盧雲與葛福尼教導讀者用盼望、幽默、異象及溫柔,把老化轉化成一條走向光明之路。老年不再是最後的「族群隔離」;反之,每一位年老的人,都有機會成為光明之子,不但能彼此擁抱與接納,也能把祝福帶給下一世代。本書所要觸及的老年心理關顧議題,在今天全球普遍面臨「高齡化」的社會處境,無疑是世人迫切渴求的。兩位作者在本書前半部,剖析常人面臨老化階段時,所遭逢的負面心理。後半部,盧雲藉由「貧窮」與「憐憫」的角度,喚醒人早已趕至內心角落的老年意識,從而學會關顧變老的自我,以及遍布周遭的銀髮族群。

《第三人生自己設計》

作者/張芳玲
出版社/太雅

根據本書定義,所謂「第三人生」是假設能活到台灣目前平均壽命80歲,那麼從50歲開始,一直到80歲後,這段時間就稱為第三人生,「過去先祖沒有好好示範這段人生,就算你的祖父母、父母活得長壽,他們老後生活方式已不適用於未來,所以我們就得自己設計了。」本書並用「人生中途之後的幸福是自己的責任」鼓勵讀者趁早開始規劃:「應該從40歲後開始思考你的第三人生,50歲之後布局,60歲之後開始轉型。」並提出「每個人都會變老,差別在:誰有想法和行動」的看法。有鑑於每個人的獨特性,本書特別強調,閱讀之餘「一定要回到本身的真實狀況,盤點你的優勢與缺口,以及依照自己的特質與感情需要」進行規劃。

電影《幸福的麵包》

導演:三島有紀子 演員:原田知世、大泉洋等
劇情:日本北海道鄉間,開設了一間咖啡館,男主人尚負責烤麵包,女主人理惠則負責沖泡咖啡與製作料理,兩人以食物接待客人。隨著四季更替,帶著各自生命問題的人在此交會,在大自然的風光,以及男女主人的細膩陪伴中得到面對生命的勇氣,理惠原本孤獨的心也得到療癒,尚因此得到期盼中的幸福。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