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青年,「新」教會

張祐慈(CWM方案評鑑小組成員)

2017年4月世界傳道會(CWM)方案評鑑小組於南非約翰尼斯堡開會時,對2020年之後的宣教事工方向做了許多討論。小組成員拋出許多主題,期望在未來10年內,CWM須對科技衝擊、全球暖化及生態議題、教會新形式、宗教新表現、去中心化的宣教、家庭新型態、性別與性等全球性的議題有所回應。

我被分配到「科技的衝擊」、「教會的新形式」以及「宗教的新表現」的討論小組。此三個主題的共通點都與「新」和「變」有關。科技之所以被視為一種衝擊,無疑是因為人工智慧已相當程度地滲透在日常生活中。21世紀是「人機合一」的時代,進程之快前所未見。同時,人類社會也經歷劇烈變革,女性主義、後現代主義、極端恐怖主義、核戰、難民危機、全球暖化等,已將傳統人文主義的精神價值拆解到最根本的問題:「人是什麼?人應該是什麼?我是誰?」

方案小組提出建議:站在歷史時間點上,必須重新思考「人」(humanity);而,唯有宗教才能夠正確地回答此提問。這是21世紀教會的神學反省所應努力的方向。至今四次工業革命都是以人為中心的科技發展,造成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帝國霸權與資源分配極端化。然而,今天的教會必須看見反省契機:將科技影響力導向「去人類中心化」的方向,徹底反省因人類驕傲所導致的世界災難。

在科技如此快速的進程席捲全球之時,教會一樣也在經歷變遷。事實上,科技發展帶來生活的劇烈變化、當代思潮對傳統的反省、全球暖化造成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種種的刺激都讓青年有全新的視角看現在的教會,也讓青年體認到:「停留在現在的教會是不夠的,要做有意義的事情不是只有在教會才能做!」

換句話說,對一個真正認識上帝話語的青年來說,他的宗教價值並非一成不變。青年對教會的定義已不再是教堂、會友和聚會;青年對教會的想像也已不再停留在禮拜堂裡一對多的教條訓斥與道德規範,或是直銷式的屬靈四律的傳福音,而是在這個貧富、城鄉、教育懸殊背景之下,更多的社會參與是他走出教會的拉力,而追求公平正義是他的宗教價值,也是青年信仰的核心。這樣的青年並沒有離開教會,反而在「實踐教會」,學習像耶穌。

「新」與「變」並不是脫離傳統,而是更突顯傳統的核心價值。這個核心價值是歷久彌新的,它會在不同的年代裡以不同的方式被想像與呈現。誠願我們的教會能了解到:青年對教會的想像是流動的,因為他突破了舊有的宗教框架,這就是改變。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