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講座 看見海洋到餐桌的最遙遠距離

課程結束後學員們享受美食、交流。(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夜市美食的土魠魚羹、早餐店常見的鱈魚排,消費者享用海鮮,卻離「生產端」非常遙遠,對何種漁法產生何等環境破壞的真相更是一無所知。2月2日屏東環境保護聯盟與屏東野鳥學會舉辦生態講座「從海洋到餐桌──我們吃的魚是從哪裡來?」,邀請雛鳥藝文空間創辦者、生態學者朱雲瑋主講,幫助大家了解台灣沿海常用的漁具漁法對生態的影響,以及如何為海洋帶來改變。

雛鳥藝文空間創辦人、生態研究者朱雲瑋。(攝影/林婉婷)

朱雲瑋提到,真正的土魠,每公斤約2000元台幣,而鱈魚每公斤亦超過2000元。我們在夜市、早餐店吃到的便宜海鮮,很多都是魚目混珠,例如鱈魚排是比目魚碎肉組成。他提到在德國超市,每種海鮮標示牌上除了德英兩種語言的名稱,還會將學名、漁法、漁具與捕撈海域清楚標示,「這就是誠實標示的重要。」他指出,生產商與銷售商不應剝奪消費者基於環保、財力、味蕾等考量進行選擇的機會。

朱雲瑋感嘆,不敢誠實標示,是因為生產過程的不堪。例如,不少漁船為提升漁獲量,以圍網、焚寄網、流刺網、底拖網等大規模、非專一性捕撈,漁獲混雜就直接拋棄大海,不只浪費,也是殘害生物。他說,像人人愛吃的鮪魚,常見混獲生物是鯊魚、魟魚、海豚與海龜。另外,某些漁法對漁工也有傷害,例如以強光吸引魚群的焚寄網捕撈,成千上萬瓦數的燈泡使得漁工容易罹患白內障。

朱雲瑋帶來延繩釣鬼頭刀,經熟成的清蒸魚肉滋味不同凡響。(攝影/林婉婷)

朱雲瑋表示,「有捕撈活動就會影響環境,只是能不能回復與承受?」他認為人類不用否認飲食需求,只是要學會做出正確選擇,哪怕必須付出較高飲食成本去支持友善漁法,例如一支釣,漁民可以靠一支釣竿、一艘小船、一片海來養活一家人。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