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聚珍講堂:一棟老屋帶來的神展開

「沒時間讀完一本書,就來聽一場演講」,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書房「聚珍講堂」不定期舉辦講座,讓讀者與作者面對面;包括新書分享、手作課程、小展演等,讓弟兄姊妹享受知識性的五感體驗。講座或活動場地接洽請電:06-2356277#141。


(相片提供/張原境、陳怡萱、新港教會)

2018年1月18日(五)晚上7:00 8:30
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書房

主講◎劉炳熹          整理◎張原境

新港教會牧師 劉炳熹

「神學院之後我只想著一件事情,我不要再待在台北了。」在都市長大的劉炳熹,2009年神學院畢業後受派到東部中會新港教會牧會,原本只想在一個小小的地方勇敢傳講上帝的話語,卻因教會旁一棟老屋超乎預期的「神展開」,讓他從牧者的身分轉變成兼具外交部、衛福部甚至是文化部的角色……

心留異港 1932~1943年
東部中會新港教會老宅在日治時代由新港支廳長菅宮勝太郎興建,是當時台灣東海岸唯一的兩層樓日式建築。菅宮勝太郎因熱愛台東不願調職,辭官留居新港,1932年建造這棟兩層樓木造建築作為自宅。

醫者仁心 1946~1995年
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撤離台灣,菅宮勝太郎遺留下來的宅邸由高俊明牧師的堂哥高端立醫師買下,並裝修開設為高安醫院,成為當地人擁有深厚情感與回憶的地方。

成光作鹽 1996~2014年
1995年醫院歇業後,因擔心緊鄰教會的老宅被人買下開設KTV餐廳,嘈雜的聲響將影響聚會,於是會友集資2000多萬買下,並以背包客棧型態對外營業償還債務,用10多年的時間將欠債還完。

心驛耕新 2016年至今

老宅接連遭受颱風地震侵襲,原本作為靈修會館的宅邸逐漸破損、漏水,教會長輩不忍見到老宅傾圮,於是督促牧師長執展開修復工作,並邀請專家進行探勘評估,然而歷史建築的整修困難度極高,需要經過三個階段:

(1)調查研究:完整了解這棟房屋過去的面貌與當地社區的連結。
(2)修復設計及因應計畫:為合乎政府的法規,需提出應變的方法及修復完成的設計圖。
(3)營造:正式開始施工

劉炳熹隨同雨耕聯合事務所的設計師逐步拆解房屋的結構,發現修復老屋的成本不斷超出預期,募款的目標也一路從400萬上升至2000萬,而根據台東縣政府的法規,政府補助80%,需自籌20%,不是一間80人左右的教會負擔得起。「如果不讓更多人知道它的故事,就算修好了也是蚊子館,因此我們期待讓更多人認識它。」劉炳熹說,教會因此自2015年開始與台東縣政府及學者合作進行「心驛耕新──新港教會歷史建築夢想計畫」,一連串的故事逐漸展開。

「心驛耕新」計畫各種神展開

台日交流

台東縣成功鎮居民陳韋辰先生,鍾情於日本文化,經常於街上遇到日本人便熱情邀請回家作客,意外與日本紀錄片導演久井充子結緣,其先前上映之電影《台灣萬歲》近八成場景於成功鎮取景,於是乎新港教會成為紀錄片全球首映會的主辦單位。

透過酒井充子導演刊載於日本《每日新聞》上的文章,當年菅宮勝太郎在老屋出生的孫女、現年73歲的滿井紀子遠渡重洋來到台灣尋根,並在陳先生挨家挨戶探訪下,找到了當年擔任官邸長工與丫鬟的爺爺、奶奶,他們現已高齡90多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雙方初次相見,溫馨的故事感動所有見證者。而對於日文及日本文化一無所悉的劉炳熹,也將於1月底前往東京探訪,扮演締結台日外交的角色。

在宅醫療

成功鎮醫療資源缺乏,距離最近的台東馬偕醫院車程也要一小時。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推估2019年將邁入高齡社會,2025年內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劉炳熹表示,未來我們將面臨更嚴苛的問題,我們打算在哪裡死?未來有可能醫院都送不進去,而當我們想在家好好走至生命最後一刻,是需要非常多專業協助的。藉由與余尚儒醫師合作推動在宅醫療,期盼帶動醫療不便的東海岸,產生更多新的可能性。

眺港老屋二手書店

鎮上各級學校均與新港教會聯絡,透過老屋的導覽,讓學生對於成功鎮的文化歷史脈絡,有更深的了解,亦收納成功商業水產職業學校的「資優生」,讓他們在學業挫敗之餘,能夠在參與老屋重建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個個都成為油漆好手。

劉炳熹牧師表示,成功鎮是個沒有書店的地方,沒有書店的地方孩子如何讀書?因此便與晃晃二手書店合作,於教會歷史建築內開設「眺港老屋二手書店」,「眺港」一詞源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當年菅宮勝太郎喜歡在二樓眺望他建立的新港漁港。

歷史轉型正義

台灣的歷史教育經常把日治時期的歷史抹去,使得台灣社會出現斷裂:老一輩喜歡日本人,下一代卻又接受仇日教育,然而在挖掘老屋歷史的過程中,發現當初建立這棟房舍的菅宮勝太郎卻是非常熱愛這塊土地。劉炳熹表示,透過在地故事的挖掘,讓每一段曾經發生在這塊土地的故事,得到公平的對待,這就是轉型正義。

與談人分享

◎陳思蒨(台東縣心驛耕新關懷協會總幹事)

陪伴一個人、一個生命、一個小地方

今年1月起,台東縣心驛耕新協會陸續舉辦了5場新書發表會,在這之前我從未參加過任何新書發表會,此次在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書房的分享,是我首次以與談人的身分回應。分享前心中思忖著:該用什麼身分回應呢?我是《心驛耕新的故鄉》MV女主角、新港教會的宣教同工,也是心驛耕新關懷協會的總幹事,但最重要的身分是──新港人。

成功鎮是有著好山好水、純樸可愛的地方,也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當大學好友相約來台東玩,除了帶他們去漁港吃生魚片和三仙台風景區外,我再也沒有其他景點或故事可以向他們分享。有人問過我一個問題:如果給你一天的時間,你會如何規劃行程帶朋友認識自己的家鄉?這個問題也讓我開始思考,對於自己的家鄉到底認識多少。

對於多數東部人而言,求學經驗多半是念完在地的國小、國中,高中後便會開始向外縣市移動,畢業後直接在外地求職,這也是多數長輩接受的事實。那為什麼我還願意回去呢?初衷已些微模糊,但隨著探究老屋乘載的故事,讓我對於這塊土地的過去有更多的認識。

一開始面對自己的工作有諸多疑惑,老屋修建、在宅醫療、鄉土教育、單車遊程等,每個面向都會無止盡延伸,永遠有做不完的事。常有人問:「做這些事到底有何益處?」當我仔細思考,抽絲剝繭仔細探究源頭時,發現理由其實都很簡單。

從修建老屋開始,學習尊重物命、守護老屋乘載的歷史故事及許多鎮民的回憶;在宅醫療則是透過量血壓、測血糖、醫療雲端系統監測、陪同就醫等,照顧或陪伴一個長者直到他老去;鄉土教育藉由陪伴在地的孩子,建立對自我身分和價值的認同,給予高關懷的學生被肯定和看見的機會,提升自信心。以上種種事情,動機都只是單純地想好好陪伴一個人、一個生命、或是一個小小的地方。無論是老屋的一代主人──日治時代完成漁港建設的新港支廳長──菅宮勝太郎、二代主人──從岡山來到新港行醫50年的高端立醫師、努力償還老屋債務的新港教會、從台北來到新港的劉炳熹及師母蕭瓊子、從高雄來到新港的阮以杰傳道,都不斷地見證「心驛耕新」的價值。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驛站,期待透過每次的分享,能讓老屋的故事在每個人心中發酵,願意一起為我們所居住的土地撒種耕耘,看見更多新的可能性,找到自己心驛耕新的故鄉。

在台南舉辦兩次新書發表,很感謝長榮的許多夥伴,成為我在台南最溫暖的後盾,也在會後的交流中,產生許多的感動,社會工作沒有絕對的樣子,不要限縮自己對社會工作的想像,只有希望自己成為一位助人者。當我們各自分道揚鑣,但卻為了相同的價值在奔走時,彼此間的回饋和鼓勵,就成了繼續向前走最好的養分。

「如果一間教會可以改變一個城鎮的未來,我們要不要做?而今天台灣的教會,又有多少能走到這個地步?」──劉炳熹

相關Q&A

是新港還是成功鎮?

國民政府來台後將新港鎮改名為成功鎮,因台語讀音近似,而今日成功鎮只有三個地方延用舊地名,分別是「新港漁港」、「新港教會」以及「新港國中」。

什麼是「棟札」?

日本人在房屋落成時會進行「上梁儀式」,放一塊板子在主梁中間,書寫建造日期,猶如房屋的「身分證」。在台灣,許多日式建築均可發現其蹤跡。

「心驛耕新」名稱的由來?

新港教會青年參加神研班讀了羅馬書後,對「心意更新」四個字念念不忘,因此有這樣的發想:歷任與這棟建物產生連結的人,他們的「」在這棟房屋裡找到了真實的「」站,也不斷的「」耘,所以才會看見「」港。

延伸閱讀

《心驛耕新──一棟老屋帶來的神展開》



作者/劉炳熹主編  出版/臺東縣心驛耕新關懷協會

位於台東成功的新港教會歷史建築,是一棟具有85年歷史的日式老屋。2015年展開歷史建築夢想計畫「心驛耕新」,希望讓社會大眾認識這棟見證了在地政治、醫療、宗教發展史的老屋。

《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


作者/余尚儒  出版社/天下文化

當台灣逐步邁入高齡和超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化的衝擊,照顧生病衰老的家屬,不論在體力、精神和金錢各方面,都是沉重的負擔,如何不讓兩代共倒,完整的在宅醫療照顧系統,刻不容緩。

本書作者余尚儒醫師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透過9段生命故事的分享,呈現醫者及病家希望在宅善終所遭遇的困難,並完整收錄日本在宅醫療的先進案例及本土個案分析,藉此闡述在宅醫療期盼實現的目標:從治癒(cure)到照護(care),即使有障礙,仍然有在家生活到最後的權利,做到真正的「在地安老」與「老有所終」。

書籍訂購請洽:台灣教會公報社書房
台南| 06-2356277#163     高雄| 07-3220380
台中| 04-22235801             台北| 02-23622747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