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仰望十架,同理受苦的心

2018受難週靈修默想

當我們看著錯誤的資訊不斷地被轉傳、被謠言所深深中傷的受害者或群體;當我們看著總是被壓抑、被侵犯,並且被輕忽、被嘲諷的「她」;當我們期待著正義的到來,卻只能看見一次接著一次的暴力迫害;當我們看著猥瑣背叛者的面容,卻忽視他內在心靈的受傷、膽怯,以及能夠被接納的渴望;當我們看著被噤聲、被驅逐、被剪除、被淘汰的「低端人口」;當我們看著無辜者喊著:「為什麼離棄我!」然後,成為一具屍體……我們的內心,真的沒有被喚起什麼嗎?


◎葉育任(長老教會牧師、輔仁聖博敏神學碩士)

3月25日(週日)棕樹主日 /受難主日

看哪!他們說!

第二天,有許多上來過節的人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就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祂,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約翰福音12章12~13節)

「他們」聽見耶穌將到耶路撒冷,於是拿著棕樹枝出去迎接,並喊著說:「和撒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

從「和撒那」這個帶有「求祢拯救」之意的詞可知,他們多半想像這是為以色列帶來拯救的王。棕樹枝並不是逾越節的習俗,他們可能想起過去的猶太英雄,重新奪回耶路撒冷聖殿,以及帶領猶太國民取得政治獨立時的場面——「他們拿著……美麗的樹枝和棕櫚葉……;他們帶頌讚、棕櫚枝……」(記載於馬加比一書13章51節、馬加比二書10章7節)「耶穌就是那個將要拯救我們的英雄」,也許他們這樣轉述著。我們無法確知這群迎接英雄的「他們」,與那群把耶穌送上十字架的「他們」是不是同一群。因為過了不久,有一群「他們」認為應該把耶穌送上十字架。

「他們」看起來好像是一個群體,一個由多數所組成的共同意見。事實上,所謂的「他們」只是一個被轉傳的意見;然而,每個人都轉傳「他們」的說法,每個人都沒有為這些說法負責。

這就好像今天在各種社群中,許多資訊被不斷地轉傳,即便它可能早已被證實是錯誤的謠言。我們必須警覺,這些所謂「他們」說的資訊,在經過了我的口(或手)轉傳出去的當下,意指那是我所同意的!這意味著,當我轉述「他們」的意見,那就是「我」所講述的意見。該負責的不是模糊的他們,而是具體正在傳的我!

默想:我是否有用「心的眼睛」看事情?

祈禱:洞察一切的上主,求祢賞賜我們敏銳的心靈,使我們在各樣資訊充斥的世界中,用「心的眼睛」觀看與感受。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Photo credit: Property#1

3月26日(週一)訓誨日

看哪!她無語!

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約翰福音12章3節)

「『她』拿著一瓶極純的香膏,抹在一個男人的腳上,並用頭髮去擦拭。」這就是當天筵席現場的場景。如果把這樣一個場景換到任何一種其他的場合,人們會不會直覺地去批評「她」的所作所為?

作為「她」這個字的承受者,常常是一個不受重視的角色。許多「她」的經驗,因為得不到足夠的關注,使得整個社會都沒有足夠的概念去理解她們的遭遇。因而,一旦男性發出了聲音,所有的關注焦點,馬上就會轉往男性身上,而回頭批評這些非男性的生命經驗。

細看經文裡這個男性提出的觀點:「如果將香膏拿去賣錢,並賙濟窮人,這應該會更加有意義。」這樣的觀點也許連我們也會覺得合理,這是一筆非常大的金額,因此作為賙濟窮人之用,這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慈善工作。然而,假如做了某件事會讓更多人受到好處,去做這件事一定會是有意義的嗎?

這其實藏了一個陷阱,讓更多人受到好處就因此去做的事,一定就是一件好事嗎?今天我們也可以換成這樣一個場景:有人說,那裡有個女人抱著一瓶香膏,我們只要殺了她,把她的香膏變賣了,我們就可以獲得金錢,使我們不再貧窮!

事實上,賙濟窮人跟親近耶穌根本就不是對立的兩面,我們需要知道,作為「她」的馬利亞看見了什麼。馬利亞唯一所做的事,就是「凝視耶穌」。基督徒日常的靈修就是:「注視一個面容」,這個面容就是基督的面容,作為「她」的馬利亞,很清楚深刻提醒著我們,要讓自己在生活中時常經歷基督的「音容俱在」,這樣,我們的生活才真的能夠受基督的影響。

默想:我們是否能感受,作為「她」,看見了什麼?感受了什麼?

祈禱:溫柔的上主,祢總是細膩關注不受人重視的眼淚。願我們更深地凝視祢,更深地去感受,好讓我們學習祢的樣式,關注每一滴眼淚。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Photo credit:Βethan

3月27日(週二)辯惑日

看哪!它到來!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章24節)

猶太人期待一個脫離殖民的正義事件來臨,然而作為被期待的正義事件,它最後演變成一個無辜者無能地被釘上十字架的事件。這種絕望的場景,是耶穌所講述「一粒麥子」的圖像。

1987年1月14日,當時就讀韓國漢城大學的朴鍾哲因參與勞工運動遭到逮捕,並遭水刑拷問而窒息死亡。時任韓國大檢察廳公安四課的課長,無法接受這件事就這麼瞞天過海,於是將整個事件告訴韓國《中央日報》的記者。此一新聞以標題〈接受警方調查的大學生休克死亡〉刊於社會版面,報導傳出後,政府機關隨即要求報社刪除新聞。警方也召開記者會,說明:「搜查官『匡』一聲敲了一下桌子,朴鍾哲就『啊』一聲死了。」這樣的解釋,引起了媒體界譁然,最後更帶來了1987年韓國的6月民主運動。

一粒麥子落在土裡死了,卻喚起了超乎想像的新生。當代宗教哲學家John D. Caputo曾提到:「事件並不是未來的在場,不是或多或少可以預見、預測的未來,而是絕對的未來,因而,我們無法看到它來臨,我們所能說的一切就是讓我們看看什麼會到來。」這些「正義不在場」的事件,往往喚起人們心底的正義。如果說,當我們面對失去的正義而呼喊正義的上帝為何不在,那在人心底被喚起的正義,使正義得以一步步實現的同時,看似不在場的正義,恰恰正在到來。那些我們認為上帝不在場的事件,恰恰就顯示出上帝的在場。這就如美國作曲家Natalie Sleeth所寫的〈球根內有一蕊媠花〉其中一句:「佇寒冷冬天雖落雪,啲期待欲來春天,時若到就攏欲顯露,只有上帝看會見。」

默想:每個事件都只能走往好的方向嗎?我們該怎麼看待絕望?

祈禱:公義與和平的上主,我們向祢呼喊正義的到來。有時我們感到被遺棄,感到孤獨,我們的心感到冰冷。祢在哪裡?祢會到來嗎?上主,我們渴求祢的到來。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3月28日(週三)退修日

看哪!他出賣!

耶穌說了這話,心裡憂愁,就明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約翰福音13章21節)

猶大出賣耶穌;然而,在馬太福音的記載中,猶大也為「出賣了無辜人的血」而感到懊悔。這讓人聯想到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筆下的角色──吉次郎。在小說《沉默》中,吉次郎被描寫成猶大般的背叛者,他踩踏耶穌聖像(踏繪),不敢承認他是基督徒。然後他出賣神父,造成許多無辜性命的死亡。其中有一段對話這樣描述:「……你以為我是歡喜甘願地踩上踏繪嗎?踩了踏繪的這雙腳很痛,很痛啊!我天生就是個弱者,天主卻要我模仿強者,豈不是毫無道理?」

他的怒吼聲斷斷續續,時而化為哀禱,又轉為哭訴:「神父啊,像我這樣的弱者究竟該如何是好?我並不是為了金錢才出賣您的,只是因為被官差恐嚇……」(摘自《沉默》)

我們總是拿歷史上堅毅的殉道者作為我們的信仰教材,期許成為信仰的強韌勇兵,卻很少更深刻細膩地關注吉次郎這樣猥瑣角色的內在心靈。小說中迫害得最嚴重的其中一景──雲仙溫泉,遠藤周作曾造訪此殉道聖地,並記錄了與同行友人的一段對話:

「三浦(作家曾野綾子的丈夫),如果有人對你說『不捨棄信仰,就把你丟進去』,你認為自己可以撐上多久?」三浦向來不說謊,他回答:「或許只能撐一分鐘吧。」接著,我又問另一位同行者、天主教的神父(井上洋治神父):「你呢?」

「誰知道?」他很不高興地回答:「我會很努力地祈禱;可是,那樣的事誰也說不準。」……「遠藤,你呢?你又能撐多久?」三浦反問我。我老實承認,自己恐怕早在被帶來雲仙前就已經伸腳踏了「踏繪」;就算真的被帶來此地,一看見滾燙冒泡的池水,肯定也會馬上嚇昏。(摘自《書之窗》〈一部小說完成前〉)

默想:我願意了解「惡人」的心靈嗎?為什麼?

祈禱:慈悲寬容的上主,祢接納每一個罪人,看他們如同歸家的孩子。但我們沒有如此寬大的心懷,我們只能懇求祢,願我們的心更柔軟,願我們能稍微體驗那些傷害我的人,他們那受傷的心靈。也願祢憐憫我們不能寬恕的軟弱,願祢同在於這一切當中。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3月29日(週四)洗足暨聖餐日

看哪!他以為!

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約翰福音13章14節)

光榮進城的耶穌,在門徒的眼中,被誤認為將走一條往上位移動的路。門徒想像,當耶穌成為王,自己也能分得高位,他們跟對了人物,一切將走向成功卓越。然而,當老師「拿一條手巾束腰,洗門徒的腳,並用手巾擦乾」,耶穌打破了這種君尊的想像。

靈修作家盧雲在他的著作《向下的移動》中提及:「一個人或一個團體的真正問題,不在於他們對成長與發展的渴望,而在於是否已將『向上的移動』當成他們自己的宗教。這種宗教讓我們相信,成功就代表上帝站在我們這一邊,而失敗必定和我們所犯的罪有關。」盧雲談到,如此一來,將讓我們去逃避那些無法在這「神話」下生存的人們。那些貧窮的人、跟不上的人,因為倒楣無法適應環境,最後的結果就是被淘汰。

耶穌解構掉這些神話,開啟了一個「彼此洗腳」的形像,用彼此服事去看見真實的他人,如同盧雲所述:「只要我們用心地看向那些貧窮、被壓迫、在社會底層掙扎者的眼睛,只要我們用謙卑的態度注意他們的生活方式,只要我們溫柔地傾聽他們的觀點與想法,我們其實已經瞥見耶穌所說的真理。」

默想:追求成功卓越,是基督的形像嗎?

祈禱:美善的上主,祢靠近每一個貧窮,在各種抬不起頭的角落,祢與我們一同屈膝蹲立。主啊!懇求祢讓我們用「心的眼睛」,關注每一個卑微,帶著祢的溫柔,使其成為我們的溫柔。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3月30日(週五)受難日

看哪!這個人!

耶穌出來,戴著荊棘冠冕,穿著紫袍。彼拉多對他們說:「你們看這個人!」(約翰福音19章5節)

在彼拉多將耶穌帶出來之前,兵丁戲弄了耶穌。這群兵丁隸屬於羅馬政府,對於一個囚犯而言,兵丁們並不全然了解每一個囚犯的狀況。可以說,這些兵丁是狀況外的人,他們僅僅只是羞辱每一個囚犯。但,他們不是局外人。

審判耶穌的這個局,隨著彼拉多說出「查不出罪」,而進入白熱化。祭司長帶頭鼓動群眾吆喝「釘祂十字架」,彼拉多最後沒辦法守住公正裁決,將審判權轉給這些猶太民眾,用「我們的律法」來進行至死的制裁。

我們驚覺,這些敘述可套用在每一個熟悉的處境中。在這段敘述中,有羞辱者(兵丁)、隨從群眾意見的審判者(彼拉多)、被指控者(耶穌)、鼓動者(祭司長)、一群激進的躁動者(猶太群眾)。如果轉換成今日網路社群使用者的習慣語,那就是:有酸民、一個恐龍法官、一個被公審的對象、帶風向的人、一群鄉民。

耶穌作為一名無辜者,是容易被討論的。今日的情境更為複雜,因為被指控的對象,可能原本就是帶罪的。不難發現,每一個這種樣式的審判劇中,總會不斷出現這樣的宣稱:「按我們的律法,他是該死的。」這種宣稱出現在各式各樣的社群裡,總能提出一種屬於他們自己的真理,以作為審判的規則。

面對這種樣式的審判,迫使我們不禁得不斷地去做出一個提問:「真理是什麼呢?」

默想:當我們談論真理時,真的可以不講道理嗎?

祈禱:真理的上主,祢的愛子與罪人同桌吃飯,招呼受人敵視的稅吏,不輕易論斷人的罪,卻被人定罪送上十架。上主,願祢憐憫我們的彼此審判,因為我們所做的,我們不知道。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3月31日(週六)墳墓日

看哪!祂召喚!

這些事以後,有亞利馬太人約瑟,是耶穌的門徒,只因怕猶太人,就暗暗地作門徒。他來求彼拉多,要把耶穌的身體領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穌的身體領去了。(約翰福音19章38節)

前來領耶穌屍體的,是一位名叫約瑟的亞利馬太人,從馬可、路加福音稱他為「議士」來看(馬可福音15章43節、路加福音23章50節),他可能是猶太公會成員。亞利馬太的約瑟因害怕猶太人,只能「暗暗」地作門徒,當他前來領取一個從羅馬政府看來是政治犯、從猶太宗教看來是異端者的屍體,需付上極大的風險與代價。

另一位帶著沒藥和沉香前來處理屍體的人,則是與耶穌討論過永生的尼哥德慕,約翰福音記載他是「猶太人的官」,在「夜裡」來見耶穌(約翰福音3章1~2節)。同樣,他的身分也會帶來風險與代價。

十字架的死亡事件,喚起兩位在「暗地」裡的人。他們都曾屬於加害結構的一分子,但他們在經歷這場事件後,內心真正的正義被喚起,因而願意從暗地裡走出來,真正承擔起應該有的行動。

當我們看著錯誤的資訊不斷地被轉傳、被謠言所深深中傷的受害者或群體;當我們看著總是被壓抑、被侵犯,並且被輕忽、被嘲諷的「她」;當我們期待著正義的到來,卻只能看見一次接著一次的暴力迫害;當我們看著猥瑣背叛者的面容,卻忽視他內在心靈的受傷、膽怯,以及能夠被接納的渴望;當我們看著被噤聲、被驅逐、被剪除、被淘汰的「低端人口」;當我們看著無辜者喊著:「為什麼離棄我!」然後,成為一具屍體……我們的內心,真的沒有被喚起什麼嗎?

默想:在受苦的事件中,我被喚起什麼?

祈禱:公義與慈愛的上主,當我們看見每一個受苦的面容,願祢喚起我們的內心,使愛成為我們的責任。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