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中婦女事工部信仰生活營 關注自然悲歌

【邱國榮台北報導】七星中會婦女事工部舉辦信仰生活營,主題「環保美學新概念」,於4月12日在雙連教會7樓禮拜堂舉行。參與國家地理頻道拍攝計畫的紀錄片導演楊守義受邀談「從雨林到海洋」,分享拍攝紀錄片過程所獲得到的新知與感動。他也呼籲要關注碳的排放減量,尤其要特別去關注碳排放量大的燃煤與燃油產業。

(攝影/邱國榮)

身為基督徒的楊守義表示自己關心2個議題:全球暖化及海洋環境改變。這2個大議題不只帶來世界性影響,也涉及區域性社會及人類個體的意識建構。他舉例,人類體溫高於攝氏39度會渾身不舒服,這是身體系統,同理地球與海洋也是上帝創造,有自主溫度控管系統,一旦系統失去穩定,地球與海洋溫度升高,都會對自然造成毀滅性傷害。他發覺台灣人對減碳意識薄弱,「我剛從北京(中國)回台灣,諸位也許不相信,但北京這幾天的空氣,確實比我現在呼吸台灣的空氣好許多。」

楊守義在他演講中,播放他拍攝蘭嶼海域的紀錄片;他說,海洋溫度升高,海洋生物猶如洗三溫暖,除了會造成海洋生態改變以外,也孕育更強烈的熱對流,導致生成更強烈的颱風與颶風。「上帝的話語,這是創造大自然的能量,當初創造(自然生態)的時候這是神的秩序。」他說,工業革命至今,人類以不到3百年的時間,大量消耗蕨類死亡後在地殼裡堆積數億年而成的石油、煤礦,因而大量的碳排放,是人類改變了地球生命的秩序,破壞了上帝創造的系統,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人類消費、浪費等慾望驅使下,碳排放量提高,危害生態及人類本身。楊守義認為要向原住民族學習族人的古老智慧。他播放自己拍攝蘭嶼海域的紀錄片:熟悉海性的蘭嶼原住民族捕魚,至今依循古老傳統獵魚。被獵到的魚如受傷逃脫、慢慢沈入海底,族人也不去撿拾,原因是禁忌。「耆老說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你去追就是會有危險。」他說這樣的禁忌,成功壓抑慾望,是非常深厚的智慧,帶來的益處是永遠不會造成漁場的魚量資源發生枯竭。

楊守義指出,台灣漁場枯竭狀況明顯,達悟族人傳統魚獵場也受到波及,資源大幅減少;根據達悟人的說法,是長期受到高雄琉球地區來的漁船影響,過去炸魚,現在則是拖網。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