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路故事館 寄居人間,老屋舊事

中平路故事館大門題字。

文圖◎李阿生

難得家族聚餐,查了親戚給的餐廳資訊,著實感到困擾。除了我們必須經過多次轉車,方能抵達目的地之外,還必須在大清早就出門,才能趕得上親戚主辦的聚餐。雖然行程並不輕鬆,但考慮家族聚首更是難得,所以還是盡早出門,如此還可以在家族聚餐前,找個地方參加主日崇拜。

於是這一早到了中壢,在當地聚會後,距欲搭乘的班次仍有點時間,便漫無目的地在車站附近閒晃了起來。此時一個招牌吸引了目光──「中平路故事館」,從名字實在難以臆測究竟如何,因此抱著好奇的心,循著指示方向漫步。過不多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古色古香的日式平房,孤立在高樓環伺之下,一時頗有古今錯置之感。

很湊巧地,扺達的時候適逢甫開放的時間,導覽人員剛剛就位,但並無其他遊人,我們幸運地在導覽人員邀請下,獲得了片刻的獨享時間,訪問這個已有歷史的空間。依照和室的規矩,脫了鞋子後走進室內,在導覽人員熱誠而仔細的介紹下,知曉關於這座住宅的故事。故事平凡而毫不璀璨,卻一點一滴堆砌著土地的記憶與人們的情誼。

廖家外景。
廖家舊門。

老 屋

這幢興建於1930年左右、位於中平路的日式雙拼建築,根據台灣總督府官舍標準,屬於判任官乙種官舍,占地約33坪,是當時提供給基層職員使用的房舍。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這裡成為分配給公務員用的眷屬宿舍,而這33坪空間,則由當時在桃園縣政府山地課擔任課長的王國治先生、桃園縣政府教育局中等教育科職員廖運全先生這兩戶,分占一邊使用。

若時空追溯回半個世紀前,這類房屋在台灣曾有上千棟之譜,並無半點特殊之處。這裡之所以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不僅是因為這樣的建築在今日已罕見而獨特,更與兩戶人家在其間生活的故事息息相關。

老屋得以保有原貌,很大程度是因為住戶的維護。他們生活的空間雖然不屬於他們,卻視為自己的產業,悉心維護,致使老屋雖然歷經近百年的光陰,仍保有昔年風采。老屋的存在,見證了超過半世紀以來的歷史,教人流連忘返之餘,也想像著隨歲月流逝的點滴。

王家豬圈。
王廖兩家一口汲水井。
王家玄關

舊 事

在老屋裡發生故事的主角,並不是獨領風騷的風雲人物,而是尋常不過的市井小民。中平路故事館的規劃之下,兩家均為展覽空間,展示的內容卻有不同。

廖家使用的空間,較靠近今日大馬路的入口,因此過去廖家曾經營販售四菓冰的六椰屋,以貼補家用。一入內,看到的是關於日式小屋的結構、要素的展示,放置在屋頂的鬼瓦、梁柱卡榫、襖門門把等實物,以及關於襖門、障子門、榻榻米的介紹,叫人體會過去人們的生活環境。

再往裡頭走些,經過已被打通、過去放置雜物的「押入」,映入眼簾的是過去王家起居。相對於廖家展示的建築結構,這裡展示的是王家所捐贈過去留下的生活紀錄,陳列著老照片、書籍、桌椅等日用品,靜靜地述說曾經居住在此的種種。

老屋還有許多今日很難想像的痕跡,如炊事房下儲藏的煤炭、醃製品,是過去沒有熱水器、冰箱時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老屋外一口汲水井,不只供應廖王兩家,更是附近十餘戶獲得水資源的要地。在擁有自來水的今日,打水、挑水是我們遙遠而陌生的記憶,卻是他們分享鄰里、共同生活的珍貴過往。井旁還有一個占地不大的小豬圈,是王家幫補生計的副業。王家人丁眾多,最多曾住了11人,單靠一份公務員的薪餉無以為繼,養殖豬隻是撫育孩子們長大成材的因應之道。

王家舊物。
王家舊物。
王家座敷──秋冬甲骨文。
廖家舊景。

懷古情

這幢宿舍,在2006年王國治、廖運全逝世後,歸還給縣政府。老屋本來難逃拆除改建的命運,在兩家人的奔走爭取下,於2010年被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後來經過重新規劃、修繕,2015年以「中平路故事館」之姿登場,讓前人的生活與今人的懷想,透過建築而有了聯繫。

兩家長年生活於此,卻仍是寄居者的生活模式,於基督徒而言應不陌生,因為基督徒雖然在這世界度日,但這不是家鄉。

這條歸鄉之路,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足讓我們細細思量、咀嚼。因為得以有分、歸屬於這個家鄉,本就極不尋常,是基於神的揀選,才使我們不再屬於世界(約翰福音15章16節),也是基於應許,使我們深知將往何方(14章1~3節);而得以抵達家鄉的路,更不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唯獨藉著耶穌基督自己(14章4~6節)。作為在世寄居的天路客,態度乃是存敬畏的心,追求聖潔,直到與那不偏待人、按各人行為審判人的父相見(彼得前書1章15~17節)。這樣的敬畏,令基督徒雖不以世界為家,卻仍按著主的吩咐,為主的緣故,盡我們在地上的責任(以弗所書6章5~8節)。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